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 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理论,信息化过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信息、流程、人与组织、信息化装备(包括软硬件、其他IT相关设备)。进入信息化建设的融合阶段,除了人与组织要素,信息、流程、信息化装备比较容易适应融合的需要。例如,完全融合后,所有物理世界的信息(文档、数据、图档等)与信息世界的电子数据、数据库、数据仓库等互相映射。原来物理世界的业务活动,通过BPR(业务流程优化)等方法实现在信息世界里变为自动化的业务流程。信息化装备更是需要充分考虑业务科技,实现业务价值。目前看来,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关键瓶颈环节就是人与组织的信息化素质,尤其是业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直接决定了今后企业信息化融合能达到的水平。因为,所有的信息化必须面向业务需要的,并引领业务创新,业务人员是实现这个过程的中枢。业务人员信息化素质低,对业务需求就不能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准确表述,更不能期望善用信息化,挖掘信息化潜力,让信息化为业务创新服务。而这恰恰是信息化与业务融合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尤其是业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是今后融合初期阶段的重点工作。图1描述的就是业务人员信息化素质的薄弱可能会中断信息系统工程的珍珠链的完整性。
图1 人与组织对信息系统工程的影响
在2009年下发的国资发[2009]10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切实把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传递到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实现‘一把手工程’向‘全员工程’的转变。确保层层落实信息化建设、应用、维护、升级和优化的责任。”
较完整的信息素养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狭义上来看,信息化素质即是体现在信息加工、信息获取、信息的处理利用,以及信息创造诸环节中的基本能力。简单地讲就是具有了准确认识信息化、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运营的基本能力。
业务人员需要具备的信息化素质:
· 信息化基本知识(架构知识、软件知识、硬件知识、网络知识、安全知识、运维知识、技术趋势)
·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辅助管理及评价的基本能力
· 信息意识(信息资源、信息价值、信息潜能、信息化风险、信息化文化、信息化领导力)
以上摘选自本文作者所著《业务高管的16项修炼》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