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重新审视:移动设备商业智能现状

  【IT168 专稿】仿佛是为了刻意打破敏捷商业智能自诞生以来的顺畅发展势头,如今的IT产品买家们又被告知需要迅速在头脑中建立移动设备商业智能的概念。时至今日,移动BI所倾力宣传的几大标志性功能已经深深存留在每位消费者的印象之中:

  · 当下最热门的分析工具都将目光集中于深入性、以充斥大量数据的企业报告为基础的ad-hoc无线网络模式分析以及实时企业数据警报并做出相关决策——换句话来说,数据量增大、关联复杂性提高。我们要如何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掌控这一切,又要怎样在没有键盘的情况下执行复杂的分析工作呢?

  · 首先来聊聊需要解决的目标方案吧。初看起来iPhone似乎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iPhone加上iPad的情况也相当普遍。除此之外,眼下iPhone、Android、iPad以及其它各类设备搅成一锅粥的状态也比较常见。

  · 移动BI的使用实例将是怎样的呢?会是以实时价格比较及当地库存搜索功能为基础的销售型客户互动吗?有没有可能是以行政流程为指导、本地市场及企业财务为依托的全球化市场营销模式呢?它能够为生产现场或是仓储环节提供供应链分析,进而促进制造流程的顺利进行吗?它又是否具备全球化方案,以低廉的成本通过手机与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各办事处及时沟通?这种终将改变世界的杀手级应用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我相信上面各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会为未来企业部署移动商业智能项目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及启发价值。然而,要找出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我们需要对以往的一些基础前提重新加以审视,因为如今供应商们看待移动BI的眼光及预期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其中我们最需要抛开的就是一套标准适合所有移动硬件这类消极而又天真的假设。

  被夸大的笔记本电脑消亡论

  在如今许多移动BI供应商以及IT用户的基本观念之中,移动办公的未来发展方向或者说移动计算设备终将归于智能手机,毕竟手机的消费者装机率远远高于个人电脑。而且现在的手机已经足以处理包括银行账户管理以及手机刷卡购物(目前仅在欧洲能够实现)在内的较为复杂且具备一定性能要求的任务;而且已经有不少人预测笔记本电脑的销售业绩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一路走低,智能手机则会持续攀升。要说手机在未来可能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根据传统经验来分析,iPad是不二之选。iPad目前在处理企业级应用程序方面尚存在一些局限性,并且体积也更大(因此我们才没有将其完全划入‘移动’设备范畴)。

  然而,研究报告给出的结论在工作人员如何利用移动设备处理业务方面则描绘出了完全不同的预期图景。为了掌握他们对移动办公的需求,我用“三足而稳”的理念来解释移动设备在其中的作用:

  · 如果工作的确切地点是办公室或者生产车间,我们一般会选择智能手机,因为这些设备更轻便、也不苛求使用者所处的位置。此外,手机自身的连网功能在很多无法接入互联网的区域显得非常重要。

  · 而一旦工作所在地能够找到稳定的网络支持,上网本(现在更可能是用iPad)就会成为首选。此类设备不仅适于长途携带,相对较大的屏幕尺寸在复杂信息输出方面也很有优势,更不用说自带键盘在处理繁琐的输入工作时提供的便利条件。比起利用手机的网络共享或者采取引入额外特殊配件(例如随身路由器)的方式,上网本用户可以同样方便地接入互联网。目前,上网本还不具备类似iPhone与iPad那样的屏幕触控功能。但有迹象表示在未来的一年之内,硬件与操作系统(Windows 8)供应商将把触摸屏功能引入笔记本电脑及PC机。

  · 对于出门在外时的工作需求,一台功能全面的笔记本电脑是必不可少的。当长时间出门在外时,用户们往往会感到自己的智能手机或者上网本在处理企业级任务时太过“废柴”。在这里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全键盘会为设备本身带来大幅度加分。而长期发展带给我们的成熟用户界面及内置配件也会在随时接入互联网方面带来巨大帮助。事实上,所处位置总会成为异地办公的新办公场地,而只有笔记本电脑才能够完全取代PC机。至于智能手机,正如上文所说,它的切入点仍然以办公区域周边为主。

  客观地说,如今的移动设备用户可能更乐于用PC机打造传统的物理工作环境,并通过智能手机和上网本削弱区域限制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这几乎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由此不难发现,这同时意味着在未来笔记本电脑仍将获得大量需求。

  移动商业智能微调

  上面所提到的新型移动办公模式针对我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问题给出了一部分答案。让我们逐个对其进行整理:

  我们要如何适应在手机屏幕上操作BI? 我们没必要去适应。通过手机处理的都是那些与本地息息相关且内容较为简单的业务智能信息——诸如我们还有现货吗?商店中是否一切运转有序?而对于那些需要进一步把握工作情况的管理者们,剩下的业务由上网本处理比较好。

  具体的实现形式是怎样的?对于不久的将来,移动办公模式似乎还不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远途的工作人员仍然希望在键盘的帮助下处理业务,而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在触控界面及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却在逐步减弱。上网本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使其如iPad一般便携,却又如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一般强力。因此,移动BI的实施者应该有针对性地至少考虑到两种甚至三种可能影响最终实现形式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为上网本及笔记本电脑办公提供了IT技术支持)。手机与笔记本平台在并肩协作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在诸如谷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以及Chrome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之下,借助“一套API”实现平台之间的共通还是有希望实现的。如此一来,用户将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级商业智能客户端软件及小型应用程序解决工作中的大问题。

  使用实例是什么样的?事实上,对于各个类型的移动能力解决方案来说,答案永远是:都有可能。现场办公靠手机;长途出差以功能全面的“移动办公体系”为先,市场开发类业务则主要依赖于实际办公区。由此可知,并没有某套单独的移动BI方案能够应对一切、一统市场。上述各种实例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为现有BI解决方案添砖加瓦,进而使移动办公者从中受益。

  移动BI的底线

  用户对于移动技术的接纳标准如今已经日渐清晰:在移动商业智能的承认收益方面具备合理性及等效性——进一步来说,无论用户身处何处、是否仍在途中,对关键性数据的ad-hoc分析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重新审视移动BI,调整具体的实施计划,只要一切决策都能够支持我在前文中所提出的“三足而稳”理论,那么这样的移动BI解决方案在规划与部署方面都将具备清晰的过程及可操作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符合上述要求的解决方案实施起来非常简单。我们随便列举几个难题:大家需要尽量压缩由跨移动平台应用程序开发所带来的时间及经济投入;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内容为每款平台指定特殊的使用实例;此外,各位需要的是能够“面向未来”的平台,因为它可能要比“三足”理念具备更多的备选方案,才能在几年之后可以预见(Windows 8触摸屏功能)以及不可预见(Android统领一切?)的一波又一波冲击中屹立不倒。

  无论如何,具体实施方面的困难不应该是阻碍我们迈出第一步的绊脚石。实际上,移动市场的瞬息万变只应该使我们迅速制定并实施对策的过程更加短促有力。请务必记住,智能手机应用市场是由消费者推动的,而这些移动技术最终又将服务于企业级客户。越是与市场现状脱节、我们就越是无法获得必要的移动数据分析支持,这时企业的消费者及员工很可能无视掉管理者的存在——更何况整套业务体系也将缺陷足够的安全保障。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了充分的移动BI规划,我们才可以回过头来,让已经获得历史认可的敏捷BI发挥更大的作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