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论】“互联网+”、“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大战略,正在对SAP这家德国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市场耕耘了23年的SAP,如今已然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在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MarkGibbs)看来,这些战略项目的实施,鼓励人们和企业充分利用移动、大数据和物联网,以帮助中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实现自身的重大转型。
在此过程中,SAP正试图把握机遇,围绕这些经济热点展开业务。“可以说,SAP的能力和这个大趋势是完全吻合的,我们的技术创新,可以发挥一个补充的作用,来帮助中国企业更快地参与到互联网和技术发展的大潮中。”6月9日,纪秉盟接受21世纪经济记者采访时说道。
《21世纪》:您认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给SAP这样的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纪秉盟: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重点不光是增长,而且是有质量的增长。我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改革深化。我们对于这些大主题已经越来越耳熟能详,譬如“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项目。它们确实能够推动发展、合作。
在“互联网+”领域,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驾驭移动、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助推传统行业?其实不仅是传统行业,还有新兴行业,“互联网+” 将推动巨大的创新,它将永远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我相信,某些行业会出现重大的升级、转型,尤其是在通信、零售、金融服务、旅游、运输、汽车等行业。
“中国制造2025”是第一个十年计划来推动国有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国有企业转型。同时还有五个智能的项目——智能材料、智能产品、智能设备、智能流程和智能服务,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机会。我相信,这五大智能也是跟我们SAP息息相关的五大领域。我们将会非常积极地利用技术、利用这些转型时机,推动中国全国和相关区域的巨大发展。
还有史上最宏大的项目,也就是“一带一路”。这一项目,将能更好地推动区域性的合作、一体化,更好地帮助中国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帮我们更好实现跨行业的合作。
《21世纪》:能不能帮我们梳理一下,SAP在“互联网+”上能做哪些工作?
纪秉盟:我本人对于互联网、“互联网+”的理解,就是在充分灵活地使用包括移动、大数据、物联网和先进分析技术等最新技术的基础上,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二点,就是SAP自身的技术应该说是和“互联网+”很好地契合。我们所有软件都可以部署在移动终端平台上。也就是说,所有企业数据,可以放到任何一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里。
另外,SAP是端到端地全程参与了整个物联网的过程,从最前沿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到数据的收集、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提取相关的信息,强大的分析能力等。所以HANA是一个数据的平台。
我们还有HANA云平台。HANA云平台是可以直接连入物联网、直接连到数据平台上的。除了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之外,HANA还有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能力。
所以,SAP的产品、技术和“互联网+”的契合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移动性、物联网、强大的分析能力、实时的业务平台等等。
《21世纪》:在数字化浪潮下,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变为数字驱动型组织?在这个过程中,SAP能做些什么?
纪秉盟:数字化在改变着所有的事情,包括业务流程、业务决策等。所谓的数据驱动和无缝对接,指的是围绕整体的生态系统,包括你的客户、员工、供应商,你能让相关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安全的环境里相互沟通交流。
就SAP来说,我坚信在5个核心领域,可以帮助企业成为一个数据驱动和无缝对接的企业。首先,现在的数据鸿沟已经越来越明显。有时候98%的数据都是所谓的暗数据,不能让我们分享、操控它,我们需要明确思考的是如何访问这些数据,如何构建一些新的应用,以及如何作出高级的分析,以便对未来作出预测。在这方面,SAP推出的HANA是一个真正实时的平台,能帮助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数据驱动的企业。
第二个领域是企业应用。第三个领域是围绕企业的客户。我们已经听说过B2B、B2C、或者B2B2C,但这仍需要改革。我们坚信要C2B,现在主导权都已经转到消费者这边了,我们要真正思考一下消费者是怎么想问题的,他们寻求的是怎样的结果。
你们对客户了解程度如何?你们真的360度的试图了解你的客户吗?他们跟你互动,采用什么渠道?根据这些问题,SAP重新定义了CRM,它并不是简单地针对销售人员,帮他们了解客户是谁,而是要真正了解消费者想如何跟企业互动,通过提供全渠道,让消费者按照他们想要的任何一种方式跟你交互。
第四个领域是员工。越来越多的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的人才库不断缩减,高技能的劳动力在中国很难找到。全球化和劳动力的移动化,也给企业创造了很多复杂性。云能极大地简化我们员工的管理。我们有一些应用的套件,有中国本地一些案例,证明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应对这样一些问题。
第五点就是企业的网络。SAP有最庞大的企业网络,未来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中国企业也在不断扩张,走向世界。因此,与全球供应商、与下游买家的互动,对企业来说会变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