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小企业信息化三层次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IT168 评论】    近日,中国管理信息化自主平台市场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据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贾涛博士介绍,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需要、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客户要求、Soa构架下的自主平台技术等多种低成本应用模式多种力量的驱动下,2010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据悉,在三层结构的框架下,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存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与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如办公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第二个层次是流程优化,即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如仓储存取的优化、运输路径的优化等;第三个层次是供应链管理,主要指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80%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第一个层次,即要用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目标是建立决策依赖信息、数据的机制,其中特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去。其基本模式是计算机信息加上人脑决策。

    15%左右的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需求,这一层次的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对流程改造、优化和操作的智能、优化,其运行模式已经包括不同程度的计算机智能化决策。此类需求占市场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

    进入第三层次的企业目前还比较少,大约只占企业总体的5%左右。但是供应链思想正在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这就是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来协同业务流程,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使得整个供应链都能受益。例如宝供物流集团的信息系统扩展了采购代理功能,表明其物流服务已经进入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范畴。近来此类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发展速度较快。

    专家指出,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对物流业务系统的个性化需求强烈,基础业务系统建设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控模式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热点。在我国,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各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运作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简单机械的照搬同行企业的物流业务系统,将会因为与企业特点不匹配而最终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特点,建设个性化的业务系统,才能实现对业务运营的真正支撑。特别是对众多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更要求信息系统能随着其业务模式与经营思路的转变而作出灵活的调整,通过系统可调整配置、简单二次开发等方式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大型企业内各信息系统的“统一、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一些集团化的大型物流企业,为加强集约化管理,提高异地业务监控效率,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加以解决,在集团统一信息编码的基础上,利用总部集中部署式的信息系统,及时地将各地子公司的分散业务数据进行汇总,通过数据了解与监控各地的业务开展状况,分析出集团发展战略执行或统一经营管理中各地出现的差异性与潜在问题,进而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以改进。与此同时,博科资讯总裁深国康先生认为,信息系统需要尽力在标准化的结构和标准化的基础功能模块化之上,才能降低开发成本。于是结构标准化和基础功能模块化以及分布式为主兼顾集中管理需求的方案逐渐成为主流。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