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 物联网热潮在我国已经持续一年时间。日前南昌召开的中国物联网应用及“感知中国”高峰论坛上了解到,这个行业发展存在“竞相造车、无人修路”“只抓低端、不抓高端”“安全威胁不仅严重,而且现实又急迫”等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码址稀缺:基础性的战略资源无人申请规划
码址资源即IP地址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发展物联网不是仅有传感器、电子标签就行的,其最基本的战略需求是要有充足的、大量的码址资源。没有IP地址的支撑,无论是物与物的连接与互动,还是物与人的连接和互动,都无法实现。物联网是IP地址的高需求者。以上海世博会应用为例,仅浦东机场的电子围栏就消耗掉码址资源20万个,为迎接世博会对现有的市民液化气钢瓶安装电子标签用掉IP地址115万个,铁路部门对现有55万节车皮全面安装电子标签又用掉55万个。
据预测,未来五年我国IP地址需求量将激增,其中固定互联网需求为5亿个,移动互联网需求为10亿个,物联网需求为100亿个。按照IP地址33%的利用率来推算,我国未来IP需求量将达到345亿个。而我国目前仅有2.3亿个IPV4地址,显然无法满足IP地址高速增长的需求。更为严重是,截至目前全世界约45亿个IP地址仅剩下6%,码址资源正面临枯竭。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美国获得了67%的IPV4的地址,每个人有9个IP地址,中国每个人只有0.06个地址。
码址资源已经成了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的稀缺性战略资源。论坛上透露的数据显示,将来,IPV4地址稀缺的情况会越来越大地制约行业产业的应用。虽然我国很早就在积极开发IPV6,以期将IP地址总量由2的32次方,跃升至2的128次方,开启一个“取之不尽”的网络地址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IPV6地址的国际申请工作却存在严重滞后,拥有量仅为美国的1/148。
更为严重是,IPV6地址分配不均的程度甚至已经超过IPV4时期,资源申请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较少有其他区域的申请和规划。相当多的省市发展物联网的规划和纲要没有这种战略性思考。彭李辉说:“没有码址资源,我们规划了这么多项目,设计了那么多目标,如何实现?”
在本届中博会的物联网产业论坛上,专家和业内人士号召有关企业应联合起来,推动当地政府尽快规划和申请IP地址的战略资源储备,为未来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安全问题复杂而严重 现实而急迫
今年2月,美国西雅图一名黑客利用廉价的RFID信息采集器,在20分钟内悄然窃取了两个美国护照身份资料,只要将其克隆到空白标签中,该黑客就能制造出全新的护照。
无独有偶,在去年,主要应用于IC卡系统的MI芯片的安全算法被一名德国研究员和一名美国在读博士破解。IC卡的应用范围覆盖公交、地铁、出租车、自来水、小额消费等众多领域。这一算法被破解后,我国170个城市在用的约1.4亿张IC卡已面临巨大威胁。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现实的、急迫的。”从事智能建筑产品开发生产的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春生表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远比互联网复杂。
物联网可以将洗衣机、电视、碎纸机、电灯、微波炉等家用电器连接成网,并能通过网络对这些东西进行远程操作。但威胁也随之而来。未来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不只停在网络安全的范围,而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形成了对物理空间的安全威胁。今后,黑客甚至可以通过物联网对电冰箱发动攻击,这一切都加大了我们应对互联网安全防范的范围和治理的难度。
只抓低端 不抓高端
由于当前物联网发展中基础理论研发滞后,应用研发缺乏系统化战略思考,造成相关部门的部署和各地方的工作主要是抓传感、感应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标准化,希望从这些方面率先取得优势,实现战略突破,进而取得物联网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而实际上,物联网感知信息的价值提升和效能发挥,恰恰不在前端感知层,而在后端感知信息的集成处理与系统管控等物联网长链的高端。
只抓低端,不抓高端,就很难洞悉物联网新技术的全部能量和价值。这也是当前物联网应用中,很多人一直找不到物联网商务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坛上不少专家都表示,如果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不注重对物联网“感知节点”的分散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不注重对局部感知数据的整合判断,不能形成非常好的的,智能处理解决方案,就会极大地影响物联网效能的发挥。因此,除了物联网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问题和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外,还要认真解决物联网整合效能发挥的问题。
“感觉大家都在竞相造车,至于车能否跑出速度,路的质量和环境没有太多人关注。物联网概念产品风行,而市场应用通道尚未打通,就像先有了车,而没有合适的路,导致车的价值丧失,沦为摆设,浪费了资本、人力等资源,却换不来市场。”彭李辉说。
专家称,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社会信息系统,离开任何一个环节的支撑,物联网的发展都将是不健康的。对于物联网发展而言,修路与造车一样需要同步进入发展规划,必须考虑其产业价值链的上下协调发展。当然,作为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发展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从宏观上来说,也包括相应的基础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立与执行、制度与政策的引导等;从微观上来看,要看到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的具体需求,以及相关需求兑现过程中的种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