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论】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医疗健康行业,“互联网+”给业界带来的兴奋远超预料。不仅互联网公司大手笔头像这个领域,传统医疗厂商也不遗余力的争抢这块儿蛋糕,多股力量形成的合力,让这个8万亿级的大市场瞬间被引爆。
政策指引,释放市场机会
在今年政府的《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医疗改革备受关注,尤其是提出了价格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体系向全科医生制度、分级诊疗转变、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和继续提升财政补助等一系列医改议题,不仅看出了政府的决心,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此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曾指出,2013年国内大健康产业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而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2020年左右力促健康服务业达到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从市场投资领域看,Mercom Capital Group今年年初发布的全球互联网医疗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医疗健康信息技术风投再破纪录,达到了47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一倍有余,并且预测在2015年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长。
德勤的数据显示,全球医药支出总额预计将从2014年的1.23万亿美元以每年6.9%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的1.61万亿美元。除了法律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移动和无线技术的发展也为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互联网公司先知先觉
互联网公司永远是抢先一步,处于新技术应用模式探索的领先者地位。国际上,美国科技三杰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推出了各自平台上的健康应用,引领世界潮流;国内的BAT也毫不手软,阿里1.7亿美元入主中信21世纪打造“阿里健康”;腾讯先是1亿美元投资挂号网,紧接着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又花2100万美元联合京东投资PICOOC;致力于构建健康大数据的百度与301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积极研发Dulife等可穿戴产品。
在巨头们的“怂恿”之下,大批创业者投身其中,比如在线挂号、在线咨询、在线购药、健康O2O、智能医疗健康设备等,如雨后春笋一般。
传统医疗企业迅猛追赶
与互联网公司擅长的规模化、资本运作、整合并购相比,传统医疗企业拥有的是扎实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和配套的支撑服务。尽管在思维意识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互联网+医疗的大机会面前,两种生态模式正在趋于融合。
以东软医疗为例,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思维也运营方式,去年底,东软集团完成了合计38亿的国内医疗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案,引进弘毅投资、高盛、加拿大养老基金和通和资本等战略投资者,借此构建新的医疗健康创新平台。
如今,东软健康关怀解决方案已经涵盖医学影像设备、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区域医疗、个人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服务、从医院到个人、从中心城市到偏远地区,东软都在落实科技创造健康生活的理念。
互联网医疗面临三个难题
看清互联网和医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东软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多年,在谈到互联网和医疗的关系时,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表示:第一,严肃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互联网在医疗应用上遇到的最大难题。第二,由于医疗过程的复杂性,整个系统也是复杂的,开发一个App就能够看病,从医学角度是不现实的。第三,医院与互联网的结合最大的推动者应该是医疗工作者,而不是互联网工作者。不是IT能改变医疗,而是医生和医院能解决问题,要在网上能够形成一个严肃的医疗是不现实的。
东软做互联网医疗的思路是:利用IT技术,让好医生变得更多,让医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传递到基层。比如北京有全国较好的糖尿病医生,有科学的糖尿病管理的方法,但是不可能针对中国的100万个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如何解决?可以先覆盖10个省的医生,10个省可能覆盖100个市,而100个市会覆盖10个村里,逐级推进,形成这样一个结构,就能完成整套方案的普及,才能让好医生变得更多。
东软医疗加速互联网医疗探索
有思路,也有了资金支持,东软医疗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探索更加快速。作为东软集团医疗领域的急先锋,东软熙康承载者东软在医疗领域探索的重要使命。早在今年3月,东软熙康就与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宣布,全国首家云医院“宁波云医院”正式启动运营。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社区医生以及第三方机构,包括药店、保险公司等都可接入平台。
组建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宁波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生共享的第三方大型医疗设备和服务平台,包括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健康教育与培训中心等。首批接入“宁波云医院”平台的基层医疗机构共100家,签约专科医生、家庭医生226名;首期在“宁波云医院”线上开设了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咨询、全科医生等4个“云诊室”。
此外,“宁波云医院”还与宁波本地连锁药店等第三方机构实现互联,“云医生”线上处方可以方便地流转到连锁药店,居民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取药或享受配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