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悦跑圈CEO梁峰:跑步与互联网的关系

  【IT168评论】近两年,全国各大城市悄然间形成一股马拉松跑步热潮,而马拉松也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在互联网思维盛行当下,互联网又将对马拉松、城市以及跑步者之间,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化?在跑步文化之中,中国跑者又与国外跑者有何不同?跑步到底是一项最简单运动,还是门槛更高?

  11月7日,以“马拉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国际马拉松与城市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在演讲环节,国内专业的跑步运动APP悦跑圈CEO梁峰指出,现代都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虚拟地进行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而参加马拉松跑步这项低门槛运动,不但可以舒缓压力,还能够结实更多跑步爱好者,于是诞生了都市跑步的热潮。

悦跑圈CEO梁峰:跑步与互联网的关系

  在梁峰看来,悦跑圈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赶上了全民跑步这个风口,用互联网方式重新演绎了马拉松。悦跑圈借助大数据技术研究发现,国内马拉松用户最喜欢晒三件东西:穿什么跑,跟谁跑,在哪里跑。不过,国内跑步还是停留在最初的阶段。实际上,真正的跑步需要更多的训练,更多的营养以及更多的科学装备。

  谈及互联网和跑步之间的关系,梁峰认为,二者之间是天然的O2O关系,Online to Offline 。在线上不停地获得认同感,把这种行为传达给朋友,然后通过这种认同感,再推动线下跑起来,跑的更好更快更健康。所以,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关系,应该还是基于体育的本质。

  对于用双脚认识城市的跑者,梁峰表示他们还会更关心城市的整洁、垃圾的处理等生态环境问题。这组成了城市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与之相伴,拥有出色的马拉松赛事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反过来也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增添了自豪感和舒适度。

  以下为梁峰演讲全文(略有删减)

  各位下午好,

  非常有幸接到上海马拉松组委会的邀请,来到这次高峰论坛,今天我要讲的是关于互联网和马拉松以及城市之间,我们是怎么理解的。

  我可能代表的是一群喜欢跑步的人,也可能代表的是一个和马拉松有关的新兴行业,也可能讲的是一些通过互联网产生思考。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指点,以便互联网思维在运动中得到更大的空间和实惠。

  首先,国内马拉松流行起来大概不到四年时间,在此之前马拉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久。我们也在想,马拉松为什么在中国一下火起来,此前关注过一个纪录片,第一次北京马拉松比赛完赛者的时间是2小时36分钟,一个瑞典选手,参加人数不到300人。而现在的上海马拉松与北京马拉松,甚至是一票难求,人们疯狂迷恋上马拉松。

  我们一直在思考几种东西,首先是“城市力”。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每个人生活压力变大,导致失落感失去了自我认同。最重要的是,有了手机和互联网,人与人之间变得淡漠,关注在手机屏幕上,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真是交往,忘记了身体本能的一些需求。其实跑步这项运动,我的理解是人体的本能,就像要想打猎,就要学会跑步。

  但是随着物质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已经忘记了求生的本能,而互联网应该做什么?我们也在思考,是让人一直坐在沙发上顶着屏幕不动,还是更多的走出去跑起来。所以,体力是一种最好解决懒惰的方法,人就有了参与感,有了一起共同活动的东西。

  跑步,是一种大众以为门槛很低的体育运动,其实是这样,中国90%的人认为跑步是最简单的。只要你迈开腿就能跑,但实际上,跑步需要大量的训练、营养和装备,而这些东西目前在中国还是匮乏的阶段。

  因为有了马拉松,有了这种竞技,人们认为就可以舒缓压力,就可以参与这种最简单竞技,于是,诞生了都市跑步的热潮。我们在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用户需求的时候发现,任何一个跑APP产品,解决用户跑步的三个要素:第一是参与感,第二是竞争,第三是要有胜负结果。

  而马拉松是一个胜负观念最不强的运动,在一个固定时间里没有冠第一,只有完成。基于此种情况,会让用户有更多的参与感。所以,随着生活节奏压力的增大,人们为了缓解压力,都市马拉松运动开始流行发展起来。

  我认为,所有的马拉松运动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这些互联网产品。用户在不停晒运动轨迹照片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身边好友在也跑步。慢慢从量变到质变,到现在,马拉松不只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方式。

  我们也很荣幸赶上了一个时代,一个风口,用互联网方式重新演绎了马拉松。刚才讲到,人们通过马拉松晒自己的各种行为,我们研究过所有中国马拉松用户最喜欢晒的三件东西:穿什么跑,跟谁跑,在哪里跑。

  这三种行为是在所有跑友照片中占比最多的。而且,在所有跑友朋友圈中,有三样是大家认为最时尚最有格调的,其中一件就是跑步。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趋势下,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跑步这项运动逐渐流行起来,跟这个城市这种生活热起来。举个例子,在上海提起跑步,首先就能想起世纪公园,在北京就能想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的风格和文化。

  那么,APP能干什么,APP能带的是一种虚拟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用户吸引到线下去跑步,而不是留恋在网上。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国人跑步还是停留在最初的阶段,我们还在晒照片,还在希望获得认同,显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但实际上,跑步需要更多的训练,更多的营养,更多的科学装备。

  我认为,像上海应该引进更多商家,把这项运动推热起来,中国马拉松才刚刚起来,停留在一个很初始阶段。其实,互联网和跑步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天然的O2O关系。Online to Offline 。在线上不停地获得认同感,把这种行为传达给朋友,然后通过这种认同感,再推动线下跑起来,跑的更好更快更健康。所以,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关系,应该还是基于体育的本质。

  另外,关于跑步文化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应该尊重跑者,据我所知,很多城市没有专门跑道,没有给跑者的专门空间,我也知道一些城市专门设计跑步空间,这是这个城市对跑步运动的尊重。

  当然,最重要的是,是有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更好的运动环境,空气质量对跑者的关心。前年,韩主编有篇文章是关于城市雾霾与跑步的哀叹。我认为,随着一个城市的进步,随着空气质量的提高,这项运动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跟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步幅,有息息相关的关系。

  跑步是一种很低碳的运动,但是我认为,互联网还有一层关系,就是量力而行。我也有一个与大家不太一样的观点,就是不要在赛场上鼓励人家坚持跑,实际上,但一个人要靠意志完成这项赛事的时候,这并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跑步本身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应该量力而行,而不是为了塞外去伤害身体,不是牺牲自己的健康作为交换代价。

  所以,这也是我们互联网产品对跑步的理解是量力而行,通过大量训练与平时积累,告诉你应该去才加什么赛事,用庞大的数据库来支撑,告诉你用什么样的力量完成什么样的赛事。而不是用户认为能完成什么样的比赛,应该怎样做,实际上这是一个跑步文化的误区。在运动发达国家,其实这是一项非常可笑的事情,但在中国,确实还有一些跑友去参加违背自然规律的赛事。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谢谢大家。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