信息化 频道

生物识别技术:发现和用好随身“身份证”

生物识别技术“钱”程似锦

  由于人的身份几乎每天都要验证,生物识别技术可说是“钱”程似锦,在军事、公安刑侦、司法审判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美国的FBI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指纹库,这个库在多起案件侦破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自从使用虹膜识别技术以来,阿联酋每一年都能发现3万个假冒的人;我国的虹膜识别技术已经用到了矿工身上,因为矿工脸比较黑,不易辨认。
  
  从技术角度看,嵌入式的生物识别会掀起一股热潮,包括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等。但这些都是单个的识别技术,如果距离在几十米之外就需要采用其它手段,如步态识别,因为每个人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此外还有笔迹识别,笔迹不是签名,签名比较容易被伪造,而笔迹则不同。
  
  生物特征多模化、多种特征融合识别将成为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比如将手上的掌纹和手型叠加起来;人脸、虹膜、指纹识别技术的融合;以及把步态和人脸识别技术综合,实现远距离的生物识别。在信息安全方面,生物识别还可以与其它技术有机结合。例如跟密码结合就能提高密钥的安全性,保护生物特征模板的隐私权,以及生物水印技术的运用等等。

  从人配合机器到机器主动适应人是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大的趋势背景下,生物识别的研究有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一个是针对大规模人群的身份鉴别技术,这方面将出现更多的研发和应用,比如机场通关、车站码头、大型集会等;另一个是在摄像机监控状态下,能不能实现身份的自动识别。

  生物护照是一个大范围的、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领域。三年以前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就要求188个成员国都要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出入境的身份验证,即在护照里面加入生物特征,包括虹膜、指纹等。美国平均每一天大概有两千个小孩失踪,到目前为止有将近5万个成年人找不着,他们就起动了一个生物识别计划,特别是用虹膜识别来寻找这些丢失的大人和小孩。
  
  目前,我国也已出现不少生物识别方面的产品和企业,我们正在筹划成立生物识别技术产业联盟,深圳、香港、珠海等地区也在试点生物识别的新应用。据我所知,中国银行一下子就定了500套掌纹识别系统。在社保医疗领域,我国大概每年有至少0.5%的社会福利被冒领,这就完全可以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防伪。但是,我们的不足之处在于,核心技术掌握不多、行业应用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政府推动与政策引导的力度还比较有限。生物识别要形成一个产业,必须官产学联动,促进关键技术标准化、数据资源共享化、社会应用普适化、重要应用法律化,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编者注:谭铁牛博士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主任,也是国家863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自动化领域著名的学科带头人。本文系会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