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惠普IT绩效管理解决业务与IT“两张皮”

  【IT168专稿】早在2011年惠普发布了《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尽管对于IT绩效管理而言,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但是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特点:客户都希望从同行中吸取经验。在最近惠普的“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媒体见面会上,IT168记者详细了解了这套解决方案的特性,并与惠普软件的高层进行了交流。

  调查出真知 数字出真相

  曾有一家英国调研公司经常与惠普进行调研合作,在2012年9月至10月再次进行了一个600人的调查采访结果令人发现了其中一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现象:

  第一,90%的亚太区的高管都认为业务目标不是IT目标,而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93%。

  第二,其中约50%的客户认为IT绩效管理很重要,并应用了这些信息帮助业务决策。

  第三,IT绩效管理的指标认知不同。被调查者中41%认为“客户满意度”是最常用的指标,而中国是38%左右;有66%的人认为“处理故障的速度”是常用考核指标,当然还有“成本、服务质量”等因素。

  而在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呢?在亚太地区,仅有44%的高管表示,IT绩效信息在整个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共享。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为49%。这凸显了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显然信息孤岛阻碍了IT部门与企业之间保持一致。

惠普IT绩效管理解决业务与IT“两张皮”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对笔者表示随着IT越来越紧密地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并迅速响应不断变化的企业优先业务,IT负责人亟需与业务相关的、富有洞察力且实时的绩效监控和报告方式。

  惠普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的来龙去脉

  提到绩效,很多人都不会认为是什么新鲜的词汇,而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和传统绩效管理有哪些区别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集团北方区技术经理魏喜勇表示,惠普“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的推出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惠普很多IT管理项目的客户对于绩效管理、IT绩效管理有很多困惑;另一方面,惠普在大型企业里的绩效管理的非常好的实践经验,有基于IT绩效管理的非常好的方法论有比较好的指导性。

  于志伟先生强调说IT绩效管理是涵盖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但是今天的惠普IT绩效管理比过去其他方式更加专业。但是有一些不同的在于,IT绩效管理是一个“省钱”的工具,间接的为企业获利。这个解决方案是一个能够看清楚IT计划和实际差距、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工具。对于本解决方案最终能否省钱、或者价值体现几何是业务部门来得到体现和好处。而对于IT部门本身来说,原来分散不同指标体系的不同体系现在可以完整体现并对业务产生作用。

  可以说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不是一个业务解决方案,不像某些及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方案,而是一个管理体系的解决方案。它源自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也作用于这个体系,能够让管理者清楚看到计划与实际的差距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面对“外包”IT绩效管理方案的市场更广泛

  是的,今天提到IT服务,稍微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会选择外包的服务形式,因为有SLA的保证,因为有合同中明确的量化指标保证,看似对于企业IT来说是“万无一失”的保障。真的是这样的吗,IT绩效管理的解决方案对这样的情况又有怎样的作用呢?于志伟先生在与笔者交流这个话题的时候非常兴奋,并直言在一些项目中的真相。

  首先,对于指标的满足问题,于志伟先生直言很多指标是不用担心的,对于惠普而言最多是人力成本去承担,虽然看似服务满足了,但是这并没有解决业务问题。而“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则不同,他能够与业务目标进行绑定让IT与业务保持一致。

  其次,对于IT外包而言,外包之关注结果,可企业则需要知道完成结果的过程和这个结果的质量。看似是万无一失但是一旦出现问题,还是企业里的IT负责人要承担责任,所以与这套解决方案除了细化目标与业务绑定以外,更多的是让客户满意。

惠普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的来龙去脉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集团北方区技术经理魏喜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于志伟认为 “IT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中,让企业的高管能够直接接受的主要原因在于IT的投资回报率(ROI)。让IT故障不影响企业的业务是一种最直接的核算投资回报率的方式,也是CIO和其他高官们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

  小结

  现在看来,亚太地区IT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程度还是比较落后的,从某些行业和领域上看和人力成本低不无关系,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不知道他的重要性,而是有些企业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实现自动化。换而言之,很多企业还不能把业务目标和IT目标有机的结合统一,更何谈“IT绩效管理”。IT自动化运维过程存在不透明性让其推行受到一定阻力,而“IT绩效管理解决”是一个即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又帮助企业找出差距的工具性解决方案,要更具针对性。虽然现在应用的企业还不是非常多,但未来肯定有更多的企业接受这样更加精细化和体系化的工具。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