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 11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以来,被称之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在投资界中几乎是炙手可热。但在一片狂热中,一些人士不禁要问:物联网现在真的有那么美吗?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物联网有点类似互联网初期,企业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对风险投资需求很大;同时,中国物联网建设仍处于即开发不同行业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的起步阶段,社会各界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及探索各自的经营模式。至于股市的物联网热点,更多则是概念炒作。
“物联网刚停留在口头上,实际应用还很少。”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预计,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国物联网产业只能打下小小的基础,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快。
中科院秘书长邬贺铨亦称,国内物联网产业面临着高成本的障碍,而且各行业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在一些例如传感器、无线射频辨识(RFID)芯片等高技术产品上,中国与发达国家仍存一些差距。
相比科技界,资本市场对物联网的热情则非常高涨,近期在全国各地举行的物联网行业会议,风投私募等投资界人士云集。股市上更是风起云涌,近期无锡物联网大会的召开,令相关的物联网概念股火了一把,连会议主办方亦惊叹“错过一次搭船获利机会。”
象具备物联网概念的远望谷10月份以来最大涨幅逾30%,同方股份同期最大上涨达26%。
但部分基金业人士指出,由于物联网目前还未出现一个成熟的营利模式,短期内二级市场只能停留在概念炒作。
赛迪顾问近期预计,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2015年预计达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达三成,届时中国将成为美国和英国之后第三大RFID联盟。
而近期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物联网亦被包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未来将获国家扶持。
物联网简单而言,就是互联网的延续,在各种物件上安装传感器并传递信息,之后加以汇总并设计各种应用和解决方案。美国提出的“智慧地球”及中国提出的“感知中国”,均是当地物联网计划的代名词。
目前,国内从疫苗运输到煤矿安全防护,甚至世博会门票,有一些零散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亦分别提出了数个物联网的应用方案。
创投仍看盈利模式
启明创投合伙人邝子平指出,就全球而言,物联网技术都不太成熟,所以中国目前对其重点投入,未来有可能在这一全球性技术上抓住先机。
但他坦言,“就投资方向而言,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每个案例情况不同(Case by case)。”只有物联网应用层出不穷,类似互联网从最初的门户和游戏,到目前的社交和视频等,才会令创投们争先恐后地来投资。
联想投资的合伙人沙重九表示,物联网的三大层面--感知、传输和应用,两头的机会更大一些。例如在应用层面,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控制、环保、绿色农业等,物联网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找好定位。
“物联网给了一个大帽子,把包罗万象的东西包了进来,但不管有没有这个大帽子,是否解决客户需求,有没有为产业链提供重要的环节是重点。”中国红杉资本的合伙人潘旻称。
一些创投基金已率先组建物联网基金。例如德同资本与无锡当地的国联集团合组一只规模为3亿元的投资基金,主要投向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而大唐电信亦与中科院、无锡当地国企组建物联网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
不过,相当多物联网企业对于主要投资企业发展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更为渴求。致力于利用RFID技术提供防伪解决方案的江苏集群智联通讯公司总经理陈哲表示,因公司规模尚小,只需要寻找一些风投资金就够了。
股市:短期炒概念
相当多的机构投资者对于物联网仍处于谨慎观望中。华安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王国卫称,物联网时代仅是个开始,未来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需要观察。
而私募基金上海凯石投资公司总经理陈继武表示,目前投资物联网股票有难度,因很难找到未来的大方向,谁将最后胜出,心中没底。对于物联网公司,他们最关注两点:所涉领域有没有进入门槛,其商业模式有没有拓展空间。
他建议的投资策略是,短期做热点和概念,长期关注物联网应用类公司成长,“长期要看盈利模式,高科技再玄呼,但最终还是要看盈利。”
私募基金上海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则认为,从物联网产业链看,应用层面的投资机会未来更大一些。“目前大量应用还未被发现,(其中)存在最大的金矿。”他称。
他举例说,目前浦发银行在信用卡等零售业务方面并不如招商银行。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后,如果中移动的移动支付业务将来一炮打响,浦发行一下子增添几千万个零售客户,那浦发行的价值就完全不同了。
他认为,目前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中,有一些物联网应用的公司,但投资标的并不多,暂时没有太多的投资机会。
广发证券的物联网专题研究报告建议,可重点关注远望谷、大唐电信、东信和平、银江股份、同方股份等。
而远望谷被市场誉为最纯的RFID概念股。国泰君安最新报告称,在铁路RFID占据半壁江山的远望谷,与江苏周庄共建智慧水乡,意味其在新应用领域的开拓,给予其增持评级。
“我相信二级市场一定会出现伟大的(物联网)公司。”吕俊表示,目前要做的是建立有共识的估值,等待前景远大的应用型公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