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论】12月12日,在医疗健康历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将分别刷新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和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的纪录,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也是全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之一。
从质疑到认可 东软医疗的探索历程
东软很早就开始了健康和医疗领域的尝试。1994年开始做保险,遇到很多的挑战,几乎不被理解。1997年开始进入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东软提供面向患者及保健客户、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尽管备受质疑,但刘积仁博士果断率领东软进军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东软参与了整个中国医疗从付费方到医疗提供方的IT建设。
1998年,东软进军疗设备,发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CT、MRI等医疗影像设备。由于医疗设备集中在世界几个寡头手中,大家认为坚决不可能,以至于当东软第一批产品出来的时候,客户认为是翻新或者组装的。而今天,东软的医疗设备已经覆盖全世界九千多家医院。
2011年,东软成立了东软熙康,正式进军了健康管理与互联网医疗领域。熙康作为东软集团在健康服务领域的标志性品牌,通过健康物联网、健康云平台和优秀医疗资源的结合,纵向整合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资源,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包括慢性病预防生态系统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关爱服务平台。
如今,东软已经完成从医疗信息化方案、到医疗设备、再到医疗健康管理的全覆盖。也面向政府管理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解决方案、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域医疗、药品供应保障系统解决方案。
刘积仁博士总结到,东软选择医疗领域的标准很简单,只要这个社会向一个健康的未来发展,东软一定要做。不太在乎别人是否认可,也不在乎未来要等多少时间,等待本身所需要的资本,是可以规划而来的。
融资再造新生命
公告显示,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通和资本等投资者将斥资16亿元人民币对东软医疗进行增资,并以11.33亿元人民币从东软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东软医疗一定比例的股权,同时也为东软医疗管理团队及骨干员工设置了股权激励。 同时,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及协同创新等投资者将共同对东软熙康进行1.7亿美元的增资,同样也为东软熙康管理团队及员工设置了股权激励。
东软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将引入投资者,东软集团将与弘毅、高盛、东软控股、通和资本、协同创新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两家公司进行投资。这次的融资在业内,在中国都再次刷新了医疗器械、移动医疗,以及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最大单笔融资的记录。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表示,谈到东软的医疗设备,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东软医疗今天的辉煌,它的品牌大家都不知道。而今天让东软医疗独立发展,与资本结合,跟一个大的创新环境结合,未来会有更大、更美好的发展空间。
另外,本次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融资计划,是东软在医疗设备、健康管理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能量的一次释放,也是东软再造新生命的重大举措。我们用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激励机制来驱动不同业务的价值最大化,并紧紧抓住互联网、大医疗、大数据、云计算带给我们的机遇,使东软基业长青。
刘积仁强调,这是一个东软与合作伙伴共同的,为发展中国健康医疗事业的平台项目,不单纯是一个资本合作。在一起构造一个新生态系统,既是创新平台,也是一个现代服务业平台,也是医疗体系改革的平台。
东软医疗的未来
毫无疑问,此次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引入投资者,将成为东软在商业模式转型和创新,大健康领域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东软集团通过东软医疗部分股权的转让,将获得1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将加大向大数据,云技术及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投入,巩固东软在这三个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推动东软的持续发展。
刘积仁博士认为,中国医疗面临最核心问题是医疗资源缺乏。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医疗不公平是一个社会问题。医学院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大医院的医生花了很多时间做一些不该做的工作。中国政府很聪明的看到了未来医疗的两个大方向:第一,医疗从大医院走向基层;第二,从预防开始,不要做疾病。熙康模式的到来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东软医疗的发力点没有选择做互联网挂号,也没有做互联网中介,而是致力于让中国的好医院变得更多,让中国不被信赖的医生变得更好。未来努力的目标是把大医院的管理体系,全部挪到社区,把精准医疗,个性治疗,个人的大数据,成为协同医疗的判断标准。
总之,东软的每一次战略选择都是基于对客户和社会的判断。如今,社会在变,客户需求在变,价值体系也在变。未来中国人将迈向小康社会,中产阶级将会推动社会新的消费。而健康医疗将孕育更大的消费空间。整个大的医疗管理,包括保险大数据的合作,都将是东软未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