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论】自主可控是这两年IT领域的热词。
国外IT产品大量应用于中国核心关键领域,加之国际上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不能不让中国企业用户去寻求自主可控的能力。7月初发布的《国家安全法》就明确提出,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应用,实现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充分认识到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作为支撑关键行业领域发展的基础软件平台,在自主可控的呼唤中,开始了“再定义”之路。
软件基础设施 绕不开东方通
回顾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和应用历程,绕不开国产中间件的领导厂商东方通。从1993年发布消息中间件TongLINK/Q的第一个版本,经历了20几年的发展,产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在众多的行业领域中得到应用和验证。以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例,在小额批次、支票影像、人民币境外结算等众多主流支付系统中都有这个产品的应用。在整个支付体系中,东方通消息中间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要说金融行业应用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础软件,就不能不提东方通的交易中间件。我们到柜台或者ATM机办理业务时,柜台工作人员所操作的软件系统、ATM机的软件系统都要和银行后端的数据中心系统连接和交互。这个过程由交易中间件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管理大量的前端并发请求。东方通的交易中间件从90年代初就开始在国内多个大中型银行中得到应用,华夏银行今天在该行的综合业务系统中还在大量应用东方通的交易中间件软件。
电信行业也是东方通中间件的重要应用领域。运营商的核心应用系统包括了计费、账务、客户服务等系统,统称为BOSS系统。用户打电话、网上交费、到营业厅办理业务,都离不开BOSS系统的支撑。从2000年开始,东方通的交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就开始在多个运营商的系统中得到应用。今天,福建移动仍在使用东方通的交易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软件两款中间件产品。
交通行业也是东方通扎根较早,应用最广泛的领域,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0个省以上的收费系统,联网收费或者ETC系统。以京沈高速为例,借助东方通的消息中间件实现了联网收费,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也节约了占用的土地资源。如今,京沈高速已经成为了国家示范路。
从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到应用服务器软件、数据集成中间件,再到今天的虚拟化软件、移动中间件平台以及云平台,东方通已从中间件扩展提供多种基础软件,应用领域也从金融、电信领域扩展到交通、能源和电子政务等众多领域,成为国产基础软件的代表厂商。谈国产基础软件设施,绕不开东方通。
从零星应用到集中采购,国产基础软件迎来发展机遇
基础软件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对国产基础软件的认可也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是随着国产基础软件的不断完善、性能上的不断提升,东方通等国产基础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已经能够满足众多行业领域核心系统的需求,国产基础软件的性价比和服务优势逐步体现,这也促成了关键行业领域企业采购逐步对国内厂家开放。比如,电信运营商以前是各个省分公司的系统独立建设、独立采购,近年部分运营商已开始对国产基础软件开放集中采购。早在2009年,东方通就进入中国移动的集中采购名单,后来又进入中国联通的部分应用的集中采购。在东方通副总裁李春青看来,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大型国企的集中采购对自主可控产品应用的推动力非常大。以中国移动为例,尽管现有系统的扩容继续走原来的路线、使用原已选用的国外产品,但是新建系统则让国内厂商有了入围的机会。采购过程中让国内、国外厂商一起做功能、性能各方面的测试,然后打分,东方通就是这样成功入围,成为成功替代国外厂商的第一个自主厂商。
另外,很多企业除了新建系统选择国产化之外,老系统改造同样有国产化的机会,比如金融行业提出了自主可控的目标,相信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新系统的建设,国产基础软件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李春青认为,如果企业增强推动国产化的意识,国产化自主可控的步子走得会更快。
如今,自主可控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能源、交通、金融、电信、税务、海关等关键行业领域,重要系统采购自主产品已渐成趋势。
国产厂商紧密合作提升整体竞争优势
自主可控是一个体系,国产软硬件集成应用还需要众厂商的紧密合作。以往东方通中间件在金融、电信等行业领域中的应用,面对的是“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要做的是与主流产品的适配、自身的标准化问题。随着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基于国产芯片的服务器的加入,适配的挑战加大,需要更多的优化工作,对于特定的基础软硬件环境,甚至还需要结合应用进行优化。这也正是东方通与神州信息、曙光等创立龙安联盟的最初想法。
6月24日,由神州信息与曙光共同发起,联合龙芯、东方通、神舟通用、中标软件等国内IT产业链骨干企业成立了龙安联盟,并在近期推出首款安全可靠产品“龙安联盟自主可控一体机”,旨在通过协同研发、平台适配、应用评测等举措,提升联盟及成员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IT产业生态链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目标。
在谈到龙安联盟对东方通的价值时,李春青表示,龙安联盟带给东方通和成员企业的不只是技术和产品上的深度适配和优化,它同时还打造了一个有竞争优势的基础软硬件平台,和一个正在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统一服务体系。这一基础软硬件平台系统和统一的服务体系,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党政办公系统的自主可控建设尤为有价值。龙安联盟还将积极地推动中小银行、军队军工等领域的国产化。
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产品尽管成熟度不一,但总体上进步很大,达到规模化应用之后,整个系统的适配、软件的升级、后续的服务对国产产品提出了挑战,龙安联盟为解决国产基础软硬件的集成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积累是自主可控的关键
东方通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最开始的系统集成商到后来的基础软件提供商,在核心技术、产品研发、组织管理上不断的积累,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春青认为,基础软件是一种品牌软件,技术门槛比较高,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掌握核心技术。今天虽然有很多开源技术可供参考,但真正掌握绝非易事,创新和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东方通从1993年做第一款中间件开始,通过多年不断的积累,才具备了基础软件平台的实力。今天东方通做虚拟化、云平台、大数据融合平台解决方案等,也是持续技术积累的结果。
这些年,东方通牵头和参与制定的与基础软件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很多,几乎包括了所有主流的中间件软件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研制,对于东方通自身技术的积累、产品的标准化和完善,对于推动国内基础软件的发展,推动自主可控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李春青强调,国产化并不能与自主可控完全划等号,只有真正掌握的技术,才能可控。在基础软件这个领域有很多技术门槛,一定需要不断的积累,把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自主可控。
再定义软件基础设施
新的业务需求、新的技术进步要求基础软件不断地优化与升级。为此,东方通提出了再定义软件基础设施的理念。在李春青看来,再定义软件基础设施首先是技术含义,传统的基础软件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的到来,传统基础软件需要补充新的内容,比如云时代需要虚拟化软件;数据分析需要大数据平台;应对移动化还需要移动平台的支撑。因此,对原来技术的扩展和提升是再定义的基本含义。
对传统软件基础设施的再定义体现在:第一,安全性,在安全方面增强。第二,智能化,简化用户运维管理负担,减少维护成本。第三,云化,支持云的环境。第四,应对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如今网络无所不在,应用无所不在、规模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关键,对信息安全、系统可靠性、安全运行要求更高。一两个关键环节、一两件关键软件的国产化已不能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再定义全线的软件基础设施,需要国产厂商的紧密合作。
东方通的下一步思考
看清了未来方向,东方通的下一步将更加注重自主可控,适应用户需求,把最成熟的基础软硬件推荐给用户,让用户放心替换原有的系统。再有,针对用户的创新需求,东方通的解决方案要能够支撑,提供新的中间件、虚拟化等基础软件。比如,东方通去年上市以后,除了对传统中间件进行云化改造以外,收购了奥云虚拟化,加上东方通的云平台,完全可以应对客户对云计算的需求。在企业移动化方面,东方通收购了数字天堂,储备了移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的能力。
小结
企业对国产化和自主可控从认知上已经开始起步,但是需要一个过程。如今,企业开始有了成本意识,重视安全可靠,整个大环境有利于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推进。但是,正如中国软件协会赵小凡理事长说的那样,国家一直在提要支持国产化,国产厂商需要自强不息,否则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路子将非常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