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荷学院建院五年硕果累累

  【IT168 信息化】

  由东北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东软集团、飞利浦公司联合创建的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中荷学院”)今天在沈阳东北大学迎来了建院五周年的生日,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专门从事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学院在全方位学生培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专业人才与社会行业需求的高效对接,为我国生物医学和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研究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端人才。

  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永吉、辽宁省政协常委李树森、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教授、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博士、中荷生物与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全院师生共同见证了5周年纪念活动。

  中荷学院发挥所拥有的世界优秀的医疗产业平台和医疗临床优势,利用东北大学多学科资源,遵循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医学影像学的核心地位,开展医学影像科学和技术、医学图像分析与智能辅助、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等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形成了独有的生物医学工程的教学、科研和开发综合性学科环境。

  学院成立五年来,充分发挥东北大学领先的计算机学科优势和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强大优势,整合全球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端性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国际化——浸入式(多维度)文化氛围营造、实用性——渐进式(多渠道)见习实践模式、研究型——梯队式(多层次)创新教育模式等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中智能、技能与素质的协调统一。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使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成为东北大学迈向国际化的样板工程,为尖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培养出大批的高端人才。

  据了解,该学院近五年来学生就业机会与质量节节提升,到目前为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79名,硕士毕业生102名,博士生1名。 2009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100%,其中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比例为48.2%;2010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其中有64.2%的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2008届、2009届、2010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4%和100%,其中被国内外500强企业录用的人数比例为39%。在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5名同学已经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杜克大学、密西根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大阪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有44人拿到了诸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中荷学院院长康雁在致词中表示,中荷学院从建院至今,承蒙东北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以及东软集团、飞利浦公司多方的支持与厚爱,5年来,学院聚焦医学影像和医疗健康领域,发挥产学研医相结合、国际化、学科交叉的优势,探索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和科研机制,打造有产业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学院将继往开来,不断创新,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把中荷学院打造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斯坦福”,为中国和全球的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教授在学院5周年庆典仪式上说:“中荷学院成立5年来,丰富了东北大学原有的学科与研究领域,也是东北大学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又一探索,5年来,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端人才,以全新的育人、研发、管理模式成为了东北大学迈向国际化的样板工程,希望学院在未来能为中国和全球的医疗产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省政协常委李树森出席了庆典仪式,对该学院成立5周年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表示,中荷学院是辽宁从学问到产业的跨越,“产学研”合作的一面旗帜,“产学研开辟了两条大路:一条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自主创新之路,一条是与产业企业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不但提升了辽宁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提升了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