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在世界城市目标下的“数字北京”

    【IT168 信息化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潮流。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占领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制高点,需要建设世界城市。

    首都高端发展瞄准建设世界城市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十七大报告中作出两个重要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讨论和处理全球重大问题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这是世情和国情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作为首都,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推动城市新一轮科学发展,是北京市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北京为2010年乃至今后更长时间确立了一个新的奋斗方向——建设世界城市。2009年12月24~26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全会号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据《中国信息化》了解,在今年1月25日开幕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世界城市”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大会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特别作出了说明——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个方面,并具备以下六个支撑条件:一是一定的经济规模,二是经济高度服务化、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三是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四是国际交通便利,五是科技教育发达,六是生活居住条件优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潮流。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的提高,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占领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制高点,需要建设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概念虽无定论,但一般认为,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端标志,是指具有世界影响力、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和人才的城市,世界城市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从国内发展来看,各省市区呈现出争先恐后态势,北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领跑全国,就必须找准定位,赢得发展主动权。在北京城市发展的背后,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出台一改以往提了几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而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三个北京”的全面建设与扎实推进,为北京赢得了全球声誉,呈现了北京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崭新面貌,这也内在地要求北京要在发展中不断地优质化、集约化、国际化,内在要求北京进入全面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建设世界城市,必然对首都北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必然要求首都北京从大国首都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北京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拉开北京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水平城市的大幕。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梅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在产业结构、对外联系、创新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已经显现世界城市的雏形。“世界城市目标将写入北京的十二五规划中,也就是从2011年到2015年北京要初步建成世界城市。但完成这个目标不是指一步到位,可以进入世界城市的第二梯队。”梅松表示,社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根据国际经验制定出一套世界城市的指标评价体系。

    着眼于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强调2010年要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十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观察人士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尚无建设世界城市的成功先例,时代的发展要求将首都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世界城市,同时也要求我们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超常规发展道路。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