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2010热点领域盘点:医疗信息化新契机

【IT168 专稿】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社会普通家庭都会碰到的问题,常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就会拖垮一个中等收入的幸福家庭。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密切关系民生,且迫切需要解开的难题?作为支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被明确纳入新医改方案中。

    政策篇:3521工程,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初定

    医改的主导力量无疑要靠政府的强力推进。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同样要关注政府导向这个风向标。继2009年4月正式发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新医改方案),以及2009年12月1日正式发布并执行《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之后,在2010年的前一天(2009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部网站发出由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2010年4月1日进一步开始正式施行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这些标准都为各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做出具体规范。

政策篇: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初定
 

    除了规范标准之外,新科技、新技术同样被纳入相关卫生部门的视野。2010年中,在卫生领域物联网与智能卡及RFID技术应用发展研讨大会上,卫生部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表示,卫生部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为百姓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如果没有医政、卫监等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的充分重视和理解,卫生信息化将无法摆脱业务与技术“两张皮”的被动局面,如此一来,信息作为“四梁八柱之一”的先进战略构想势必无法落地。

    10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和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视察时指出,当今我国以SCI论文数为评价指标的医学科技成果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包括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政策研究在内的“软科技”却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成为卫生发展中的“短板”。只有将“软”“硬”科技相结合,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我国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期,卫生部已完成“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初步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建设优异、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