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举例为证 电子政务上云要摆脱四大障碍

  【IT168评论】电子政务喊了十多年,也建设了十多年,以至于各地、各级政府都有官网,微信和微博账号,可老百姓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为何没有提升?原因在于电子政务这种贪多,不求规范和精细化的建设方式,非但没有形成合力,反倒是干扰了老百姓的视线,某种程度上和老百姓开起了"玩笑"。问题出在哪里?电子政务如何求变?往哪个方向变?本文将逐一解答。

集约化建设唱主角 电子政务不再开玩笑
▲电子政务

  十年发展 电子政务依旧乱象丛生

  首先,过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建设官方网站,都有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动态,很多是重复建设。而且每一级政府具体负责什么,非常不明确,都想将网站内容建设的足够丰富,面子工程意味较重。

  其次,政府意识到内容的载体变了,用户使用习惯发生了变化,政府也应该跟上,这是好事。但是,政府选择了微博、微信、移动App全面铺开,这下老百姓迷糊了。微博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微信有交流和交互属性,不适合在微信和微博上展现的内容,需要开发移动App,看似丰富的服务体系背后却是乱象丛生。

  再次,政府管理上不统一,各自为政。例如,微博和微信往往是政府宣传部门负责,移动App可能是政府办公厅负责,而且整个服务后台没有打通,老百姓根本搞不清到底用哪个平台。你让老大妈打开电脑登录官网查政府动态?让习惯了用微信的年轻人登录微博?了解不同的动态上不同的平台?有点扯!

  最后,一些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意见建议不回应等问题,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国办发57号文 集约化建设开辟新路径

  12月1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集约化建设。具体规定是这样的:

  完善政府网站体系,优化结构布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各省(区、市)要建设本地区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有条件的地级市可单独建立技术平台。为保障技术安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市、县两级政府要充分利用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开办政府网站,已建成的网站可在3-5年内迁移到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县级政府各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不再单独建设政府网站,要利用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开设子站、栏目、频道等,主要提供信息内容,编辑集成、技术安全、运维保障等由上级政府网站承担。国务院各部门要整合所属部门的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集约化建设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政府网站内容建设有了规范,也有了政府办公厅这个主管部门,容易捋顺。另一方面,明确了集约化的整体思路和价值,也有了统一的建设模式。再有,网站后期的运营保障,经费的保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利于落实。

  关于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已有典型案例可供参考。今年6月25日,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将浙江省一级、市一级、区县一级的所有办事大厅,全部搬到互联网上,搭建了覆盖浙江全省的虚拟办公大厅。

  通过互联网为企业、老百姓办理业务,还可以做到行政审批的公示和查询,展示政府的资助、税收、罚款等。另外,网站还具有电子商务属性,通过将支付宝与虚拟大厅的业务打通,老百姓可以缴纳水电气费用,网络挂号预约办事等。

  电子政务集约化背后的技术之战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仅是口号,电子政务的革新背后恰恰是新技术的体现。据大汉科技总裁金震宇介绍,政府网站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数据信息的不统一。而集约化建设带来的改变是,技术架构和信息数据的统一。

  以浙江政务服务网平台为例,整个平台由大汉科技搭建,构建在阿里云之上,是一种新技术模式的探索,政府不用再购买服务器,也不用建机房,还省去了设备的维护成本,一举三得,以至于平台上线当天就上了《新闻联播》,影响力可见一斑。

  领导讲话不费力,但是技术平台迁移可不是小事儿。整个平台的构建遇到了很多的技术挑战:

  第一,技术平台的迁移。将原来的系统从老机房搬迁到新机房,没有应用云计算技术,这种迁移没意义。金震宇强调,现在很多所谓的云计算公司提供的是虚拟机,不是真正的云计算。云计算的核心是弹性计算,资源复用。因此,首先要帮助政府搭建一个基于弹性计算架构的技术平台。

  第二,数据迁移。工作量大,数据要平滑过渡,而且数据迁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风险。以前的系统是由不同的开发商,在不同年代开发的若干个系统,集约化建设迁移到云端,要对数据做好规划和梳理。

  第三,解决高并发的和安全问题。以前政府的网站是分布式的,访问各地的服务器,集中之后网站的并发量陡增,甚至出现访问瓶颈。安全方面,以前政府网站都是本地化管理,集中之后需要远程维护,从局域网来到公网,安全是个技术挑战。

  第四,数据量大内容展现困难。以前一个市级单位的官网栏目成百上千个,数据量庞大,全部集中之后,如何展现?如何让老百姓用起来很方便?要有很好的规划和方案,要把网站设计的非常友好。

  电子政务移动化 延伸服务触角

  在电子政务移动化方面,大汉科技和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建立微门户,推出了基于云端面向全国的政府服务的平台。另外,与国家行政学院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合作,建立了电子政务研究部,专门进行关于政府移动化的课题研究。

  以应用端为例,浙江政务服务网,在手机端可以挂号,办事预约,水电气缴费。另外,国家税务总局有一个网上报税的试点项目,落地在南京国税,可以在手机终端进行报税,通过扫描二维码对发票进行真伪的鉴定。

  另外,发改委官方的手机App,国家安监总局,全国的所有安监系统发送通知信息,推送消息全部在大汉科技的平台上。整个移动端的开发涉及到后端的业务,绝非一个手机App那么简单。政务官网的HTML5网页版,或者公共服务号,也都深度整合了政府很多业务应用。可以说,电子政务移动端的服务需求从技术方面可以做到全覆盖。

  人工智能不是作秀

  政府也很时髦,不仅用了云计算,大数据挖掘也用上人工智能了。总体来讲,从需求上看,政府大数据的挖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政府系统之外的数据,通常是挖掘社交网站、BBS、媒体等渠道的热点信息,做舆情监测,这个大家都懂。二是将政府内部的数据收集起来,做大数据挖掘,这对政府主动提升办事效率,服务民生更有价值。

  针对政府内部数据的挖掘,采用了由大汉科技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产品是智能机器人。网上服务平台是政府与老百姓沟通的重要渠道,以前老百姓将诉求发给政府工作人员,处理之后反馈给老百姓。弊端在于,回复的不及时、不准确,老百姓都会埋怨。

  智能机器人一方面可以7*24小时在线,解决了及时回复的问题。另一方面,机器人回复略有偏差,大家也能接受。再有,智能机器人可以抓取网上70-80%已经回复过的问题,效率提升很多。最后,机器人可以判断是否能准确回答问题,如果拿不准,会交给人工回答。人工回答之后,机器人可以马上学习,下次就可以自动回答,形成一个闭环,数据量越丰富,回答越准确。

  总之,从政策上,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在构建服务型社会方面的决心,除此之外还要有技术的支撑,比如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移动信息化等,这些技术手段已经日趋成熟,接下来就要看政府政策的落地和执行了。好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已经为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建设打开了一扇窗,也提供了技术和选型方面的参考,但是这扇窗能否推动电子政务敞开大门?面对面,心贴心的为老百姓服务呢?很是期待!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