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信息化扬帆起航 开启EHR之旅

    【IT168 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日趋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eHR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eHR,即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硬件基础上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它通过与企业现有网络技术相联系,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同步发展。

    目前,根据国内外企业的实践,eHR的主要形式有电子化招聘、电子化培训、电子化学习、电子化沟通和电子化考评等,其中尤以电子化招聘和电子化培训发展最为迅速。对中国企业而言,eHR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一、eHR 的涵义

    eHR首先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含了“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优化(BPR)”、“以客户为导向”、“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思想在内;它利用各种IT手段和技术,比如互联网、呼叫中心、考勤机、多媒体、各种终端设备等,包括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功能,比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训(或者说在线学习)、绩效管理等;它的使用者,除了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外,普通员工、经理及总裁都将与它的基础平台发生相应权限的互动关系。综合来讲,它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狭义的E-HR中是指“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广义的E-HR中的“E”除了包括上述的“Electronic”,还包含了其他几次层含义:一是 “Efficiency”即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二是“Enabling”即更强功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是“Empowering”即更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四是“Extending”即扩展的人力资源管理。

    从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的角度来讲,E-HR既包括B2C(Business to Consumer),这里的“Consumer”则是指“Employee”,于是演变成“B2E”,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活动中,把各级员工视为该活动的“客户”,通过双方的网上互动完成相关事务的处理或者说交易,员工类似“客户”一样从网上获得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又包括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企业人力资源业务从外部服务商,比如咨询公司、招聘网站、e-learning服务商等处在线“采购”各类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甚至还要包括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有关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发生业务往来的事务处理,由原来的书面、人工往来,转移到网上处理,比如保险、劳动合同审查等。

    二、E-HR与若干相关术语的关系

    1.E-HR与C-HR和D-HR

    E-HR是运用信息技术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E-HR并不是C-HR(Computerized HR) :C-HR是“计算机化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化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化,虽然取代了传统手工管理文件和档案资料,但未能达到网络化,无法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与反馈。E-HR也不是D-HR(Digitalized HR) :D-HR是“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将人力资源资料具体数字化,缺少实时处理及交换等功能。也就是说,E-HR是比C-HR和D-HR更高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E-HR与HRMIS

    HRMI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称之为“HRIS”(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着重于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采集、维护等功能,主要表现在软件中的模块大多是人事信息管理模块、考勤模块、薪资计算模块、福利管理模块等;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逐渐深入和“人力资本管理”的提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信息的采集、更新和维护,而是要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依靠各类模型和工具,提供优化的管理流程、智能的分析、战略的决策参考等,于是“HR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的称呼随之出现,“HRMS”比“HRIS”增加了许多全新的功能,比如培训功能、绩效管理功能、门户、招聘功能等。目前,对它们通称“HRMIS”。

    E-HR和HRMIS最重要的区别在于:E-HR更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HRMIS为运行平台,以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为特征,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E-HR并不像HRMIS那样仅限于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发生互动关系。E-HR体现“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为人力资源管理搭建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在满足人力资源部门业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从高层到中层管理人员,再到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缩短管理周期,减少人力资源工作流程的重复操作,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使最终用户(员工)自主选择人力资源信息和服务,加速实现事务性工作和日常服务的外包。

    首先,对企业高层来说,E-HR使决策者可以不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自助式地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和人力资经营指标以便进行决策。其次,当某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流程到达高层决策者时,高层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进行直接处理,节约时间和成本。 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来说,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就是他们的客户,如何为这些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事关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发展战略。比如,如何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如何通过合理的招聘与测评为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如何通过工作分析以及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提升组织与个人绩效;企业领导如何能方便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各种状况;直线经理如何参与自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如何从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受益等等问题,都是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考虑的。对企业员工来说,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可在线查看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重要人员信息、内部招聘信息、个人薪资、个人福利、个人考勤休假,注册内部培训课程,提交请假或休假申请,更新个人数据,进行个人绩效和目标管理,与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在线沟通等。

    因此,在E-HR模式中,从普通员工到经理及总裁都将与它的基础平台发生相应权限的互动关系,这正是“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的体现,它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全面变革来适应这种变化。

 

    三、eHR的特点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E-HR不仅是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在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更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由于人力资源在电子化时代己经成为人类财富增长、经济进步的源泉,因此,E-HR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支持组织机构经常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E-HR模式实施的首要前提是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HRMIS是其推行的硬件基础。在信息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求企业必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变通性,因此HRMIS需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变迁以及内部人力状况,做出有效的调整,采用完全可定制的组织机构设计工具,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使用机构树对企业的机构组成随时进行修改,迅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2.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

    在现有的关于ERP的研究中,关于管理流程优化的文献很多,流程优化的目的在于通过业务流程的梳理和重组,使实施ERP的企业实现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匹配,从而提高ERP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整体效率。E-HR模式最重要的内涵特征应该是通过实施E-HR,达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绩效。

    3.人性化的服务模式

    E-HR模式不仅通过HRMIS能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培训课程和学习交流平台,采用公正客观的评估机制,以提高员工绩效,还可以提供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员工虚拟社区系统,方便企业新闻的发布、员工间的互相交流,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友好的交流方式。E-HR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从“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为人力资源管理搭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在满足人力资源部门业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将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链上不同的角色联系起来,亦即是成为企业实行“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

    四、eHR的优势

    相对传统手工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eHR有许多优势。首先,eHR大大提高了人员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翰威特公司有统计数字表明,公司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均每位员工的成本是35美元,但在第一年就可以收到可观的回报,员工的电话询问也减少了75%。戴尔公司2000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处理了300万美元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业务。其次,通过eHR,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客观性,人力资源管理重心也因此可以往下移动。这一人员管理的重心下移,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办到的。

    由于eHR通常是集中数据管理、分布式应用,通过采用全面的网络工作模式,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这样一来,它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跨时间、跨地域进行,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因此保持了统一性和连贯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越来越多的HR管理活动将委托给直线经理来实施,但HR管理体系的建立、HR管理活动的计划、管理过程的监控以及管理结果的汇总与分析都需要HR部门统一来完成,只是HR管理活动的过程将更多地授权给直线经理完成。因此,对HR部门而言,除了负责eHR平台的系统管理之外,更多地是通过eHR平台来进行HR管理活动的计划、监控与分析,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数据维护,因为数据维护的工作经授权后将逐渐由直线经理与员工分担完成。当然,出于管理的需要,类似于薪酬管理这样的职能,很多企业还将以HR部门为主来完成。

    对CEO而言,eHR首先是人力资源信息查询与决策支持的平台。CEO能不通过HR部门的帮助,自助式地获取企业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CEO还能获得各种辅助其进行决策的人力资源经营指标。其次,利用eHR平台,当某个HR管理活动的流程到达CEO处时,CEO还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处理;对直线经理来讲,eHR是其参与HR管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直线经理可在授权范围内在线查看所有下属员工的人事信息,更改员工考勤信息,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培训计划,对员工的转正、培训、请假、休假、离职等流程进行审批,并能在线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员工利用eHR平台,可在线查看企业规章制度、组织结构、重要人员信息、内部招聘信息、个人当月薪资及薪资历史情况、个人福利累计情况、个人考勤休假情况,注册内部培训课程、提交请假/休假申请,更改个人数据,进行个人绩效管理,与HR部门进行电子方式的沟通等等。
  
    电子化人力资源积极地推动了人力资源变革的进程。eHR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真正从繁琐的行政事务分离出来,同时也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提供简单的人力资源信息转变为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解决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并建立支持人力资源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这两方面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名副其实地进入“管理”的战略伙伴角色。这是eHR系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最积极的影响。

    其次,eHR完全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人力资源工作者从事大量的工作就是行政事务,其次是管理咨询的职能,而在帮助企业策略的制定方面是最少的。在电子化人力资源的管理环境下,人力资源工作者所从事大量的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在人员管理上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行政事务工作被电子化、自动化的管理流程所大量取代,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eHR实际上把人员管理的重任转移到第一线的经理身上,真正使他们能通过管理、激励员工实现他们的业务发展目标。第一线的业务经理可以通过网上得到最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流程、市场数据,经过授权,他们可以进行相关人员管理,包括进行人员的奖惩。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eHR是建立在标准业务流程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个人的习惯服从于企业统一的管理规范,这对实现HR管理行为的一贯化是十分有意的,而管理只有成为大家共同遵循的一种习惯,才能发挥非常好的功效。eHR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这是在面临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和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愿望而做出的选择。通过授权员工进行自助服务、外协及服务共享,人力资源部门正日益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从而扮演起一个战略性的角色——这一角色所关注的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人才。

    结束语:

    EHR是一种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代表着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该模式的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同时这种模式并不是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式,它的实施必须和周围环境相匹配,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和相关变量。影响企业对于人力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企业战略、所有权、生命周期、信息结构、规模、文化、行业特征、劳动力市场。法律等。做为E-HR模式,由于是以信息技术为实施平台,因此除了上述影响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外,该模式的选择因素还受到信息技术采纳的因素影响。根据现有的关于信息技术采纳的文献,对于用户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层面进行的:从个体层面进行分析的主要有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从组织层面进行分析的主要是基于创新扩散的视角、组织行为和变革管理的视角。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个业务职能的层面管理模式,而其职能是以人为核心的、主观能动性较强的一种职能。因此,对模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