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雷万云:企业向云演进的策略与实践

  【IT168信息化】

  近日,由《IT商业新闻网》主办、《IT时代周刊》协办的“云的力量”2011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来自中国中医药集团首席信息官雷万云就企业向云演进的策略与实践做了主题发言。以下是雷万云精彩发言: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2008年以后,我们进入一个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处于一个新的竞争环境,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企业CEO的一个 挑战也是对我们CIO的一个挑战。我们要考虑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IT的的建设来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也知道,传统的IT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面临的诸多 的问题,系统开发周期长,企业在升级转型过程中,资源的整合你不能及时的相应,资源不能有效的利用,成本很高等等。这个都是我们IT面临的困惑,在这 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经济危机孕妇着一个新的革命,一个云计算的升起。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大家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认识这样的对企业的领导,是一种零乱的无序的挑战,在这个传统的IT建设过程中,没有摆脱传统是关键,所以我们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升级中我们如何应对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主题,所以企业本身在危机过程中,社会在变化,市场在变化,我们企业的策略也要变化,如果IT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一个动态的资源池,这个实际上 就是对云的一个需求。

  我们就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需求在变,我们就需要打造这样一个IT平台,由传统的基础设施,整合到云的平台上,包括基于SOV的架构部署到平台上, 这个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既然云计算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对我们企业来说,但是如何来了解一个云计算,对我们企业来讲云计算以为着什么,我们云计算概念的产生,不仅仅是炒作, 它的一种需求和技术推动一个互动,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由此产生的结果。所以关于云计算我用企业的视角跟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我们由企业的角度,云意味着一个颠覆性的交付模式,一个系统的整合。由技术层面来讲,是一个云平台,云服务就是基于云平台把我们的管理、业务,整合进去形成一种云服务,这就是一个最精简的定义,这是云计算由企业的角度看。

  然后我们用资源整合,“智慧、资源、模式”,把我们企业的IT资源整合到一块,形成一种服务模式,商业模式,提供给我们的客户,这是对我们IT人来 讲,对于我们企业人来讲,我们如何把企业的智慧,推动这样的智慧,整合我们企业的资源,形成一种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模式,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我们智慧的需求不过是如此,如何整合资源,提供资源这是它的实质。

  我们再讲一下集团云的概念,因为我们是央企,我们有几百家的企业,我们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我们如何面对各子公司的资源,人力资源,不同的资源整 合到一块形成我们的服首先我们企业在本质上就是把企业的IT基础设施整合到一块,然后把整个业务整合到一块,服务是我们一个企业云的概念,我们内部的一个概念。

  所以我们对企业来讲,我们如何把握这样一个过程,我认为要关注云计算的发展,需要成熟的可落地的技术厂商,来规划我们集团的企业云。能够成功的业务和行业是有所差异的,我们做了一个总结,第一个问题,初步判断一下,在这个区域里面,否云的商业机会,我们总结了三点,有具体的地方就有云的在区域里边,还有一个专业的大集中,我们相信在一个链条里边,比如一个产业链,供应链也好,或者一个制造链条也好,甚至在我们一个教育部链条里边,不是任何企业都能把所有的企业做完的,需要大家来合作起来一起来做这个就成了一个机会。

  有可能也会有几个机会,这样的话,初步判断,什么样的地方可能有潜在的机会,有了这样的判断,就下一个环节。在一个领域里边一个产业也好首先我们发现,这种应用是有专业领域的共性有共性的话才才会有市场,才会有空间才会有一个更大的收益的可能,这里边就必须获得另外一个特在中国来说,一个Word软件能部分在云计算平台中成功有点儿难,有很重要的一个业务就叫产业的规划,在一个行业里边,在一个区域里边,什么业务适合在这个业务里边承载云平台的规划业务,我们对江苏地区做了一个分析,我们在地区更新完以后,发现适合在这个地方里边承载的有这么几领域大学教育还有就是以商品的代表的物流,主要在四川茅屋潼关,还有一些分行业产业链,还有就是在市政管理和第一个例子,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这一块,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有这样的市场需要这是全国密度最高的一个区域,就是江苏,它有290多所大学,都有招生管理,学生的学生管理,生活管理,图书馆管理,网络上面教育或者电子考试,对老师也有一系列的管理,学生毕业以后有就业,有捐赠管理,这一系列没有一个大学可以做含面,把每个环节都做得完美,还有一点,很多大学没有钱去做这个事情这个市场是存在的,怎么去做这件事实?靠一家是做不起来的,所以我们建议这个平台的承载者,他们就邀这个区域里面,参加共建不要求10所大学都有所回应共建这个效果就达到了第一个效果他们是有影响力的,他们需要更多的人进来使用这个平台他们进来不是口授而来他们可以把他们已经有的应用带进来对外提供这个服务,最短的时间内拥有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他说我把订单防灾平台中给外边去提供,所以云的平台链条一定是完整启,快速启动,我们拥有了这样几点,第一点我们要引用一种模式,比如大学招生管理,并不是只有一个招生管理的应用,南京理工大学可以提供,江苏大学也可以提供,当这三种应用都提供的时候,总有一个成为最受欢迎的,最受欢迎的就是代表着专业性和欢迎度。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管理,这个平台的管理者也不是一个园区的管理者,也不是哪一个院校,这个平台一旦成立起来的话,可以长的更大。这里边就做一个总结,我们相信云是一个多人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方方面面的,我这里边只做一个简单的说话。

  最后想做一个总结,云计算就代表业务模式的变革+技术的创新。云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是个行业的事,是一个区域的事,我们看到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变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