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梅宏:中间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软件的自主创新之路

    【IT168 信息化

    从学术角度谈谈软件中间件的趋势还有我国怎么去实行发展。我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想我的角度还是更多从学术的角度,怎么样使之理论体系更强一点,更完美一点,第二个想回顾看看中间件整体发展的趋势,第三个就是我国中间件的研发状态。最后就是我们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之路。

    中间件这个概念实际上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学术界还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在网络环境在应用系统之间的一个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那么早期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它的互联互操作的问题,实际上从现在来看,这个定义也不太完整,但是在产业界中间件的概念就非常多样性了,我个人特别不喜欢中间件这个词。实际上我们可以看看国际国内都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些具有某些共性的软件构件,也被称为中间件,有的时候还说的过去,它具有一个系统运行平台的特征。还有软件工具也被称为中间件,这种例子可以举很多。我觉得概念的混淆是乱的,国际上也是,大家也看到国际上统计的东西里面也是把很多东西都统一了,问题就在中所带来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说过去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等过去所有的软件它都有一个“中”当然也会有不同阶段,不同的认识。比如说最早的操作只是管管内存的程序,管管调度,后来多了一些,比如说我们现在都接受了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有一个平台形象,这个平台形象是一个系统软件很重要的标识,数据管理也是在发展,这样就导致在概念不均的情况下产生了一个混淆。可能会给市场的投资人带来混淆,老百姓现在都搞不清楚中间件叫什么,我们在863的时候一直给领导讲中间件,当时给马部长做了一个汇报,他听完以后说比过去清楚了一点,潜台词就是我还没有搞明白中间件是什么,当然随着学术界不断的努力,中间件还是在研究。我个人虽然不喜欢这个词,但是它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了,如果往严重来说,概念进一步的混淆,会把市场搞乱,搞砸掉的。也就是某一天当全国人们都说自己做的一个东西是中间件的时候,我想我们会糊涂了。我们回顾来看看原因在哪里,异构是市场竞争一个必然因素,每个公司都要做自己的logo,但是又没有一个公司又能够解决通吃所有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通过标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解决。由于这些东西不能够解决统一市场的问题,大家看过《笑傲江湖》所以这个差异是不一样的,每一次要做,windows要跑成本太高,中间件是提供这么一种基础的内容,我们把地层给屏蔽掉,就解决了分布式网络环境下互操作的问题。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共性,从我们最早裸机时代,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不管硬件了,它只需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完成某一种编程任务。我记得美国IT泡泡的时候,有很多学文科的甚至学物理化学的,早期到美国为了找一份工作,经过三个月培训就成为一个技术人员了。我们现在讲操作系统里面,是把编辑放在一块,这里面分布系统里面就有很多问题,就是共性的理念和服务,就是它的协调,它的并发问题,它的存储问题等等。

    我们看操作系统如果从硬件上来开发很复杂,操作性把它连接在一起使它简单了很多,人们就开发了一个一个共性的成本,这些东西我觉得当时的叫法也不能叫错,毕竟只是一个“中”或者一个小的成分而已,真正的中间件要成为趋势,成为发展,我们必须把这些凝聚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平台,否则早晚会被上层的运用分化,或者下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吃掉。这就是中间件面临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操作系统厂商必须要发展一种东西。运用服务器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叫法,它是为运用提供一个服务,构架框架,把共性的东西变成框架,把特点变成热点让你运用,还有构件运行平台,这是北京大学比较喜欢的叫法。操作系统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进程,还有人把它称之为基础件,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中间件的一个基本的东西,这个东西把操作系统剥离掉以后,在操作系统和网络之上所形成的这么一个东西。从这个意义上中间件的发展,考虑到未来要提供一个网络环境下中间件的发展,大概是这么几个趋势,运用模式和网络环境决定了基本的形态,一个是平台化,把所有的东西集成在一起,再一个是领域化,第三个是泛在化。平台化是你生存的空间,而领域化注重往上走,就像咱们金蝶做ERP,不再是一家一家的做,这个产品就是你的框架,这三个化决定了基本的形态。所以我提出发展中间,带动两端。它所面临的竞争更为残酷,只有通过中间件应用市场创造更好的空间。
    发展趋势平台化一个向系统软件的功能提升,现在中间件可以往下走,我要大型运行一定要跨网络运用的时候,就离不开,而这个时候把下边的功能提升下来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但实际上另外也看到操作系统也在往上走。这些就是中间件发展的几个阶段,最早是局域网下的,基本上是以库的形态存在,到互联网出现开始出现所谓的平台形式。不同领域一定有它的共性,要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如果说我们不能沉淀共性我们就很难做到产品性,就是由互联网延伸到其他网络的模式,现在讲的各种模式很多。

    围绕这个再往下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说一个是网络化,一个是普适化,一个是智能化。我们说现在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它开始渗透到我们人的社会,人和互联网走到一块,进一步的东西把一些控制的东西,物理的东西和物理连在一起,这就是所谓走向人-机-物和谐发展。这样发展的话,就需要在某种意义上所谓的互联网,甚至互联网的延伸就成为全球泛在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和它相连,我们人就可以享受,怎么样把这样的功能提供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上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式,各种各样的运用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计算,服务计算,网格计算,这边讲的电子政府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当然现在最火热的就是IBM讲的智慧地球,智慧星球。那么在这个上面我们能不能为这样一台计算机构件一个中间件,构件一个运行平台,构件一个计算机的泛在操作系统,在这个层次下它是一种按需构造模式,随时有人加入,随时有人退出,在一个社区里面呈现一个组织。第三个从开发模式上来讲是一种基于复用的,为了支持这样一个新的平台产生,具有平台性,还有在互联网时代所构成的这么一个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网构软件,他和过去的模式就不太一样,它给我们更多的在软件基础上的模型,我们写编辑都知道。这样的网构软件就需要一种运行平台。以前我们讲我用软件是怎么用的,你把代码给我,我本地安装,自己买机器,现在你用软件是什么,不就是让它帮你处理事情嘛,它强调一个我可以不用代码,你只要给我提供服务就可以,那么它的软件要求就高。我们说整个体系要构件一个网构的中间件体系,这是我们大学努力做得一件事情,我们希望未来几年能够看到有这么一个结果,这是我讲的第二部分关于趋势的问题。

    第三部分讲状况,应该讲我国中间件研发状况,从正面总结就是起步不晚,成效显著,起步不晚是说我们从研究来算不错的,当然不能算早,成效还是可以的,政府高度重视,学府也很重视,国家973计划也支持了很多。实际上我们973年做了这么多年还是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技术和产品研发里面,国家有863计划,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还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上海市科委也曾经设立过中间件的专项。当然现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十一五期间第一大专项就是核高基,这件事情包括中间件作为基础软件具有很重要的成分,很多人都不明白中间的东西怎么能够变成基础软件,这个意义上就是说政府很重视,国家也投了很多的钱。第二个学术界投入,大量的学者进入这个研究,北京大学也做过一个服务器,国防科技大学也做了一个stobus为等等,863里面实现了学术界的第一次团结,我们把分散力量集中起来,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和国际om2为进行合作。第三个在产业界新军突起,主要的中间件谄上有东方通、金蝶等等。这些东西看到了我们整个发展的进步,但是实际上我们再认认真真的看一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现在国际上中间件的格局大概是两个,一个是并购带来的集中,还有一个是开源,形成了双雄争霸,我想在座中间件的企业,谁敢站起来说,你一家能把这两家打倒,或者我在这里面异军突起变成第三家,理想可以有,但是我们得知道怎么实施,最近我在读书突然发现明朝的大家王样名(同音)给我的志行合一,我认为我们中国有敢叫板这两家的公司。这样的格局下我们的机会在哪里,现在看看我们的差距,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中间件厂商规模有限,国际竞争力偏弱,各类中间件产品不少,品牌的影响力偏弱,当然我们东方通,金蝶都是品牌,但是这个品牌好象和IBM比还是差,整体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市场份额,这是报告,占据的份额,当然它的统计是杂七杂八一起统计的,东方通高一点,这么一个数据,我们说这两大头太强了,如果要实现我们真正国家所期望的基础软件的自主的话,我想这是远远不能达到政府官员的要求,咱们上海经信委的领导一看到这个就很伤心。 第三个我觉得中间件概念被泛化,某种意义上就使得它作为系统软件的性质认识偏弱,真正占据中间件主流的厂商一定要坚持住,你要知道我们说服领导接受中间件比国外晚了多少年。再一个我觉得我们的技术上,我们长期疲于跟踪,自主创新力偏弱。刚才告别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我们就想在太空上跟美国较劲?我们要认识这个情况。下一个是对开源社区获取多,贡献偏少。这就成为了国产了,这件事情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没有错,但是我们怎么样在发展的同时对它有贡献。最后一点学术界和产业界分离发展,产学研横向合作偏弱,科学家研究自己的东西,甚至是拍脑袋想的东西,根本不知道需求,凭判断想象做了这么一个东西,第二个我们的企业根本没有原始创新能力或者超前的发展能力,这个界限总是一个问题,所以政府在倡导产学研,在这个环境之下中间件怎么发展,我个人讲看看这个比例,虽然这个比例有一些其他的,应该说中间件在市场上的表现,就中国的基础软件来讲还是不俗的还是不错的。

    那我们的创新之路在哪里,这么多年通过863通过核高基也和很多的企业在接触。我觉得我们的发展之路,我觉得应该有这么几个,第一个要应用,我们在中国的市场应用去感知需求,否则我们都是别人告诉我们的。面向高端,构建示范。第二个产品导向、打造品牌,扩大市场,第三个我们要强调自主,自主不以为者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做,专利是用来交换的,不是用来收钱的,然后汇聚共性,支撑发展,最后一个生态建设,形成链条,我一直呼吁国内所有做中间件的厂商团结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可能的发展,蛋糕作大,市场作大,饼作大,就比现在吃的多。我想我们的目标要提高我们的技术自主力,你不能讲全部自主,国际上像IBM这样的大公司都不可能通吃全世界,我们一定要和别人互相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我们核心技术的自主力要提高,第二个要提高我们市场的占有率,当然中国过去的说法叫做放开大道,占领两江,农村包围城市,我们从两江开始,通过这种东西提高市场占有率。当然最后一个高端应用率。我们希望中国中间件以自己专利为核心的这么一个品牌,所有的厂商都参与,学术界也参与,企业参与我们构造一个中国的社区,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可以开发自己不同的品牌产品,走产品化品牌化,把这个东西扩大,但是这个还不够,中间件还有往上走领域化的事情,基于这些产品,我们再走一步能够形成共性的平台构建相应的平台和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目前也在和很多人探讨,希望能够构建的事情,如果这个创新链能够构建起来,虽然几年之内看不到三足鼎立,但是我们至少会一步步稳扎稳打。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