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就业压力倒逼中国经济复苏模式转向

    【IT168 信息化

    上半年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日益向好,今年有望实现数字“保八”。但在全国各地“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却并没有消退,保增长与保就业的矛盾甚至还在加深,这令中国经济复苏的质量大打折扣。不可否认,部分区域的就业有所缓解,甚至有报道称温州等沿海地区近期开始出现“民工荒”,但总的来看,保就业依然是任重道远。

    人保部部长尹蔚民8月2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今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只相当于2009年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的一半。此前几天,人保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称,目前为止,有3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要知道,这还仅仅是官方公布的就业数字,是否有水分还真的要打一个问号,近期就不断有报道称一些部门的就业统计实际上存在“被就业”的现象。

    安邦去年就曾指出,2009年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经济增速问题,而是失业问题恶化,这将成为2009年中国社会最大的定时炸弹,必须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现在来看,保就业与保增长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匹配了。按照人保部的测算,要解决严峻的就业压力,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不过今年“保八”目标的实现难度都已不小了,如果要达到10%或者更高显然只能寄予出台新的刺激计划再烧一把火,但在资产价格泡沫日益凸显,通货膨胀风险加大的形势下,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如果由于就业压力再来一个更强的经济刺激计划,那将使政策走入歧路。

    全球经济危机之下,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就业形势异常突出应该说是意料之中。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就业资金更是达到420亿元,比去年增长66.7%。然而,在“保增长”变成政治任务之后,保就业变得日益“虚化”。尽管中央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大量的资源都向国企严重倾斜,引发了新一轮“国进民退”浪潮,许多民营企业不仅无法得到融资支持,甚至还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日益加大而受到打压,保就业与保增长逐渐脱节了。

    垄断的国企当然也能解决一小部分就业问题。例如,国资委统计的数字显示,中石油等100家中央企业2009年计划招收应届毕业生203616人,比2008年实际招收人数增长近7%。还有,在4万亿计划大量投资铁路、轻轨的刺激下,铁路的岗位需求也显著增加,北京交大的校园里甚至得意洋洋地流传这个一样顺口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修铁路。”然而,国内吸纳就业人口近八成集中在民营部门,国企解决的就业数量相对于年初2000万失业农民工群体和今年700多万就业大学生的庞大规模无异于杯水车薪。现实中,就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今年高考的报考人数。据悉,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30万。

    在我们看来,要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要平衡保增长与保就业之间的关系,理论上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就业的增长,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过度强化了保增长,而保就业却并未真正上升到决策目标中去,就业问题也没有随之得到有效缓解。而要平衡保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就必须转变资源重点投向国企的发展方式,要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对民营企业开放市场,取消对它们的过多禁止或限制,充分发挥好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回答网友关于就业的问题时,温总理曾经说过:“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显然,就业问题严峻性的高烧不退,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定时炸弹。在我们看来,保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定保就业。上半年中国经济复苏“重量轻质”的现象仍很严重,粗放型增长模式再次卷土重来,经济结构调整很大程度上只是反映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国内企业特别是许多民营企业税负环境还在变坏,这些都导致了尽管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出来了,7万多亿信贷投放了,但就业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中国必须切实改变保增长下的“地方政府+国企”为主导的模式,而应将重点转向民营企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放力度,打掉更多的准入限制,如此才能激发和鼓励民营企业成为拉动就业的主渠道,才能让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退烧。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