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提出了适合纺织各细分行业的ERP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服装纺机企业集CAD、CAM、CAPP、PDM和管理营销网络为一体的通用系统平台、纺织工厂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纺织行业亟待重点突破和解决推广的关键技术。因此,结合典型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细分行业对纺织业信息化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分析,才能疏理出2007年纺织信息化的走向,令信息技术推动纺织业的更快发展。
棉纺织车间自动监测势在必行
湛纺集团的ERP系统成为行业信息化的亮点,将业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让仓库盘点时间由过去的5天减少至1天,每个月节约电话费等费用大约1000元,客户订单响应时间由过去的12小时也减少到1小时。
山东帛方和北京中纺达开发的快速反应系统重点面向客户和市场,也受到业内好评。而洛阳白马在和佳ERP上线之后,又实施了织机自动监测系统,织机监测应用较好的有上海十二棉、石家庄一棉等。
棉纺织行业是纺织工业的基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行业,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上下游产业。由于大中型企业多,管理基础好,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一直走在前列。
我国棉纺织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今年的国际纺机展看,新型设备都配置了信号采集接口,因此建立车间自动监测系统势在必行。MES可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对来自ERP的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细化、分解,进行生产调度和物流调配,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的沟通,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目前,这一类综合应用刚刚起步,其重要作用将会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显现。
毛纺织重在工艺和质量管理
听起来似乎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山东如意集团得到了如意地使用。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山东如意集团实现了面向精梳毛纺织的工艺参数优化和质量监控系统,解决了毛纺织产品开发周期长、质量不易控制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包含上下游产业的企业集团,正在进行面向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具有纺织特点的先进制造集成方案等项目实施。
我国毛纺织行业包括毛纺织企业、毛针织企业,生产规模、行业结构、产品品种质量、技术进步、市场拓展等方面有长足发展,已步人世界毛纺大国的行列。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工艺和质量管理一直是信息化重要内容。在2007年,山东如意集团工艺参数优化和质量监控系统成长为毛纺织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
印染注重管控一体化
生产的任何一批产品中的任何一个单元,如一匹布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日期、操作工人姓名、工艺参数、颜色、规格、长度、质检结果等全部数据,一经查询立刻就可以打印出来;生产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屏幕,随时了解企业任何一个车间或工序的实际情况;同样,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只要通过条形码和数据远程传送,就可以方便地完成销售和定购活动;工厂依据客户数据就可以确定产品的工艺参数、颜色、产品规格和数量质量要求,方便企业组织生产……
这就是“数字华纺”方案为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规划的美好蓝图。这套“数字华纺”总体方案包括了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营销网络化等内容,并开始了ERP、在线生产检测控制系统、能源自动监控等系统的实施;并在生产设备普遍更新改造之后,将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上,为“十一五”印染行业信息化开了个好头。
印染行业处于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中端,对于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以及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其清洁生产、绿色纺织品、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格外引人注目,绿色化是该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指标。
就像华纺的“数字方案”带给行业的震撼一样,印染业在信息化深化应用中会更加注重管控一体化;其中,印染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自动化工业平台是需要重点突破和急待解决推广的关键技术。
服装业需CAD和公共服务平台
T型台上美丽模特的花衣衫永远是“三分钟热度”,为了追求永恒的时尚和流行主题,服装产品的季节性和时尚性非常强烈。因此,产品设计信息化一直备受瞩目,CAD等技术经过多年推广,仍然有巨大需求空间。CAD与自动裁床等生产制造设备集成配套,形成CAD/CAM系统,可大大提高效率;三维CAD的量身定做系统、模拟试衣系统,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服装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区域化集中的产业集群现象明显,因此,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在纺织业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杭州爱科公司的湖州童装服务平台成功上线运营,它包括了“公共平台”、“企业平台”、“设计师平台”等组成部分,其中“三维设计平台”已经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对于提升改造服装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2007年,更大范围、面向区域的服装综合服务平台仍能带给服装企业更实在的利益。
针织企业信息化凸现个性化
近期,北京铜牛、福建凤竹等企业相继实施了ERP系统,有的开始了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开发,这都有助于行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产品设计数字化、市场营销网络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针织企业,在2007年,其信息化的行业化需求和企业个性化需求更加凸现。因为针织行业是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针织生产流程长,制造类型差异大,行业特点明显,信息系统实施的难度较高。
因此这种差异性和深入性的行业特点给CAD、ERP、MES等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软件系统在逐渐成熟、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产品化的同时,应该形成自己的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的行业版本,才能适应需求的深化。
纺机业的当务之急——系统集成
近期,经纬股份公司常德纺机厂与北京希门公司合作,成功实施了ERP,并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基础,实现了与CAPP、PDM的集成。
纺织机械制造业是为纺织工业提供生产装备的行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归属纺织工业部,与纺织行业结合密切,对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纺机信息化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国家提出的“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对信息化发展更形成强有力的推动。
正因为纺机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因此多种应用系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但大部分处于信息孤岛的困境,信息共享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受到体制、认识、应用水平的制约,缺乏技术支撑也是重要原因。未来几年内,解决不同系统的集成问题是当务之急。
解决系统集成,首先要实现集成服务的技术平台,使得企业原有分属于不同技术架构体系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集成,最终做到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的系统资源,才能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现在,将纺织业所涵盖的几个细分行业信息化现状一一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2007年,纺织业信息化到底需要什么?
通过对各个细分行业特点和需求等问题的分析,答案已经非常明晰:信息化向行业纵深发展是下一步的必然走势,“深化”是关键词。抓住了纺织业的关键点,我们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信息化的重点不能“一刀切”,要因行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