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信息化】克里斯汀生以《创新的两难》轰动商管界,他为全世界经理人解开了长久以来的疑问:”明明是绩效优异的领导企业,为何总在面临创新时做错决定?”
创新对公司很重要,每个人都认同。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名言,”不创新就等死”(innovate or die),经理人朗朗上口。可是一旦被问:”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大家眼神开始飘忽、语气开始虚弱。幸好,我们有了创新大师克雷顿?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创新的两难:自杀以求生存
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200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排行榜中,克里斯汀生名列第17位,世纪CEO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的作者汤姆?毕德士(Tom Peters)还瞠乎其后。
1997年,克里斯汀生以《创新的两难》(The Innovator's Dilemma)轰动商管学界与实务界,他为全世界经理人解开了长久以来的疑问:”明明是绩效优异的领导企业,为何总在面临创新时做错决定?”
在商业史上,我们看过太多例子:大型计算机的”蓝色巨人”IBM错过个人计算机市场(个人计算机的技术远比大型主机容易);没有一家音响领导品牌预期到随身听将改变音乐产业(随身听也不比高级音响精密);从真空管到半导体、光学相机到数字相机,几乎每一次创新,都让市场上的绩优企业从云端落下,新进者取而代之。
这些大公司明明拥有最多资源、最优秀的人才,却为何无法创新?
克里斯汀生说明,大企业不乏创新的技术与点子,但之所以会在创新领域落后给新进小企业,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害怕推出新产品,会降低既有产品的销售额。
想象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公司拥有一项畅销产品或服务,让你赚进大把钞票,这时候研发团队向你报告:”我们也许可以推出一个取代它的新技术。”你愿意放弃当下的金鸡母,换取未来的不确定性吗?就算你愿意尝试,但可预期的是,这项新技术将会瓜分既有产品的市场,你该怎么办?
所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对企业是一种”自杀以求生存”的取舍。成功打倒领导企业的市场新进者,没有”既有业务”的包袱,面对创新时往往能放手一搏,取得胜利。但新进者有一天也会成为市场在位者,再遭到新一波挑战。创新战场上”在位者必败”的宿命,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自1992年取得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企管博士以来,克里斯汀生十多年来的研究,都在为企业建立一套创新的理论,来摆脱宿命论。
创新三部曲:为创新建立实做理论
在《创新的两难》中,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论。他认为市场上的在位厂商,较精于改善既有产品性能的延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而市场新进者则善用破坏性创新策略,以价格低廉、性能较差(但足够使用)的产品,争取在位厂商的低阶顾客,待技术进步、逐渐提高产品性能后,便能以低价优势席卷高阶市场,一举取代旧产品。
除此之外,克里斯汀生更提出市场在位者”解决创新两难”的办法。包括独立出专责单位从事创新,让这个单位的资源与运作方式能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色,并保留足够资源不断试误,以及找出新市场、成功达成商业化的四大建议,奠定了他”创新大师”的地位。
而在《创新者的解答》(The Innovator's Solution)中,克里斯汀生进一步将破坏性创新理论完备化,明确区分为”低阶市场”与”创造新市场”两种破坏性创新类型,并且进一步分析企业组织资源分配的决策流程,找出突破”两难”的实务建议。
最后,在《创新者的修练》(Seeing What's Next)中,克里斯汀生从研究组织内部流程如何达成破坏性创新,转向往组织外部找出创新机会,并且分析在创新竞争中,攻守两方的可能行动,协助经理人在正确的时刻,做对关键决策。
这一系列”创新三部曲”,是克里斯汀生花费毕生心血建立起的一套理论。在这位创新大师的心目中,”理论”并非”实务”的相反词,而是实务的基础。
克里斯汀生曾如此比喻理论的重要性:人类曾以为装上翅膀就能飞行──直到伯努力定律(Bernoulli Theorem)被提出之后,人们才得以造出飞机,完成翱翔天际的梦想。
创新三部曲,正是克里斯汀生交付给经理人的”伯努力定律”。藉由回顾商业史中在位者与新进者的创新战争,再透过理论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我们自然也能找出在创新的世界里,摆脱两难、翱翔天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