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云适配: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IT168厂商动态】随着网络IP化的趋势越演越烈,智能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等的日益普及,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用户往往会使用比较亲近的设备访问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多屏人”,跨终端、跨平台已成为刚需,多屏合一将是未来网络融合的最重要的服务形态,让人们根据生活场景的不断转换,在上述屏幕终端设备间不断无缝切换。而云适配正是这样一款产品,它用一行代码解决了跨平台和跨终端的适配问题,使PC网页和移动设备之间完成无缝对接。

  天时:企业移动化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走“亲民”路线是互联网创业一个更接地气的小成本、易成功的好方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2013年,在整个移动生态系统里,企业移动化上拓荒创业就是一个极具亲民路线的做法,而企业移动化也是一座蕴藏巨大能量和潜力的待挖金矿,然而,企业移动化的两条可行路径南辕北辙,一条路向左走,做企业手机APP,虽然有“一面倒”趋势,却面临分发困境;另一条路向右走,做跨屏网站,跨屏网站的长尾效应还未被挖掘和发挥出来,2013年初致力于做跨屏网站的云适配不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显得有点吃力不讨好,云适配在开始市场化的前期遭遇了巨大的尴尬和困境:市场教育成本高,营销代价大。

  然而,2013年下半年,移动互联网在经历了资本寒冬和半年市场化血的洗礼后,超过50%的企业APP在移动互联上遭遇惨败(这一数字只是保守估计,打移动互联这张牌的企业管理者们只会对这一数据藏着掖着,真实数据只怕会更高),我们可以从终端用户的手机里追溯高频APP的数量得到验证,谷歌数据显示,用户下载应用的手机APP平均不超过8.2个,手机APP的分发和应用呈现“双马太效应”。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的下半年云适配提前迎来了自己市场化的春天,这半年里,云适配用以一连串数字证明了长尾效应存在的经济价值:超过4000家终端客户、超过100家代理商、A轮千万级别融资,正如移动互联网里教父级别的雷布斯雷军所言: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站在台风口的初创公司云适配占据了天时的先天优势。

  地利:做多屏互联,不是移动互联

  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20年,在过去的20年里,大家习惯也只能用一种设备上网,即PC电脑上网。而过去的互联网的标准技术都是围绕PC制定的,浏览器也是围绕PC标准做的。然而未来的世界是多屏时代,不是一种屏取代一种屏,而是多屏共存,多屏之间的互联互通才是未来的主流,移动互联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半岛,移动互联的关键也不是“移动”,而是内容在多屏之间有良好的显示和同步,这正是云适配在做的。

  不同设备屏幕大小不一样,操作方式也不一样。比如PC用鼠标键盘,手机用触摸,电视用摇控器,操作方式各种各样。多屏给网页开发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时下的解决方案有3种,最传统的做法是为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设备开发不同的版本,成本巨高,耗时巨久,开发者若要为每种设备都开发网站的话,也很痛苦,这是一种最原始粗暴也是最低级的做法。第二种是响应式设计,始于2010年的响应式设计在在国外受过短暂非理性热捧后迅速降温,负面评论不断,致命的缺点来自于过大的网页尺寸耗费过多的流量,而复杂的网页也让响应式设计的工期无限延长,除此之外,响应式设计在适配时页面的内容结构不变,只是修改样式解决不了适配时的结构调整,但在很多情况下PC端的网页移植手机端是需要调整页面的,例如电商。

  另辟蹊径的云适配综合了传统的解决方案和响应式设计,主张一行JS代码解决传统网站的跨屏适配和多屏适配,它为需要适配的网站生成一行 JS 代码,这行代码被嵌入网站源代码后,即可发挥适配作用。它利用 html5 技术,通过 JS 实现对 PC 网站目标网页数据的分析和抓取,并在云端完成针对用户当前设备的网页非常好的展现方式的计算,最后在浏览器端实现 html 结构的重排以及 CSS 的重新渲染,以适应移动端用户的浏览习惯。而由于该行 JS 代码获得的是网页前端数据信息,所以可以实现内容的实时更新和动态页面的实时生成,不被第三方服务器缓存。这一点也区别于百度 site app 通过搜索引擎抓取静态页面,并在 PC 站和移动站之间进行域名映射的适配思路。云适配能实现传统PC网页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无论是跨屏幕还是跨平台,保持了网址不变的同时,能实现内容的实时同步更新。

  产品上有着清晰定位的云适配用一种独具匠心的颠覆获得了地利上的优势,2013年底前,云适配一直以为企业提供跨屏适配解决方案作为盈利点,类似于it外包公司,这种类似于外包公司的原始积累,让云适配拥有了不同网站、不同风格的丰富适配经验,适配客户包括联想、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高露洁、中国青年报等。随后,云适配于2013年底成功进行A轮融资,并实现了华丽转身,转型做 PaaS,使之成为服务开发者的开发工具,由开发者直接服务于企业用户。盈利模式也彻底颠覆,改为按流量计费——即按照“云适配”为每一个网站进行适配时消耗的云端流量来收费,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比如图片压缩(在云端自动把适应 PC 浏览的高分辨率图片缩成小分辨率图片,节省用户流量至原先的 1/5),或是视频转码服务、还有将 flash 转化成 html5。多种不同维度的增值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网站开发者可以直接在云端操作,减少为跨屏所做的额外设计与开发的工作量。这一新的转型,给云适配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和:前微软人做总舵手---微软精神经营类微软公司

  在微软做了6年IE浏览器的陈本峰是云适配的总舵手,这个来自福建的小伙子不仅有着典型的微软人风格,也让整个公司充满了微软精神。陈本峰在微软师从浏览器行业的技术泰斗Christian,而Christian领衔“主演“的微软IE与Netscape浏览器的战役一直影响着云适配的掌门人陈本峰的整个职业生涯,这位前微软人说:“我觉得微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国际的一流的软件、一个规范的软件的工程,还有就是做事的方式、态度。其实微软的目标不是说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就行了,微软的目标就是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非常好的的方案,绝对是精益求精,微软在做Code Review都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其实代码并不长,但是大家却一遍又一遍讨论。只有当大家认为没有提升空间了,才会让这个代码进入到产品之中。还有很多细节,像代码的规范问题,微软就会精确到每个空格,多一个空格或者少一个空格都不行。所以我觉得做一个国际一流的软件产品,重要的不仅仅是软件的创新或者说代码规范,而更关键就是态度,如果所有的人都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那么产品一定是好的。“

  追求极致和非常受欢迎的解决方案的微软精神被陈本峰带到了云适配,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云适配的产品上,带着团队加班加点解决一个个小的bug只是陈本峰和团队的日常工作小菜,如何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则是陈本峰和团队每天的必修课,甚至连商务团队也都被打上极客标签。

  微软的顶尖人才精神在云适配的人才的招募上和团队建设上也有凸显,云适配有一支阵容豪华的创业团队,多名骨干分别来自美国微软、Google、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等知名机构,”不将就“是云适配的用人原则,哪怕最合适的那只只是漏网之鱼,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陈本峰认为优秀的团队是云适配最大的资产,很多好的产品不是死在营销上,而是死在管理上,团队协作是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基础,优秀的团队能加速产品的成长。所以云适配不仅重视人才的培养建设,还推崇合伙人式员工管理制度。年轻的云适配只有1年的历史有着其他公司多年的沉淀,却在短短1年内获得两次融资,4000个终端客户和100多家代理商,这份可观的成绩单和陈本峰及团队对精益求精的追求离不开。

  信息时代,多屏互联互通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信息消费可填充到碎片时间中,人们可以在工作、生活等不同状态中自由切换,各种不同设备的屏幕通过跨屏适配可以互联互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具备互联网互联互通精神的多屏互联的网页跨屏解决方案云适配成为了这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期待一行代码,One web,anydevice(同一个互联网任何一个设备)的云适配或掀起一场多屏互联的革命。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