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如果我的孩子回到我们童年的那个时代!

小编语: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总是有一两首歌带我们回到童年的记忆中……

说到小时候,我们都憧憬赶快长大,

殊不知等到长大,我们就越想回到小时候。

小的时候别说电脑、iPad了,家里有电话的都不多,

虽然没有这些智能产品,我们依然有着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wushu(武术)

小时候的我们都有一个武林梦,

我们都属于骨骼惊奇,难得一遇的练武奇才。

尽管高抬腿、后踢腿的姿势都不标准,

但是还是感觉我们就是中华武术的传人,

莫名的使命感就会油然而生。

(PS:在地上随意摔打,也不会有一个人来扶,自己起来继续过招)

bing che(冰车)

出去玩不仅都要会点功夫,还得会点手艺。

记得那时最喜欢冬天了,因为冬天村里的河水结冰了,

这样就可以拉着自己做的冰车去滑冰,

北方冬天需要生炉子,木质的炉灰盖上绑个垫子,

再找两个小铁棍,做成我们最喜欢的冰车,

三五个结伴去冰上比赛,看谁滑的最快,

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但是为了显示自己做的牛逼还是拼了命的滑。

(PS:小时候的冬天真冷,冰冻的真结实,又或许是小时候的重量太小,反正从没发生过危险)

tiao pi jin(跳皮筋)

对于女孩子来说,跳皮筋(老家叫跳绳)简直就是

童年记忆中里程碑式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拿手的跳法,

不过像我这样全能的也是没有几个(自豪脸),

我们分单绳和双绳之分,但是都是从脚踝开始一直跳到脖子那么高,

绳子的材质也分有弹力和无弹力,有钱人家用的就是这种有弹力的! 


我们的跳绳口诀也透漏出浓浓的时代感,比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

(PS:想当年我还是我们村的跳绳queen,和我一组不用撑绳!)

tiao fang zi(跳房子)

还有就地取材,随时随地能玩的游戏,叫跳房子(老家叫跳大锅)。

不知道和谁学会的,在地上画出九个格子,约定俗成的规则。

既可以几个人一组,也可以自己一组,一跳就是一下午。

直到我们把每个人的任务都完成了才能停止,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玩游戏还有腻这个词。

(PS:精髓在于背对扔石头,扔在哪个格子,那就是我的地盘)

shuai fang bao(摔方宝)

小时候男生的课本总是莫名的丢几张学过的页数,

语文数学书永远都是没有那硬硬的书皮,

他们都喜欢玩一种考验力量的游戏-方宝(老家叫pia ji)。

方宝分正反两面,需要用尽体内的洪荒之力争取一下把其他人的方宝正反面调转一下。

然后就可以赢走对方的方宝了,至少这样可以少撕几页书了。

(PS:这就是男生没有书皮的原因,因为书皮比较硬,游戏中有很大优势。老家的叫法可能就是一个拟声词!)

儿时玩过的游戏怎么数都数不完,

儿时的游戏怎么玩也玩不够,

因为每个游戏,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玩,

而是有一群和你一样的小伙伴陪着你玩,

小时候一句:妈,我出去玩啦!

就可以任性的跑出去一整天,吃饭了才会被叫回家。

后来我们做父母了,看着自己的孩子,

总是想给她(他)最好的,但是慢慢的,

我们把孩子关在了“笼子”里,

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玩这些动手动脑的游戏,

他们也不会迈出脚步去外面跑着玩耍,

他们更没有和自已一样大小的伙伴一起打闹。

 小时候的我们是一个院子一群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一群大人一个孩子;

小时候的我们是一个游戏一群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一个游戏一个孩子。

 

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我们开始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

来到了大城市,我们奋斗拼搏,想要在这扎根,

想要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家。

可是,家有了,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却被现实剥夺了,

没有了大院里天真的欢笑声,

没有了大院里喳喳的喊叫声,

也没有了大院里该有的热闹。

居住环境的改变,现在孩子的童年总是少点什么……

 

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会选一个更适合我们一家人的居住环境,

不仅是我们大人需要的,更是孩子需要的!

那里有同龄小伙伴,那里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那里足够安全,那里有空间让我们出门活动,在那可以满足我们一切的想象,重新找回本该属于孩子的童年。


金隅糖+住宅位于良乡大学城,那里能满足你上面的所有需求,扫下方二维码,关注金隅糖+,获取更多楼盘详细信息。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