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IE+IT”信息化时代下制造业精益之路

【IT168 评论】  进入21世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国的制造业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要想在信息化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就必须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经营管理方法。文章在分析中国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制造业的经营管理方法——“IE+IT”,并就其内涵以及开展与实施进行了阐述。

  我国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工业化并未完成,目前正处于一种两元经济并存(即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状况。发达围家已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开始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而企业管理是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的企业管理积累时间长,基础雄厚。从观念、意识到管理行为都非常适合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比较而言,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经济、市场和制造的全球化冲击使中国食业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业化以后再开始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而要减少这种落差,就必须同时应用IE和IT两种手段,以lE技术来提升制造水平,以IE技术来固化制造水平,并且将部分IE技术和方法以IT技术工具化,走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基础提高并重的跨越式发展方式,也就是我们提出的“IE+IT”模式。

  1、“IE+IT”的内涵

  “IE+IT”管理模式就是把丁业工程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基础的积累。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基础,实现管理创新,从而改善现代企业的管理现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将推动工业工程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刨新和发展“IE+IT”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匹配。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国企业正在追赶国外先进水平。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结果很令人失望。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中,单纯强调信息技术先进与否或者食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能解决信息化工程项目成功率的问题,决定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匹配。例如在ERP实施中,IT和用户环境是否能够互相适应是项目成功的霞要因素,企业流程与信息系统的匹配度是系统选本!的重要标准。

  在企业信息化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信息系统的架构、内容、功能、实施步骤和运行保障机制均由管理系统直接决定。并要求从形式和结构上适应管理系统。这里,我们提出了几个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匹配原则:

  ①适度超越。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管珲效率为目标,需要在建设伊始考虑到氽业管理发展的趋势而做出适当的超越。这种超越是遵守匹配规则下的超越过程。要合理、适度,并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水平和可能的改进趋势。

  ②同步发展。信息系统的发展为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管理实践的进步对信息系统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只有实现了同步发展,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才能获得持续的改善。

  ③技术适用。衡量信息系统优劣的关键是考察其对企业管理的支撑能力和促进作用,即有效性。因此,信息系统建设中不要盲目求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信息技术。

  ④个性化。市场上存在的管理软件并非为实施企业量身定做。为实现软件的管理参考模型和功能模型与企业的个性化管理模式相统一,必需对软件进行程度不同的改进和调整才能最终采用。

  (2)支撑信息系统构建、实施的现代工业工程技术。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直接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它面向“组织系统的运作过程”,对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组织系统”中的实际T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追求系统的协调性、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工业工程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现代工业工程集成了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系统T程、工程心理学、工程生理学、工程经济学、环境科学等诸多的高新技术,成为一项社会共性技术。

  工业工程的核心目标是成本、质量、效率;它从系统、人本的角度研究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工程方法:强调安全、高效和愉悦三个屡次的工作环境;通过“效率工程”、“运筹和系统科学技术”以及“人本科技”三大视角,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四大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和业务流,其中信息流是最活跃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业务流是在信息流的指挥下运动的。工业T程所涉及的环境在变化、管理在变化,这将促使与之协调联系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也必须相应变化并不断调整拓展,或者创新。工业工程的发展推动信息化不断发展。

  (3)支撑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工具。

  现代工业工程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现代信息系统技术辅助解决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与运作系统控制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手段,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变革,已成为现代工业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为特征的先进生产模式发展很快。如CIMS、IMS、FMS、PL、AM等,这就要求现代工业工程对象系统按照先进生产模式集成起来且更加强调高效集成和柔性。

  信息化是推动工业工程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发展首先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后通过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结构优化升级,而且,信息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为满足信息化的需要,工业工程本身也要不断进行知识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向更高的技术层次演进。

  2、“IE+IT”的开展与实施

  关于“IE+IT”的实施与开展,结合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念要正确,不要照搬。一定要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整体竞争力提高。

  第二,做好规划,学好压。培训一定要做好规划。而且要长期进行。在IE的研究和应用上必须进行规划的,美国人是从6西格码和执行力进行规划的,强调的是从领导开始做,强调的是执行力。日本人则是强调现场管理。

  第三,企业信息化工程。尽管中国制造氽业已经围绕信息化建设做了多年努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化的标准实施方法,信息化建设本身应用的效果并没有得到体现,原因当然有很多,一个霞要原因就是很多中国企业将企业信息化视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忽略了信息化只能作为一种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工具,但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意识到普适型信息化系统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信息化工程应该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研究柔性部署方法,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个性化实施。

  第四,产学研结合一效益驱动。一定要引智试点,互相学习;内外结合,效益驱动。

  第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有表现文化,销售文化等很多的文化组成,但是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塑造一个从上到下,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由这种价值观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具体的说,企业文化应该是:IE+精益文化+本企业精益管理理念,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所面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特别是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力,“IE+IT”模式是我们提出来的信息化时代下适合中国企业的精益之路。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下,要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高,首先需要应用工业工程(IE)为信息化的有效开展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基础的积累。管理积累的实现必须依靠工业工程技术,而创新的实现则需要不断用信息技术(IT)的最新成果对氽业进行改造,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提高。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