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新互联网+时代下的 消费升级该关注什么

  2016年,被誉为中国消费升级的元年,更被认为是新互联网+时代。今年,互联网创业热潮持续发酵,资本寒冬却似乎已经来临,在这样的环境下,互联网创业者们该何去何从,实体经济该以什么姿态转型,投资机构又有哪些误区可以避免?4月8日,由亿欧网主办的西湖论道在杭州成功举办。亿欧网副总裁李双、Yhouse创始人王亮、达晨创投李杨等作为嘉宾参与了论坛。

  亿欧网副总裁李双

  互联网+最大的痛点是线下

  有人说,从2015年到2016年,整个创业圈子都在进行各种合并,包括大家熟知的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等,大家觉得O2O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不是的,我觉得它刚刚开始。可能到后来把所有市场泡沫挤压以后,这个市场慢慢开始真的要从信息化和数据化方面做一些事情,真的要提高实体的包括传统企业的效应。

  首先,从2010年到2015年整个数据来看,这个规模一直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在缓慢下降,这是市场沉淀的作用。我个人看了两年餐饮和本地生活的领域,从这个领域来看,整个市场规模一直在增长,而整个线上O2O趋势之所以往下走,是因为传统餐饮企业已经在崛起了。现在我们和传统企业聊的时候,他们只关心一个问题,你们那么标准的“互联网+”的企业,你们盈利了吗?由此可见,现在大家已经开始和线上的人聊,开始学习、摸索,也愿意尝试去实现一种新的品类。

  此外,从百度指数上大家可以看到,搜“线上线下”的指数超过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就是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线上线下”不是。所以今天,我们理解互联网格局不再是以线上的流量取胜,还应该取决于线下流量的能力,线上流量可能来自于乐视,也可能来自苏宁门店,那么线下入口在哪里呢?

  阿里做一件事情是通过各种的布局,把自己线下这块补起来,腾讯的做法采取的是占有的资金或者投资做事,百度就是去投资,去收购,从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做这样的事情。未来“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行业,是所有的餐饮、零售、汽车、旅游、教育、金融,未来每一个实体行业或者是线上的行业,都会涉及到线上线下,O2O线上线下会有一个融合,可能会形成一个闭环。

  苏宁的优势在线下,但最近这一两年发展很厉害,因为他们也开始在线上做苏宁易购了;自从和快的合并以后,滴滴线上的优势也会很大。但是UBER进来以后,这个市场可能未必像我们说的合并就是一个结束,反之有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线下会做什么样的事情?现在很多滴滴司机已经去维修厂或者加油店,他们会做其他的工作,他们的CEO也会做汽车买卖交易,把这块补起来。

  “互联网+”未来不再是单纯的看线上流量,包括围绕传统企业几大因素,线上流量和线下流量,哪块不足补哪块。线下资源很重要,但它来自于哪里?来源于传统企业,一般传统企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们在这个行业经营时间很久,经验很足,容易掉头。

  连接能力和信息能力,最明显是线上优势,线下做这块怎么做?现在一些数据公司已经帮助很多企业对接这块,有专门的第三方服务,把这块能够顺畅地嫁接起来、链接起来,中间没有太多的层次,这块已经慢慢补起来了。

  “互联网+”解决传统出身的企业,以前每一个企业都会说我要做一个怎样的市场,这个市场有多大,我的团队是多么高格调,但现在大家会加一条说我们有传统企业背景。所以说,未来互联网+在线下空间非常大。

  Yhouse创始人王亮

  如何将国内新中产阶级红利变现

  2014年我们讲消费升级的时候,“屌丝经济”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那时候整个新中产市场处于蠢蠢欲动的节点。而到了2016年,好像整个行业的投资人都看到了互联网的新阶段的红利。在我看来,这个人群已经被整个互联网行业“榨干”了,今天,你再也不能指望一个2000块钱收入的人玩你的游戏,看你的秀场直播,还能在你的团购网站上团购产品。在这样的用户身上赚取利益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剩下来的机会要从没有被“榨干”的新中产阶级用户身上寻找。

  Yhouse创业的时候一直在提一部分人群,就是消费升级下的大众富裕人群。在过去5年间,中国这个人群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这群用户有什么特点?他们宁可多花钱买效率,而不愿意为了节省5元、10元浪费时间。他们喜欢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愿意为高品质的生活支付一定的溢价。

  相较于原来的消费群体,新中产阶级变了那么多,那么市场和供应商呢?我们发现整个消费供应商领域也在发生变化。

  这两天北京和颐酒店的新闻持续发酵,但我们也能看到一个现象,如家其实是从经济型酒店开始做起,最后做中产酒店的,而原来做四星级酒店的现在开始做精品主题酒店了,这里有很多新中产的服务供应商发生变化;行的领域,滴滴、快的、优步改变了大家的出行方式,每个人出门喜欢用专车软件,这也是消费升级的领域。购物领域,在2015年最火的是海淘,它让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也能买到品类丰富的国外产品;娱乐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几年前文艺电影没有市场,但是现在一些小众文艺电影也慢慢有了用户群。几年前大家扎堆玩游戏,现在一些用户开始玩直播,和颜值很高的男生女生在APP上互动。

  在整个消费升级新中产红利的过程当中,这个行业中大量的服务供应商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对于我们广大的互联网从业者来讲,哪些环节领域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呢?

  首先互联网变现,大家知道互联网变现“老三样”:娱乐、电商、广告。这三个维度的变现在新中产人群上我们可以怎么做?新中产的娱乐板块可以诞生很多新的变现的可能性,针对新中产特色的游戏、电影、电视剧、网红以及网红相应的节目……所以你要抓住新中产用户的娱乐的点,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说他们最喜欢听的故事。

  第二个方面,电商。新中产的电商过去几年里一些企业做得不错,就是海淘这波企业把海外的产品通过非常简单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在淘宝、天猫里切除了一大块,在这个方面我认为还是刚刚开始,海外有大量的非常酷的品牌没有很好的渠道进入中国,这个过程当中选货能力非常强的电商公司可能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可能随便挖一个领域,把这些领域的供应商带到中国来,可能带来新的垂直电商,这就是泛电商领域的机会。

  最后一块,广告。我们认为从2016年开始,移动端的广告会进入到井喷式发展的时代,因为大家的眼球都转向手机APP,但是广告并没有跟上。所以广告会滞后媒介的平台的发展2到3年时间,所以广告从2016年开始将进入到主流的商业模式。

  达晨创投李杨

  对“消费升级”概念的投资保持警惕

  谈到消费升级,都说2016年是中国消费的元年,我们一共投了318家企业,消费行业也是占比最多的,但是我必须要指出,“消费升级”这个概念常常会给投资人和创业者设置一些陷阱。

  为什么2016年是消费升级的元年?我们内部也在反思,其实现在很多的机构,根本不知道2016年投什么,或者当年所谓吹过的风已经破灭掉了。消费就是缓慢的过程,很难说忽然爆发。我觉得各位创业者不要因为投资人说今年投什么,你就去创什么。以前O2O也好,陌生人社交也好都跟风而起,似乎无社交不互联网,但是今天成功转型的寥寥无几。

  我个人觉得消费是消费者个人决定自己消费路径的过程。任何消费者刚性需求以后,剩余的消费者再分配,再分配的部分就是所谓消费再升级的部分。

  2015年我看到很多的项目做服装定制的,很多的服装是人工帮助你量体裁衣,甚至可以为你精心设计一套根据不同场合的服装方案,但是去年做起来的并不多,因为市场规模不是特别大。我经常举例子说,消费升级的定制,我在日本留学回来经常遇到一个情况,中国人买衬衫,只有粗略的41码、42码、43码的衬衫,但是在日本,不光有衣服的大小号,还有袖口、领口的大小号。差别在哪里?中国是变化非常快的国家,大家不再穿正式的服装,所以对衬衫标准的需求不再那么严格。所以大家在投资创业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底这个需求度能不能支撑起这个服务。

  实业似乎不是特别好,房价、医疗、教育资源还是非常紧张,移动支付的大爆发从中国全部的消费者水平来看还是一个过程。有机食品也是一样,不要说你的成本有多高,买不起就是买不起,发达国家也是经过了有毒、有害,一步一步消费升级以后逐步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去套模式和概念,我们一定要记得最初是为了什么创业,是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今年到底我们应该做什么,我觉得服务这个领域还是一样,工匠精神,我们为什么愿意买日本的东西,那家公司真的高科技吗?日本很多产品机器比我们好很多,就是做得很细,质量很好,面料不偷工减料,不做过多的宣传,把这个事情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做这个产品是货真价实的,最后老百姓还是愿意为这些东西付费,这个是亘古不变的,消费就是这样。

  消费回归本质还是效率和管理的在提升,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做过餐饮行业,我们的客单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有没有回头客,还是取决于服务和产品。好的东西从来不强迫别人扫描二维码,把品质做好,营销上的投放、短期带来的效率都会提高。做新良性消费,用口碑营销降低营销费,用好服务高单价来替代用年卡等低使用率的“心里低价”,用减少无用的低使用率设备摆设来降低无用经营支出。

  如果社会能从赚快钱的浮躁心理转向好好做个长久的好生意,很多业态都会产生长期的投资价值标的机会。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看大的趋势,等风来。千万不要去追风,如果风吹到你,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永远不会错。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