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信息化】
认为因特网是一种对现代教育有正面和负面重大影响的,也是现代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有用工具。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因特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因特网对教育观念转变的意义、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方式、因特网进入现代教育要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评述了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因特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
远程教育是最早介入网络的领域之一,“网络教育”也是网络技术拓展应用的一大空间。从CAI技术到CDROM技术、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直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的变革,促使传统教育方式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从人到物;从硬件到软件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这些都是现代远程教育所要研究、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特指基于因特网和卫星网而进行的远距离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个新兴模式或者前沿分支。现在我们需要探索因特网这一新手段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问题,关注这一新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动向,研究它将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什么前景。多媒体有利于创造教学的真实环境,发挥得好可以在教学方面采用声、图、文、动画、录像多种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完美地结合,才能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的效率,还需要进行许多研究和探索,但是总的趋势是会大大有利于学校教学,强化学校教学的效果,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界面,提供全程化的教学内容,提供终生化的教学手段。现在一个远程教学网站,不只是提供教学内容,还把丰富的课外读物、课外小组、课外活动等提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图书、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在这方面,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进步和利用因特网水平的提高,因特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因特网对教育观念转变的意义
因特网的出现,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也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的转换问题,而是对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更大挑战。或者说,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特网的作用。
第一,终生教育及融合教育的观念。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受教育的时间延长到校门之外,延伸至成年,乃至老年;远程教育的出现使得不分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教育成为普遍现象。所谓融合教育,指的是有着诸多区别的受教育者可以同时接受的教育。目前,就教学形式而言,现代远程教育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面向在校人员和非在校人员。它可以说是为教育的大众化和学习的终生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并将这方面的观念和意识深深地植入了决策者和大众的观念中。
第二,创新教育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观念是网络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因为网络世界纵横交错着无数的联接和关系,总的方面与现代社会求新、求变,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特征相吻合,激励人们的思想更延伸、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敏捷。网络创新教育的对象首先是教育者本身,而非受教育者,它要求教育体制和机构认真迎接网络环境的挑战,要求教师的地位从细节的陈述者变成积极学习的支持者,要求教育的领导者和从事者不仅应该研究教育的科学规律,还应该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层次不仅应该适应当前的社会要求,而且应该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第三,重塑文化能力的观念。这一观念直接涉及文化水平、读写能力的界定。在以印刷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水平通常指的是人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读写能力往往又是根据识字的多少来界定的,后者也是判断文盲与否的标准。在网络社会,个人的文化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层次上,他必须能阅读和写作;在另一个层次上,他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和其他远程交流的工具,这也可以说是网络社会的读书与写作;在更多的层次上,他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文化人,应该同时具备适应两者和创造两者的能力。
第四,学校虚拟化的观念。网络作为普遍现象,意味着生产的传统要素——资金、场地、库存和熟练劳动力等不再是经济力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的潜力将越来越多地同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联系在了一起。学校硬件设施的界定将超出规模、存量、占地等指标,而增加了创造性、流动性和速度等新的要求。学校的功能、校区建设等方面的观念也将变更。
第五,社会教育化的观念。在网络社会,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日益成为社会的共同事业——个人和家庭将教育作为非常好的的投资领域;企业把教育看作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国家和社会视教育为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主要象征。
三、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方式
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易于从学校可获取的资源这一方面看出。比如:因特网可以使农村学校和弱势人群、不便离职学习的人群等不再受到学校条件和在学校里才可获取教育资源的限制。进入因特网后,他们就可以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服务。因特网还有其他信息提供方式不具有的独特好处:一旦连上,巨大的信息量不需要增加物理空间,储存简单,不需要学校和个人增加储藏室。信息可以保存在磁盘上供将来使用或不用时删除。不管怎样,学校和个人不会面临增加藏书空间来贮存大量增加的资源这一任务。因特网对课程的直接影响,从学校开出的课程种类中可以看出。比如,如果一所学校能把整个图书馆上网,以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上网进入,这所学校就能开有关因特网新技术课程。学校通过把这样的新技术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不仅对现在的课程产生影响,而且整个新的课程需要进一步开发。课程编制人员、学生和教师都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学生对因特网知道什么?教这些技能和概念的非常好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必须考察哪些道德因素?在什么层次上教给学生这些概念?此外,教师目前正在使用的课程将直接受到因特网的影响。当因特网在课程中应用得越多,我们就将看到教师扮演教练和辅助者的角色也越多。当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就会有更多的合作学习发生。当教师学会并应用了这些方法,学校的整个课程将会改变。然而不管什么方法,教师必须齐心协力把因特网引入学校日常生活中。随着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因特网的有效应用可以以教科书同样的方式甚至更有效的方式影响课程。
间接影响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为教师,总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积极学习并终生学习的志趣?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难题。然而,现在我们却能亲眼目睹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几小时的信息,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学生喜欢利用因特网就某个课题进行研究,我们还看到了学生借助因特网对学习非常感兴趣,毫无疑问他们会持续不断地学习。因特网有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魔力。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可以更多的控制他们选择的信息。其次,学生将以多媒体的形式探讨问题。再次,因特网活动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机会。最后,因特网提供了与他人和它地的联系。这些不是按照国籍、种族或智力来评判一个学生,而是按照学生交流使用的文字和思想进行判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会随着对因特网新奇感的消退而消退吗?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是:否!这是因为:假设你有一本你真的很喜欢读的书,你读了许多次,每一次你都会发现作品的新内涵。虽然,你对这本书评价很高,但结论总是不同的。我们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因特网结尾很少有相同的,因为它在不断的增加新材料。这些材料不是一年、一月、一天增加,而是每小时、每分钟在增加。某一问题在某一天信息不多,一天以后可能会很多。这就是因特网对学生来说都是生动的原因。
四、因特网进入现代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尼尔-波思特曼在他的《技术》①一书中警告说,每一门技术对社会都会有影响,不管这技术是好还是坏。波思特曼要我们理解技术从来就不是中立的。当现代教育利用因特网技术获得各种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它的负面影响。
第一,我们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因特网的时候,不能不关注一些重要的道德问题。首先,作为教师,必须教学生经常筛选网上获得的信息,弄清是谁发的?其来源于哪里?这些材料有无明显的错误吗?其次,必须考虑的道德问题是因特网上有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材料,像黄色网页等。再次,“因特网迷恋症”又是一个问题。台湾学者对2000名大学生作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大学生患有严重的“因特网迷恋症”。他们长期沉醉于网络世界,有的已经懒得和身边的人沟通,有的经常因担心发出的电子邮件是否已送达而睡不着觉,有的日常的不快事通过网络来发泄,有的人一上网就废寝忘食,超过一小时不上网就手指发痒,把桌面当键盘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迷恋因特网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人、有心理问题的人等只增不减。对此,学校要通过明确的道德准则和学生行为守则来规范这类问题。
第二,因特网仅仅是一种工具。因特网允许网民同世界上的任何个体分享信息、思想、消息,这种分享对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特网对现代教育产生的潜在影响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特网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教师用来提供给学生打开世界窗口的工具——因特网不会教学生,仍是教师教学生;因特网虽然能增加学生获得教育资源和信息,但若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并教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这些新资源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特网的正确应用会有益于学生的教育,如果应用不当,会使学生身受其害;因特网将永远不会代替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好的研究、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交流和书面课程。因特网对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提高的教与学的质量。尼古拉丝-耐格波特在他的《走向数字化》一书中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人利用因特网学习知识和技能,因为它将变成一个人学习的辅助网。②
第三,因特网能否进课程?如果我们增加了网络课,我们就改变了学校计划和教师在课堂中的责任。如果把因特网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就会改变。更进一步说,如果学校选择了增加因特网课,学校本身就会改变。没有办法列出一所学校选择上网可能面临的所有变化。然而对教师来说,明智的选择是:首先,作为教师,他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如何处理信息,也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查找新信息。其次,必须意识到我们不是在教育孩子进入我们的世界,而是在教育他们进入一个未来的世界——他们的未来。我们的课程如果不能适应解释学生的未来的需要,那我们就将做了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最后,变化最大的方面可能是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因特网在将来10年或20年会是什么样子?对学校和课程有更大的影响吗?勒温司-皮尔曼在他的《学校的出路》一书中,构想了一个未来需要学习的社会。一个相似于又先进于现在因特网的社会。不管未来是什么样,作为教师总是承担着为学生提供最好教育服务的重担。如果我们不能教学生如何运用可获得的资源③,那么波思特曼的话将是正确的——运用技术代替人,我们可能发现自己被技术所利用。
注释
①Postman,NTechnopolyNewYork:VintageBooks
②Negroponte,NBeingDigitalNewYork:VintageBooks
③Perelman,LJSchool’soutNewYork:AvonBooks
参考文献
[1]CoyHolcombeInternet:TheImpactonCurriculumUSASINOteachereducationconsortium
[2]Lancaster,Education’sInternetcompanion,PA:WentworthWorldwideMedia
[3]McDevitt,MAvirtualview:Classroomobservationsatadistance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1~196
[4]张普网络化带来的冲击和机遇[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