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慧科教育:与需求无缝对接的物联网教育

  大部分HR都清醒的知道,学校扎堆开设某个看似企业急需的专业未必是一件能够让他们喘口气的事情。以物联网专业为例,目前多数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如出一辙,只是将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拼凑,如此培养出的学生自然无法符合市场对物联网人才的实际需求。更有甚者,一些物联网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甚至无法辨识基本的传感器,更遑论熟悉企业架构的研发环境,还需要从头开始熟悉企业正在使用的最新技术,无法直接上手。在这样的现状下,今年9月,慧科教育于物联网专业教育解决方案发布会中所提出的“在大学中模拟企业实操环境”的理念就显得愈发重要。

  软硬兼备,架构全方位实验环境

  在慧科教育最新发布的《物联网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实验教学大纲)中,体现出一种科研“土豪”的气质。在慧科物联网实验室中,硬件整合了上百款传感器、支持多种主流协议的通讯模块、显示设备、机械和驱动装置,让学员对物联网产业的各种基础产品硬件的认知从抽象认知上升至具象认知。软件上,则引进Visual Studio 2005和Windows CE 6.0等当下时兴的完全匹配企业研发的软件来构建开发环境。并且软硬件结合建立的传感器云应用实验室,从物联网产业的感知层到传输层再到应用层和决策反馈进行全面覆盖,让学员对物联网产业的各种产品都有实战性的了解,让学生在短时间能够快速成长,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循序渐进,从单一到综合

  在实操教学方面,慧科教育认为应该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首先以传感器STM32和RFID为基础实验,通过GPIO控制LED灯的交替亮灭和通过I/O口控制低频阅读器,读取数据,令学生掌握IAR Embedded Workbench的基本用法并通过I/O口控制低频阅读器,读取数据,进行非操作系统下软件开发流程,即熟悉传感器的基本应用。其次,通过构建WinCE6.0的嵌入式开发环境来熟悉Visual Studio2005和WinCE6.0这类企业常用的开发环境。之后,再将软件环境配合传感器实现无现通信。这些软硬件单一操作与简单组合操作的熟悉为随后基于这些传感器与开发环境所设立的物联网应用综合实验奠定了操作基础。就像更多高深的化学研究依赖于最基础的化学元素与组合反应,即使第一次接触物联网的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传感器的基础原理并与开发环境自主结合,并在综合实验中发挥自主创新思路并将其落地至执行开发。物联网书本上的原理,在这些实验中转换成生动而扎实的可实现方案。

  产业分层区别对待,实操培养目标清晰

  在物联网企业中,人才有不同的分工位置。一个完善的物联网企业团队包括硬件工程师、应用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和技术支持,其中的人才比例大约为1:2:1:1。针对不同的产业人才分级,慧科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也对专、本、硕的培养目标与所需技能进行了清晰化。

  专科类学生可通过了解物联网基础知识,能够辨识传感器,掌握基础传感器的使用,偏重动手实战,使得专科生毕业能从事高级技工类以及营销类工作。而本科类学生则是通过了解物联网软件、硬件、云服务,通过学习嵌入式开发、客户端软件开发、基础的云计算,对物联网有一个全面认识,侧重软件开发与硬件开发结合,使得本科生毕业后成为物联网领域的综合性人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高,需要通过了解芯片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结合实际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城市、车联网、可穿戴计算,使研究生不仅对物联网系统开发有深入了解,而且对构建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有了全面认识,具备设计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能力,使研究生毕业后将成为物联网的高端专业人才。在清晰培养与实操目标之后,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产业中明确自身的职位发展曲线,也为物联网产业输送完整人才链条。

  当然,封闭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高校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要想与行业实现良好对接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慧科教育和它的物联网教育实操解决方案的出现或许能够刺激下物联网现有的教育环境。但无论如何的解决方案,都应该将企业的需求摆在最明显的位置,只有真正解决了企业对口人才需求,寻找物联网精英的HR们应该可以真正地喘口气。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