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指导,世界O2O组织、光合资本主办的夏季世界O2O博览会(O2OEXPO)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夏季世界O2O博览会的主题为“创新,联接,民生”,秉承“共赢、开放、促进”的理念,共吸引了来自全球20+国家2500+企业的超过15000+业界精英出席。夏季世界O2O博览会将助推O2O企业良性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全新的创业舞台和绿色生态链。
当下,汽车类O2O可谓是大放异彩,话题层出不穷。庞大的汽车类市场碰到O2O之后产生了哪些颠覆?2015年汽车O2O也许会更加火爆?比特网总编曹增光与对话嘉宾:易到用车联合创始人朱月怡、宝驾租车CMO联合创始人王梓冰、51用车首席产品官门旭光、中国好停车董事长兼CEO梁坚共同进行了一场《O2O与车事》的巅峰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
曹增光:
大家好!
今天对话的环节由我来主持,像刚才主持人说的整个汽车的O2O市场,是O2O这个行业最热,竞争最激烈的,对普通的公众感受最深切的一个场景,或者是领域。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也非常有趣,我们发现整个汽车的O2O领域其实很多服务形态有打车、专车、拼车、停车,今天在座的场上的各位嘉宾,几乎涵盖了在汽车这个领域各个服务的业务模式,包括服务的很多形态。
提一个问题,汽车市场非常火爆,特别是梁总谈到的车、人、服务这样一个物联网,包括车联网这样一个消费环境,我想问各位,大家为什么会选择车这样一个切入点作为业务的创新模式?对未来的车生活的大市场,所谓的互联网也讲“风口”,我想问各位为什么选择车作为切入口?
梁坚:因为我本人原来是学无线电的,工科出身,对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另外,我觉得车跟人联结在一起,后面的发展空间非常的大,特别是汽车市场有需求,我认为在这个领域里面可以做一些利国、利民、利己的事。
朱月怡:四年多走过来,初心没变
易到做这个事情非常早,大概2010年就开始做了,那个时候选择这个行业很简单,衣食住行。当前的那个当下跟行业有关的好玩儿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多,易到当时选择专车这个领域开始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用户需求的关注。那个时候,商务人士飞来飞去,从北京到上海到广州,可能在北京有很好的司机,但是换到了异地发现出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希望营造的是一种面向中高端人群,你多花一点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专车服务。现在想一想,大概四年多走过来,这个初心没变,一直想走这样的路,一直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这个行业。
王梓冰:梦想——让90%私家车闲置时能与人共享
宝驾做租车这个领域,其实起点比较晚了,在2014年的3月31日公司刚刚成立,到现在差不多刚好一年多的时间,当时做的时候在想共享租车,共享出行。我们做的时候已经有了用车的场景,当时易到已经很好,滴滴已经出现,专车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我们就在想,用车领域已经到了让大家觉得是“风口”的时候,但是开车这个梦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会被抹煞。到现在为止中国有驾照的人2.57亿,每年还以这么搞得速度在增长,很显然,能有一辆车把它开到路上是很多人都想拥有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是出于真实的需求还是心理上的需要,切入到用车这个领域就是想让大家随时随地能感受到越驾,Uber的CEO有一个梦想,希望大家有一点不用买车,出租车不存在了。我们也有一个梦想,我们做的时候想让大家90%的私家车闲置的时间都能够拿出来给没有车的人进行共享,从而得到自己额外的一份收益。这个车在你身上不再是负资产,而且车对于你来讲不是一个更加持有的东西,所以利用车的闲置时间,把它分享出去,既能给自己来利益,又能给别人带来需求,满足大家共同出行的需要。这是我们当时做P2P租车的起点。
门旭光:为什么选择做拼车?用户需求是刚需
我们为什么选择做拼车这个事情,从我们和我们的联合创始人考虑这个市场的时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市场本身,或者说用户需求本身是刚需,而且是一个很频繁发生的用户行为,每天上下班我们都要拼两次车,这种应用场景在目前的互联网里面是比较少见,是很难得的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我们觉得拼车这个事儿对社会价值非常高,我们可以利用拼车这种新的出行方式解决目前交通拥堵的问题,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让乘客和车主双方的出行成本变得更低,车主可以在过程中分摊油费,乘客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体验更好的出行方式。
曹增光:
先看一下专车市场,在座的观众很多人都能接触到专车,整个市场相当火爆,对于普通人的出行影响也特别大。问一下易到,现在滴滴、快的在一起之后,对于易到来说,包括对于其他的专车品牌来说,接下来怎么去应对?或者怎么能够提供更差异化的服务避开正面的交锋?
朱月怡:目前市场在慢慢细分
大家今天看整个专车市场,发现大家把明天的事情放到今天来做,用明天的价格和今天的补贴。从易到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易到、Uber、滴滴专车,目前,这个行业也在慢慢的分化,比如说专车也会区别成为真正的专车,面向中高端人群的高端专车,也会有向下沉淀我们认为是低端专车。顺风车或者说拼车类的产品也会有一部分慢慢上升,变成了低端专车,以及另外一种真正的顺风车。但是统一的逻辑都是降围打击,这就会导致越低端越难做。如果你用一次顺风车价格到了10块钱左右,比如说大巴要定什么样的价格呢?这是一个问题。
从易到的角度来讲,我们一开始就要做随时随地的私人专车,我们无疑一直坚持在高端的道路上。易到四年来积累的用户忠诚度非常高,高的忠诚度和复购率依赖于易到对专车的坚持。专车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够满足私人化的专车需求,易到可以自主选车。面向个性化的私人定制,一定是易到未来的方向之一。我们知道,高端人群对于服务的要求和可控性非常高,对于高订单的保障率,以及面向分级不同用户需求服务,比如说我们会为所有的用户开通CIP机场免安检通道,在海外有三、四十个城市满足用户出国用到华人华语专车的需求。易到是唯一提供在线客服的专车服务平台,这个功能不复杂,目前只有易到在提供。我们会在用车的各个环节保障服务,最终满足用户内心里对专车期待的产品。
曹增光:您觉得现在用车这个市场,不管是专车还是拼车,现在是混沌的状态,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慢慢的随着市场的竞争,包括用户的选择,它会出现更清晰的区隔和定位?
朱月怡:未来大家都会打在一起,而且会打得更激烈。
曹增光:朱总刚才谈到了有一些名词,所谓的降围打击,所谓的高端服务向低端服务,特别是在O2O这个行业,高端服务向低端服务的延伸,相对来说更顺畅一些。51用车的门总会不会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低端服务有可能以后不是很好做。
门旭光:平台用户诉求不同
大家打到一起,未来是有可能的,这个观点我赞同。从拼车和专车这个市场来说,首先我觉得拼车并不低端,因为在我们的车主群里面,有20、30%是豪华车型,奔驰、宝马车型。不能用低端或者高端来区隔不同的市场,但是车主的性质确实有比较大的差别。像51用车这个平台绝大多数都是私家车车主,大家的诉求是在上下班顺路捎一个人,分摊一些油费,同时可以找一个朋友聊聊天,这是一个比较享受的旅途,这是我们平台车主追求的一种状态。专车或者是打车平台,某种程度来讲有更多的收益,觉得平台用户的诉求不同。包括之前我用51拼车的时候,我拼到了一个健身教练,当时正好是我踢球受伤,跟他聊了聊膝盖怎么保养,整个过程非常愉快,大家聊得也非常开心。我们做的都是出行的事儿,交叉和竞争一定会有,但是诉求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我们会不会变成拼车里面的陌陌?
曹增光:其实现在也有一个流行的词汇,是说所有的用车目的都是为了消灭陌陌,说这个观点也是想继续问一下51用车的门总,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大的比例用过拼车、搭车这样的软件?我觉得,目前来说应该比例已经挺高了,因为我身边有很多同事他们也有的成为了车主,有的每天上下班都在各种拼车。拼车我之前也体验过一次,我觉得拼车和专车和其他的服务有很大的区隔,我的一个同事说,他过去一个人开车上下班,但是现在每天上下班都非常欢乐,他觉得每天都能拼到很多的快乐。我想问一下门总,用车和所谓的社交场景,不知道在51用车那边怎么更好的做区隔?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出行,还是去满足社交的需求?
门旭光:您是说我们会不会变成拼车里面的陌陌!从我们做拼车这个产品的思路来讲,最优先满足的是用车需求,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解决用户出行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在拼车这个环境里面的特殊情况,很自然的会产生陌生人之间的社交,是基于拼车,基于这个场景的附属产品,我们有可能会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补充,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要解决好大家怎么拼到车。
曹增光:刚才听了梁总的演讲,我觉得特别好。每个人每天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大都市,停车难有时候比堵车更恐怖,或者是更让人受不了。因为之前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历,我们到一个地方,转来转去,本身已经到达了目的地,结果没法停车。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是特别常见,特别让人烦燥的事情。刚才听了梁总的演讲,我觉得梁总的野心非常大,不仅仅是解决停车的问题,未来还有车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理念,不知道梁总目前在解决停车这个问题上,目前能够支持多少个城市,未来我们的业务,包括未来我们能够给用户提供哪些更多的服务?在做停车的时候,您碰到了什么困难,有哪些问题?比如说刚才您提到了大数据,大数据就涉及到共享,怎么能把中国资源的数据开放,能够共享出来?
梁坚:怎么用更好的手段解决停车难问题
谢谢你提了这么好的问题。这里很多人都很清楚开始我们怎么会进入到停车这个领域,我们共同创始人(田原)在跟我一起做,因为我们发现停车很难这个问题。五年之前,我们根本没这个问题,开到哪里停哪里,当这个问题出现以后怎么解决?大家有很多的痛点。实际上在70年代、80年代,在伦敦、巴黎都出现很大的停车问题,当时大家也采用立体车库解决,后来发现不行,立体车库进出的时候又造成交通堵塞了。后来我们想,怎么用更好的手段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至少你要让我知道哪里有车位,不要让我瞎转。我们有一个习惯,老板下车让司机自己找车位,找不到就在那边继续兜,都到老板开完会,接着老板走,这就造成整个城市很大的交通问题。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刚性的需求,是一个痛点。我们只能从最基本的做起,后来我们发现美国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旧金山是第一个全球采用大规模的传感技术来解决城市中心停车的问题。后来我们意识到国内的停车问题更严重,有更大的市场潜力。你要知道,全国有200多个地级市,不要说一线城市,县级市有2400个,当时一想,我跟(田原)一想这个就激动地不得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解决了高车位的问题,怎么发挥我们的作用?停下车子就带来了出行的方便,但是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洗车,怎么预约?我把车子交给人家,把车停下来,我回来取车的时候已经把我车洗干净了,就不需要再花其他的时间了,因此这些小小的细节决定了这个产业链非常庞大。因为这么多的车主,这么多的车子,这么多的停车费用,围绕着这个东西,洗车只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们想到怎么达到车生活的平台。今年下半年我们要推出车生活平台,除了解决大家的痛点以外,还会给大家带来更智慧的生活。
关于停车云以及隐私
曹增光: 刚才梁总提到了停车云,现在大家还比较陌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越来越活,各种云都会冒出来。我想问一下梁总,既然有一个能够采集到这么多的大数据,这么多的用户信息,我不知道梁总准备拿这些数据干什么?如果是更好的服务用户,其实也不会有隐私的争议,还是想问梁总,有了这些数据,接下来您想做什么?
梁坚:
主持人提的问题非常尖锐。大家都知道,你要问我公司核心业务是什么,是大数据,并不是传感,传感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刚刚在贵州完成大数据的竞赛,得了三等奖,我们在贵州已经落地了。做这个事一定要有政府的支持,就像我们现在参与贵州的交通运建设,就是大数据,不仅是停车,还有十字路口的信息。刚才你提到的隐私问题,大家不需要太怕,因为你生活在地球上,只要你带着手机,你已经没有隐私了,基本上知道你大概在哪里。车子是一个工具,你停在哪里我们公司会保密,你个人的信息,特别是特别种类的车子信息部会对外透露,只是停车的信息根据你自己的需要,主要是给你带来车生活的方便。将来光有大数据不够,一定要做数据的优化,优化以后一定为我们省力,给车主带来更多的生活上的方便。
P2P租车行业状况:前景很大
曹增光:接下来问一下宝驾这边的王总,我们都知道P2P租车在去年底,在媒体,在公众领域特别受关注。P2P租车,特别是专车出来之后,大家整体上对P2P租车领域,包括业务模式,整体上貌似降了一些温,不知道王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这个市场本身逐步的成熟了呢,还是说用户需求逐步有一个降温?同时,请王总谈一下,P2P租车目前的行业状况。
王梓冰:
第一个问题,2014年开始中国好司机开始多起来了,如果我是媒体的话,我要做一档节目就叫“中国好司机”,全民都愿意当司机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奇葩的现象,但是也是一件好事,证明车的闲置时间更少了,车的保有量不会那么快的增高了,人们生活更加方便了。但是我总是觉得任何一种行业,特别是在“互联网+汽车”的今天,人们对车的需求没有变。刚才我一直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所谓的中国持照人群2.57亿,每年还在以25—30%的速度在增长,车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了,去年已经跌到个位了。有这么多人依然想去尝试开车,在48亿的线上租赁市场,P2P租车占有多大的份额?我们几家小伙伴一年的时间只分掉了这个市场百分之十几的份额,还有那么大的市场等着我们去开发。所以,并不是说因为用车场景丰富了,用车更加方便了,大家对开车的需求就会降低,只是说在城间开车的欲望会降低,因为停车的问题,因为堵车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核心都在做一点,就是让车的保有量在根本上得到控制,不需要再多了。私家车闲置时间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无形中就是给用户多提供了一种选择而已,提供的还是驾驶位。除非到了某年某月某一天,所有的汽车不用人工开了,智能汽车的明天很迅速到来了,所以大家不用再去租车,去体验驾驶的愉悦感了。我认为,P2P租车的前景还是很大的,为什么这么看呢?它跟传统租车相比边际成本真的很低,我们拿神州的一组数据看一下,6万台车能做早每天1万单,车的使用率达到了多少?如果在P2P租车行业来看,现在平台上已经达到了6万台车,那是在运营了这么多年之后达到的汽车持有两。今时今日在今天这个会场,如果大家愿意把汽车的闲置时间拿出来分享的话,我觉得这些闲置时间就是能够给你带来利益点,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越来越面临车二代、车三代,车对自己来讲真不是负资产,我老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带着共的风向长大的,因为我们从就想去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其实共享这个概念它会持续下去,P2P租车的核心就是把东西拿出来,我们一起共享它。所以,如果市场上降温,从目前各个小伙伴的融资状况来看,我还没有感受到这种降温,但是你要说是不是真的因为用车场景的多元化会降低租赁市场的原有380亿,每年20%增长率的大市场份额,我不好说,但是它的基数是380亿,我们只需要它的1/10,就已经很大很大了。
曹增光:P2P租车跟传统的车辆租赁服务,特别是像神州、一嗨这样的企业,宝驾决定怎么去和他们更好的竞争?您未来的理想目标是占多大的比例?还是直接把他们消灭掉?
王梓冰:
我从来不敢这么说,我还希望他们把我收了,这样我就财务自由了。我觉得,大家的方向不一样,如果不是宝驾的兴起,大家还不知道我的车闲置时间是可以拿来出租的。P2P租车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了自己出行的需要,同时把我不用出行的时间分享给有出行需求的人去继续持有这台车的行驶权,是站在这个基点上做的,不像传统租车的模型,为了让这辆车出租,而去买一辆车,而让这辆车都在进行路上租赁的工作。我觉得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只是对人们出行问题的补充。我们最大的优势,不需要像传统的租赁行业一样到处开门店。如果大家有宝驾租车,把APP打开,你就可以看到周围有哪些车等待着你去使用它。再一个,大家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体验更多的车,当你想换车、想买车,想持有车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体验几千款车型,这是传统租赁行业里面做不到的,因为不和平车源这么丰富。大家都是一种补充,未来三年、五年之后,我相信在座的我们几个都不敢说,只是我敢说一点,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我们依然要吃饭,我们依然要出行,所以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未来市场竞争会怎样演变
曹增光:未来各家可能打到一起,未来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嘉宾能不能预测未来一、两年,我们自身会变成什么?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会怎么演变?提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发现像滴滴、快的在不断地细化出多元化的服务,所以说不好哪一天就搞出一个停车服务来?不知道是与梁总合作,还是他们独立的去推服务,请各位嘉宾简单预测一下,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竞争状态?未来是不是各家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这种合作会越来越少?
梁坚:我想,任何的竞争到最后市场会自然去平衡,大家最后装一个各自的领域,共同合作。像去年的打车一样,今天的停车也一样,我们也感觉到一波波的浪潮,最终看谁解决用户的体验,提供真实的方便。假如你没有给大家带来收益的话,很快会被淘汰,现在的商业模式颠覆不是一年、两年,像几年之前我们在美国看到的租录像带,一下子就颠覆了,现在的速度极快,互联网的应用是否能真正满足线下的资源,提供极好的用户体验,把用户集合到线上。
朱月怡:未来真的很难预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一定会生活地越来越开心。大家会花很少的钱,如果今天你去机场接一个重要的客户,你可以选易到。如果你觉得便宜一点,能到就行,有很多产品可以选。至于易到想做的事情,今天的、明天的,一直是围绕汽车共享这个话题。为什么说将来大家都有可能打在一起,或者在一起玩儿呢?易到跟奇瑞在合作造一款汽车,我们跟普天合作做充电桩和停车位,很多事情已经慢慢的开始了,但是我们的初心和核心就是汽车共享。易到专车这个产品,将来大家看到一个简单的画面就是最有钱,最有品的人在用易到,一个礼拜用五次,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画面。
王梓冰:我已经说了,中国的租车市场其实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我不敢说宝驾明天会怎么样,一个企业发展方向无非两种介于,要么是上市,要么是被收购。不太好的状态就是死在了路上,O2O这只“猪”都飞起来了,我说“猪”不能飞,飞得太高会掉下来死掉的。在宝驾这个团队,我们三位合伙人、创始人都做过上市公司,出来二次创业的。对我们来讲,梦想可能更重要,我们没有做过汽车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现象,体验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生,这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意义。P2P租车有多远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支持我们自己生活在这个国度的诚信体系,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共享行列,我们觉得我们是一群有梦想的人,把自己的幸福跟别人分享,有什么不可以呢!
门旭光:我们的梦想不大,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为这个社会做出的意义。目前来看拼车这个新兴事物的出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看到有更多的人用拼车出行,我们从教育市场这个角度出发,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这个市场上。大家如果还没有用拼车的话,我建议大家去用,现在真的是全民免费出行这样一个态势。从用户的反馈来讲,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拼车已经开始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买房租房可以不用去地铁边儿上了,可以买远一点,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去拼车。第二个是家里两口人,以前老公先送老婆,然后再自己上班,现在可以各自拼车上下班,家庭的时间成本减少了很多。这两个案例可以确定,我们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梦想在慢慢的变成现实。从拼车领域,现在很多家在做竞争,具体谁能胜出,很快会出现结果,在整个过程我们会全力以赴,大家会看到51用车会跑得很快。
曹增光:刚才各位嘉宾都谈到了共享经济这样一个概念,不管是O2O,特别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有很多的关键词,自由、开放、共享,它能让整个社会,整个经济,各种业态不同服务模式的痛点逐步解决,让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更高,让每个人的生活,我们的出行,日常获取的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所以,我们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嘉宾能够给我们的社会大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