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互联网+”时代,北大医信铿锵前行

     【IT168评论】由互联网医疗中国会、华泰证券主办,艾利艾咨询、中信出版社、英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reMED 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北大医信CEO陈中阳博士以“‘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信息化”为题,向参会者阐述北大医信全新的战略布局。站在“互联网+”的舞台上,北大医信如何拥抱互联网,与医疗共舞?作为老牌HIT企业,北大医信有哪些创新和突破?如今,手捧“智医云”的北大医信,下一步的战略规划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陈中阳博士,近距离聆听他对“互联网+”时代下医疗信息化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北大医信铿锵前行

陈中阳 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副总裁、北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陈中阳,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物理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06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历任方正IT事业群投资管理部总监、方正国际战略投资部总经理,现任方正信产集团副总裁兼北大医信CEO。在IT、金融、战略研究、投融资及并购领域有着丰富的跨界运营经验,是北大医信新一代少帅,他将以崭新的战略视角提升北大医信在业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北大医信铿锵前行

北大医信CEO陈中阳博士接受记者专访

互联网与医疗的融合带来医疗事业发展新契机

记者:您对当前国内的HIT行业发展有着怎样的理解?又是如何看待目前互联网医疗创业高潮的呢?互联网与医疗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中阳:最近几年,医疗行业改革新政频出,无论是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政策落地,还是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都在说明,国家已经将医疗行业和互联网产业纳入顶层设计,大力扶植。作为HIT市场需求端,政府、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而作为供给端的HIT厂商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一开始满足医院基本的信息化要求,到现在的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及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等产品研发,都在说明供需双方的彼此促进,共同成长。虽然目前国内HIT服务存在分散、割裂、红海竞争等问题,但从总体的行业发展来看,HIT行业整合趋势明显,加上互联网的因素以及医疗应用的创新,可以说,当前HIT行业正处在整合期,整合过后HIT行业必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纷纷涌入医疗市场,“互联网+医疗”创业热潮高涨。创业者的梦想、勇气和坚持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医疗行业有其高度专业化的特点,助推这个行业发展的不仅仅是医院和医生,还有政府、企业甚至是患者本身,互联网只是改变医疗的一个手段。互联网医疗创业需要具有正确的决策判断,专业的从业人员、完善的机制保障以及快速的执行力,并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研发满足用户刚需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说,北大医信有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的支持,有医疗领域20余年的行业积累和产品优势,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但北大医信始终以创业者自居,医信全体员工始终以创业者的心态,不断推陈出新,为的就是把医院、医生服务好,帮助他们把患者服务好。

互联网是一种服务模式和技术工具,并不能颠覆医疗,取代医院和医生,而是服务于医院、医生和患者。它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医疗服务方式,如移动医疗、远程问诊、大数据平台、影像数据档案等,为医生问诊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它还使医疗服务向外延伸,跨越医疗机构,使互联网厂商、HIT厂商、第三方服务商共同合作,为医疗信息化服务,建立医院、医生、患者、政府、互联网医疗厂商、第三方服务商等在内的新生态圈,这也正是互联网与医疗融合的真正意义所在。

记者:“互联网医疗”和“医疗互联网”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北大医信如何看待二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呢?

陈中阳:“互联网医疗”和“医疗互联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二者切入的角度不同,“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公司利用自身对“人”和“连接”的理解优势,通过互联网手段切入医疗产业。“医疗互联网”是传统HIT厂商基于对院内医疗服务、系统、数据的深入了解帮助医院拥抱互联网,借鉴互联网思维,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虽然二者出发点和切入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医疗行业和互联网手段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助推HIT行业发展。也正是因为二者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能够相互补充、融合和合作,才能真正打通医疗服务院前、院中、院后的闭环,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从而助力国家医改、促进医疗信息产业生态格局的形成。

北大医信自众邦智慧起,20余载医路同行,有着业内领先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在产品技术、业务应用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有着不断的创新和拓展。北大医信是服务“医疗互联网”的企业,不断通过自身技术和产品优势助推医疗信息化建设。目前业务已经覆盖智慧医院系列产品、智慧区域卫生产品及以医疗大数据、移动医疗为主的创新中心产品,拓展、灵活、先进、稳定、方便、实用是北大医信产品的特性,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与众多医疗参与者一起,共同打造“一体、智慧、泛在、生态”的HIT产业新生态。

北大医信的“互联网+”布局

记者:您能否详细讲解一下,CDR建设渐趋完善和成熟后,如何深度挖掘其数据价值?

陈中阳:CDR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CDR建设完善和成熟后,首先要与医院业务紧密结合,拓宽业务范围,通过其高度的可扩展性,支撑医院业务向区域外延伸,实现跟各级各类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的接口整合和数据共享,支持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业务。第二要与医生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提供精准的数字支持和辅助,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利用,转变为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医院持续发现、变革和创新。第三要加强跨界融合,共同探索大数据价值。

基于数据分析的深度挖掘,北大医信已经做了大量尝试,比如,将医院多年的临床数据嵌入医生应用系统,系统根据数据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医生做临床辅助或决策支持。再如,糖尿病等病症的管理、院感系统的管理、提前预警分析、管理层的智能分析等,这些都是对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的信息反馈。

北大医信的优势是多年服务的医院和对医院数据(尤其是临床数据)的理解、管理,致力于做更精细化、人性化和智慧化的系统,同时会借鉴国外的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愿意和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共同实现辅助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和降低医疗成本等主要目标。

记者:如今,HIT已经进入“后CDR时代”,那么北大医信为迎接这个时代做了哪些准备呢?

陈中阳:后CDR时代的HIT是从以功能导向为主的功能型HIT向以“一体、智慧、泛在、生态”为典型特质的智慧型HIT时代演进的过程。“后CDR时代”这个概念,是北大医信和北大人民医院共同提出的,是相对以往的CDR数据中心而言的。

作为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北大医信始终坚持“技术顶天,市场立地”的理念。在产品方面,我们目前正在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下一代智慧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IIH平台(Intelligent & IntegratedHealthcare),即新一代HIT架构,它具有系统一体化、体验智能化、服务无处不在的特点。该平台将从四个维度实现从HIT功能型到智慧型的转变,即系统建设从松散到集成再到一体化;HIT角色从功能实现到辅助决策再到智慧医疗;IT服务从割裂到连接再到泛在;市场格局从竞争到合作再到共同打造HIT新生态圈。

在数据分析方面,北大医信依靠自身技术和行业积累、以及北京大学顶尖的多学科科研资源,积极探索医疗大数据。目前,我们基于临床医疗大数据,已经开展了疾病关联分析、时序分析、异常检测等大数据挖掘工作,形成了疾病星系图等原型产品,并已经承接医院及区域级的科研平台。

在合作方面,我们已经服务过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三院等近500家三甲医院,积极探索包括信息平台、“混合云”等多方面的合作模式。

记者:今年6月在厦门举办的CHIMA大会上,北大医信与金山云合作,联手推出“智医云”合作方案。下一步,北大医信又有哪些战略规划呢?

陈中阳:在“互联网+”时代,北大医信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作为传统HIS厂商,我们会基于对医院数据充分了解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化程度和产品交付效率,始终注重产品创新,努力推出新一代产品,同时积极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未来,北大医信基于CDR的应用及解决方案会更多的以SaaS/云服务的模式提供。

北大医信和金山云的战略合作,正式开启了医疗混合云的新模式。但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小范围联合”和“单打独斗”都是不行的,HIT行业格局已经从竞争走向合作,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医疗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促进跨部门、跨医院、跨地区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下一步,北大医信将不断拓展新的合作方,也愿意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不论是从基础设施、公共平台还是行业应用,都愿意开放自己的资源,努力搭建一个开放合作、数据共享的平台,通过融合和合作,真正打通医疗服务院前、院中、院后的闭环,与合作伙伴共建一个和谐正能量的HIT生态系统。

今年12月,北大医信将启动“新一代产品发布会&开发者大会”。届时,会有更多产品信息发布,希望大家广泛关注。谢谢!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