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转型+】传统企业如何从哆嗦到嘚瑟

  【IT168评论】近年有本《三体》三部曲的流行热销书,尤为互联网界人士推崇,津津乐道的热语是“降维攻击”、“毁灭你,与你无关”……

  发生了什么?

  微信把三大运营商打劫了;

  余额宝对传统金融的震撼;

  自媒体把传统媒体的事儿办了;

  红包空袭“珍珠港”;

  滴滴、快的、UBER、互联网金融等等各种妖魔鬼怪纷纷出笼;

  一个个令一个个的个体欢呼雀跃的美好体验场景的出现,搅动了许许多多原有市场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一猪飞起万骨枯。

  于是乎,很多企业得上了“移动互联焦虑症”。等死?还是找死?这是一个问题。仿佛一夜之间,众多企业主和高管瞬间石化,觉得自己OUT了、老了。

  五重焦虑情绪

  焦虑一:恐慌——毫无还手之力

  巨人倒下,尸体还是温的。柯达、黑莓、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曾经的枭雄,被新秀们逼到死角而黯然陨落。

  京东让苏宁、国美风光不再;

  手机顶替了数码相机、MP3;

  扫一扫让实体店成了网购的试衣间;

  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取代了报纸杂志;

  免费的高德导航、百度导航抢了汽车导航仪的市场;

  这是一个打劫的时代,是一个大规模打劫的时代,是一个跨界打劫的时代。传统产业要么是已被打劫,要么是在被打劫的途中,要么是在被打劫的策划中。

  更令传统产业恐慌的是,由于技术的快速创新、更由于创新者越来越多,搅局打劫者从何方切入根本无法预见。如同风高月黑夜,总感觉身后有鬼附体般地恐怖。

  面对着技术、制造、营销等突变的创新模式,束手无策,无力反击,眼睁睁看着被人开仓抢钱般无奈无力。

  小结:恐慌的根源来自于对于将来的未知和不可控。

  焦虑二:迷茫——看不明白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各种冲击场景,层出不穷方兴未艾,包括对已成为传统产业的PC互联网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移动互联风头正劲之时,IOT万物互联已在更凶猛的进攻途中。

  让我们从网上流传的年度热词,略窥发生的变化:

  2013年互联网行业十大热词:互联网思维、O2O、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互联网金融、自媒体、互联网电视、大数据、车联网、P2P。

  2014年互联网行业十大热词:微商、众筹、社群、iPhone6、红包、情怀、90后、连接、颠覆、转型。

  还有很多热词,魅力人格体、匠人,等等;还有很多有争议的人物,马佳佳、黄太吉、西少爷、雕爷,等等。

  每一个新鲜词的背后,都有很多个案例,都可以找到很多媒体的报道,都可以有很多的主题论坛研讨,都有站出来的风光和倒下的白骨。

  每一个眼热的词读懂很容易,但真正要深刻理解,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却如同登天般困难。

  小结:迷茫源于技术更新太快,概念层出不穷

  焦虑三:不服——羡慕嫉妒恨

  成立于2010年4月的小米公司,在被人质疑和嘲笑中快速发展。到2014年底,从起始的估值2.5亿美金,上升到超过400亿美元,相当于三个联想、四个海尔的市值。而同时成立于1984年的联想和海尔,作为国内创新性国际性科技公司的代表已经发展了三十年。在这风声水起的短短五年中,雷军称站在移动互联的风口上,猪也能飞。而雷掌门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快、口碑”,更被视为神语般广为流传,成为很多企业家的口头禅。

  创业教父季琦感慨万分,做了十几年的如家,却被唯品会这样一个年轻后辈的互联网企业轻松超过。他叹气的时候,唯品会市值是如家的3.5倍;而到了2015年2月底,成立六年后的唯品会市值140亿美元,是如家的11倍。传统产业如此辛苦和努力,却顶不上互联网的玩法。天道在哪儿呢?

  2013年2月,运营商要向微信收费的传闻,运营商被指责依靠垄断收钱。2013年9月大连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喊冤,称真正垄断的是手机应用上一家独大的微信,而不是打得你死我活的三家运营商。且不论谁真垄断,运营商利润被吞噬的痛苦和苦恼,却真是心头之恨。

  小结:别不服,选择比努力重要

  焦虑四:矛盾——有想法没方法

  俗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在互联网时代,真的尤其是这样残酷。过去的成功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就会成为今日发展变革的绊脚石。过去成功的认知和经验,反而成为今日的包袱和累赘。因为企业和团队的基因已经深深地烙下了曾经成功的基因。

  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放下,阻碍未来成功的阻碍就是昨天的成功经验。有时,经验是一笔财富;而有时,经验则成为最大的一笔负债。判断哪些经验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就成为非常困难和纠结的选择。

  传统的MBA教育告诉管理者短板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劣势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需要尽早补足它。而互联网公司玩的却又是长板理论,所追求的是单点极致,不求平衡完美,但求独特优势。

  各色新鲜大伽在演讲中拼命告诉传统产业,管理高度扁平化,要颠覆式创新,要有匠人精神,免费思维,等等。一句话,传统产业要敢于自宫。

  小结:矛盾啊!就算自宫,未必成功。

  焦虑五:困惑——方法对做法不对

  心动不如行动。眼红耳热,得到“真经”,很多传统产业立刻开始或抵御、或转型、或进攻的行动。

  但是谈何容易,优秀人才的集聚、大量资金的投入、信息化互联化的技术积累、企业内部原有渠道和基因的阻碍,都是一道道必须面对无法逾越的高墙。

  以湘鄂情为代表的餐饮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一系列失败案例,印证着那句老话“就算自宫,未必成功”。苏宁云商、万达、大悦城等也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

  小结:行动比心动更难。

  焦虑意味着什么

  喜怒忧思悲恐惊,被中医称为七情。互联网这群野蛮人冲进传统产业的领域,肆意打砸抢,七情伤了六情。传统产业岂能不焦虑万分。

  焦虑是个怎样的坏东西呢?如何干掉这个坏家伙呢?

  焦虑的学术解释是: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焦虑永存

  让我们回顾一些曾经时髦、现在陌生的名词:

  大哥大、BP机、磁带、录像带、CD唱片、VCD、DVD、5寸磁盘、walkman、胶卷、56K猫、386/486……

  让我们回顾一些曾经风光、现在不存在或没落的名词:

  倒爷、煤老板……

  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

  上面的这些词,曾经让很多人很多企业无限风光,让大众趋之若鹜。在每一次技术变革来临时,同样给曾经的受益者带来巨大的恐慌、危机、焦虑、痛苦;在时代变迁后,一大批个人或企业,就如同穿旧的衣服般,被无情地抛弃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所有的时代变革升级来临时,都带来了无穷的用户欢欣和美好未来,但也同步对原来格局和利益造成破坏和重组。历史一直是这样演变,在未来也将一直发生。包括现在风头正喧的互联网企业,现在及将来也面临被淘汰及覆灭的必然。

  焦虑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一种长期必然的存在。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说过,原始人最初的焦虑体验,是来自野生动物的尖齿厉爪的威胁警示。从古至今,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那我们就应该坦然接受它的存在而不排斥。焦虑几乎充斥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所变化的只是引起焦虑的情境和形式,但是焦虑的体验却基本相同。

  焦虑永生

  一代心理学大师罗洛?梅的经典代表作《焦虑的意义》,西方各个学术领域焦虑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挑战“精神健康就是没有焦虑”的流行观念,发现了适切的焦虑与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成就的内在关联。

  书中写道:焦虑是有意义的。尽管这层意义可能有毁灭性的部分,但是也另有建设性的部分。在人类祖先发展思考能力,以及运用象征与工具来拓展保护范围方面,焦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焦虑能够(注意是能,而不是会)使我们不再无聊,使我们的心智敏锐,而且使我们确知这份张力的存在是人类存在的保障。有焦虑便有活力。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正在激战。只要我们持续争战,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便有可能。当焦虑不再,争战结束,忧郁可能就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克尔恺郭尔主张,焦虑是我们的“良师”。他指出,只要当新的可能性浮现时,焦虑就会在那儿。

  台湾立绪文化总编辑钟惠民认为,有意识的焦虑虽然比较痛苦,但是它可用来整合自我。

  由此看出,焦虑是个人及组织发现风险、困难、挑战时所产生的一种警告,促使为避开威胁而提高警觉。这种应激反应是非常有益的。正是强烈的不安全感,提醒我们不要再继续以原有的方式思考或行动,从而提高避开危险的可能性,增大生存的机率。

  内心挣扎的焦虑对于个人及组织有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洽洽是没有焦虑感,让个人及组织处于危险的境地。也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焦虑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

  雷军系“专注、极致、快、口碑”七字诀,就是在竞争异常激烈,方生方死的焦虑生存状态中,不得不力出一孔,拼尽全部资源一针顶破天的破解焦虑的生存发展之道。李善友称之为“单点极致,杀鸡用牛刀”,从而取得“10倍速超期望,动态尖叫值”。

  从行为学上,促使个人或组织采取改变的措施,有两条最快的路径,一是追求幸福,二是逃离痛苦。二选一中,最快逼迫改变和采取行动的,却洽洽是为了逃离痛苦。与其说,梦想让生活更美好,不如说痛苦让生活更美好。

  马云的演讲洽是很好的说明:

  “别人说你很好,其实你没那么好的时候其实才是真正的灾难的开始”(注:如果焦虑不存在,你的危险也就开始要降临了)

  “好的模式一定是为了防止坏的时代来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扛过去,你不要叹气昨天失去了好的时代,未来的每一天都不那么容易,而不容易才是机会,今天的不容易是对每个人来说不容易,大家统一起跑线上,改变自己,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时代,没有能力改变别人什么,所以只有改变自己”(注:焦虑促使你改变自己)

  华为公司经常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反思,任正非说他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也许是这样才存活到现在。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焦虑不像有人所说的是一种时代病,而恰恰是一种机体健康的表现。它是生命存在的最好证明和象征,它让努力和奋斗成为战胜黑暗的积极表现。人类的进步和生活的美好,不止要感谢梦想,更要感谢“焦虑”这一暗黑功臣。

  让我们热忱欢迎并积极拥抱焦虑。

  焦虑让我们永生,焦虑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机遇

  《传统企业嘚瑟起来》之二

  大佬说——融合

  媒体报道了太多让传统产业不寒而栗的颠覆式案例,互联网思维大师们、微信营销大师们也鼓噪了太多精华了。究竟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是怎么的呢?既然互联网企业是传统产业的掘墓人,就让我们来一探这些颠覆者的统帅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吧。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2013年12月对话张瑞敏,马云说:“这世界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想。”

  2014年12月北京浙商大会,马云说:“未来10年是变革的时代,是商业的真正时代,互联网带给大家的不是冲击而是机会。”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

  2014年2月全国工商联会议,李彦宏说:“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的时间非常短,现在又遇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会是颠覆性的改变,但这个改变是好事。我们有后发优势,很多行业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再做一遍,会比美国的传统行业的传统做法更先进、更有效,更对消费者有利,更对社会的进步有利。”

  2014年4月,李彦宏说:“百度开放自己的大数据核心能力,将更好地帮助传统行业挖掘数据价值,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1月24日百度年会上,李彦宏说:“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旅游等行业,无数的机会在向百度挥手召唤,深耕每一个行业,我们都有机会创造一个个的百度!”

  2015年3月两会期间,李彦宏说:“互联网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体现得已经非常明显了。下一波发展浪潮更多的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

  2014年8月,马化腾说:“我最近一直在谈传统行业,讲话时特别尊重传统行业,但绝对不是恭维传统行业。我们也不是故意的,是由衷感到,只有敬重才能共同发展。”

  “我们想做最底层,上面由传统行业自己搭载自己的逻辑,来应用在自己的领域,这里面的空间是无穷的,也是我们做不了的。每一行都很深,需要各行各业用起来,才能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威力。”

  “互联网最终也会成为传统行业,像水和电一样,但是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和其他行业的结合,能够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2015年3月两会期间,马化腾带来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他还说“这几年大家都可以看到和互联网的结合,它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并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它是升级换代,会重新利用原有的产业再升级”。

  “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我们关注这个点,并不等于腾讯要自己去做所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是提出来这个理念,然后再去提供一些基本的零配件,希望把这个工具给大家,很多行业直接拿来就可以用了。但是这个行业(比如说医疗)后面那么深的产业链怎么做,对我们来说就很陌生。”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