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信息化调研反映中小企业形势依然偏"紧"

  【IT168 信息化】

  2008全球金融海啸,中小企业一片恐慌;2009中国成功"保八",业界谈论"后危机时代"。时至2010,中小企业在期待什么?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近期公开表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是中小企业,保证2010年8%的GDP增长也靠中小企业的拉动。"毋庸置疑,占中国企业总数99.8%,提供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是成为支撑经济、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解决好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维护中国经济整体的稳定至关重要。

  信息化需求状况往往能前瞻性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走势,从相关调研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转型调结构,需IT系统培养"未来竞争力"

  在这次影响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一部分企业倒下了,一部分企业经受住了考验,严酷的现实向这些挺过来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他们更加明白要想让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更需要自身实力的加强。新年之初,记者走访部分中小企业主,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在增强自身能力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 市场拓展难,产品的同质性较高,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资源放在同一营销平台上,希望提高精准性;

  2、 融资贷款难,中小企业较于大企业面临着更大风险,企业信用缺乏和资金不足使资金流举步维艰;

  3、 产业协作难,产业间竞争多于协作,社会信用的不足导致正常商业活动付出过高的协作成本;

  4、 管理提升难,内部管理缺乏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掌控和优化,无法标准化以参与更大程度的竞争;

  5、 人才匮乏,整体I素养需提升,缺乏稳定的技术人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无法及时应用;

  6、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往往"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

  综合而言,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信息化方面的长期落后和缺失,缺乏将现有技术、资产和商业价值融合起来的综合能力,更缺乏战略性的管理优化目标,即构建一个整体框架,通过正确的IT策略和执行来长期维持并指引业务发展,获得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一位小企业老板表示:"以前总觉得上不上信息化生意照样做,现在转向内需后客户数量变大了,国内市场结构也很复杂,不上就无法支撑业务发展。"

  57.6%的中小企业还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

  IDC数据显示,2009年中小企业IT费用增长率由金融危机前的14.3%降到8.5%,而2010年整体经济形势向好,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将顺市高涨。

  根据金蝶友商网日前所做的一份需求调查,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解决四个问题,市场与营销,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与研发。其中个体商户对于市场与营销及企业管理的需求最旺盛,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营销渠道及企业管理都已经具备一定水平,需求降低,争霸市场的主要手段向产品研发及客户关系管理转移。据悉,中小企业中57.6%的企业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其中99%为个体工商户。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