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及其物流系统化改造

  3 生产企业物流的内部平衡

  3.1 企业物流的内部平衡的内涵

  生产企业物流的内部平衡,就是要把已经存在的”相对不平衡的物流系统改造为经过优化的、平衡的”物流系统,在生产企业内部按照生产系统的总功能去协调各个阶段中不同子系统的具体运作,不断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追求厂内物流的均衡化和顺畅化,从而使各子系统在发挥其特定功能的基础上保持一致,形成系统中物料的合理化、有效化流动的总功能。

  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流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供应链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企业生产布置方式,如工艺原则布置、产品原则布置和定位布置及其组合等方式受工作流的形式限制,它的连续性、均衡性和稳定性要求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内部物流需要不断优化的内部平衡,减少企业物流运作的瓶颈,达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非常好的效果。

  3.2 生产线物流模式取决于生产线的基本特性

  生产流水线上的多种物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中心,并按照一定的生产节拍完成规定工艺作业连续重复生产。

  生产流水线具有单纯单向性、连续高效性、专业性、平衡性、主导性等基本特性,不允许瓶颈的存在,生产所需的物料配送必须按节拍准时、准量、合格的配送到位。生产线是被服务者”各类物料配送活动都是围绕生产线为中心展开的,都要按要求从各区反辐射性的配送上线,而线上的产品是运动的。

  因此,企业内部物流作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围绕它为核心交织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所以厂内物流具有很强的配合性、动态性、集散性和均衡性,同时这种特性又随着生产环境、条件、市场、产品型号,加工工艺的改变而改变,重新达到优化和平衡。

  3.3 关注生产线上存在的矛盾

  生产流水线的高效率的生产特色和低效、繁杂的物流配送,往往成为约束厂内物流通畅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瓶颈,限制了流水线的柔性调整和技术经济性的充分发挥。于是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操作、生产作业研究、线体平面布置与及物料配送的重新设定成了各类企业改造生产物流的一个切入点和最见成效的重心。

  工业企业生产线上理想有效的物流应该是物料供应、暂存、拣选和配送与生产运作紧密配合,达到动态的平衡和统一。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市场不断变化和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影响,伴之以某些累积误差的不断放大效应,尤其是家电,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家具和电子等行业,原有的生产工艺布置和物料配送方案,已经远远不符合企业现在的生产和物流需要,这一矛盾又突出表现在生产线上,如:

  (1)物流容器标准化切换与管理。虽然物流容器有了初步的标准化,但对容器的使用方法却仍没有规范,包装并未真正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堆放仍显杂乱。在操作效果上,实质仅仅是切换了容器而已,不进行管理的做法将对于今后的物流管理接口和软件的标准化带来冲击和浪费

  (2)JIT物流模式的实施。经过前期改造,各处物流能够顺利到线上,但操作并没有JIT仍有稍微的余量,导致料的累积余量增加,堆放在共位或线体边,影响了后续物料的配送。

  (3)体积庞大(尺寸超过宽度仅为1m的线体)、份量又重的不同类型的产品,也艰难的”在线体上移动,使得工人只好爬到线体上或站在凳子上,并且有时还要随着产品的移动”伴送”一大段距离,等工人回到原位时,后面的产品又堆挤在一起,造成了产品排队等候的现象。导致工人疲劳不堪而穷于应付,影响产品的装配质量,降低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线的可靠性。

  (4)原来设定的生产线由于仅仅就生产而设定,所以是具有较强刚性的,对产品结构的适应性较差,当转产时,生产线上的物料上下线有如挤公共汽车”般忙乱,因线上各工作中心的工人已经设定,这一方面使工人吃力的搬运(尤其是大件),影响生产;另一方面又常导致物料该上的没上,该下的没下,料品混乱,使生产运作几近瘫痪。

  3.4 生产线上物流不平衡的动因及对策

  应用物流理论并采用工业工程的手法,对工作方法进行研究与测定。

  (1)认知上的滞后如对厂内物流配送”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标准化仅限于容器的标准化,而未达到管理的标准化和运作上的标准化,即物流改造尚未触及深处与细节,易流于形式与外表,使物流改造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2)配送的准时化打了折扣,由于配送人员惯性思维的影响,认为配送就是保证生产线上有料”,多送一点也没关系”,这次多送点,下次便可少送点”,却未考虑流水线的节拍性和动态性,导致徒劳无功和增加线上的负担。

  (3)对产品的把握不够,不同产量,不同类型的产品未根据自己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性质,而采取不同的产品布置方式。

  (4)单一流水线因其自身的缺陷,导致效率虽高,却没有柔性,多种类型的产品且频繁轮换导致流水线不负重荷。

  针对各企业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

  (1)通过培训,使物流改造成为全员性的日常活动和工作规范,真正触及到每个环节的细处。

  (2)重新配置工作中心数量最少或工作中心节拍最小化的方案。对于量多,标准化,轻型产品仍配置与流水线上生产,但采取混合流水线的形式做平面布置,如(家电业中的空调、冰箱),为使配送达到JIT,可以重新根据不同产品的市场需求,确定所需的生产规模,并重新计算节拍,求出使装配线所需的工作中心数量或工人数量最少的配置方案,或者根据现有的工位设计和设备布置,设立工作中心节拍最小化的方案,从而使各工作中心的单件作业时间尽可能的等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使每个工作中心或工人的作业空闲时间最少,计算负荷系数。已验证流水线的生产效率,节拍和工作中心及人员配置确定后,根据零部件的大小,尺寸,单位产品的配备数,所用的物流容器,单个物流容器的装盛数,可以计算出该物流的合理配送周期(可设定为节拍或其倍数)。比如经过计算,流水线上的节拍为T=4.16台/分钟.条线,由此相关的数据如表1所示。

  生产线配送节拍计算方法和容器选用从上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料品可用不同的标准容器,且不同的容器盛装特征性的物料,使配送周期可能不同,但全部可以设为尽量等于节拍或其倍数或者约数;同时为了减少配送次数,提高配送的规模性,根据工序同期化原则,合理调整节骤,不同的料品均可以设定为一个单元时间比如2小时或者其倍数(4小时或8小时)配送和空容器切换,以免产生余料或因容器堆放而堵塞物流通道;同时,可以引入看板灯板管理系统,设置料品在工位器具上暂存处的报警装置,通过″灯光看板″的原理,导入快速响应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配送的可控性和JIT程度。也缓解了转产时的尴尬局面,增强了生产线的柔性。

  (3)对从流水线上产品种类的净化势必产生一些庞大的、为数不多的、非标度高的产品,如家电业中大型的超市设备,采用自由节拍装配线和成组制造单元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成立定位布置方式的单元制造村落”,根据零件加工的相似性,把同类相似的零件的有关设备集中布置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以缩短零件加工中移动距离,在装配和包装时,以单元产品为中心,工人和设备围绕其工作,而配送人员则根据节拍原理到各村巡回配送。如此一来,缩短了配送距离,缩短了加工周期,减轻了线上负担,更提高了生产配送的柔性,以便于物料管理和生产与管理。

  (4)落实线上产品的标准化容器切换。从表1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零部件的单台用量有多有少、尺寸有大有小,且形状不一。所以对于不同的零部件,不应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只用一种标准”容器,而应该根据零部件的特征,采用合理的容器分装。如使用量大、尺寸又小的物料(如螺钉、电阻元件、集成块)、体积较大、消耗量较小的物料、易碰磕的钣金喷涂件或较大件、动力元件、体积极小,用塑料袋单元封装而又难于清点数量的标准件、以及线上工作中心的工位器具切换等。

  (5)对于需要工人进行临时小组装的工序,在工作中心设立标准工位桌,即可填写有关单据,又可以作为线外临时工作站。

  (6)流水线走向的改造,如由先前的近直线型改为S形或弓形,以节省排布空间、减少操作工人的移动距离和陪送时的运输、搬运距离;由于流水线均衡化强的特性,物料配送必须准时、准确、准量、合理而有效,通过对流水线的单向化向混流化的改造和产品布置方式的细化,尤其是线体改造、容器切换和工位器具的切换,配以灯板警报系统的管理,使线体上的配送不但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可控制性,而且使原本混乱不堪的生产现场更加美观、整洁;同时,因工人心理的有利调整,保证了装配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可以达到物流平衡的目的。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