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信息化】
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在超市买了什么,你在电影院看的是哪部电影,甚至你在饭店点的什么菜,都被一一记录或者查询到,你会不会觉得毛骨悚然?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因为RFID技术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为零售公司带来成本节约的同时,也正在把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外泻出去。
其实,伴随RFID而来的隐私问题早就有人提出质疑甚至抵制,从2003年起RFID技术于零售业行业的应用陆续引起欧美国家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团体发动的联合抵制运动,抵制的对象包括对沃尔玛及TESCO这样的零售巨头,美国商业周刊曾经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过反对者的呼吁。其中著名的有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团体CASPIAN,CASPIAN认为在商品里嵌入的RFID电子标签可能会随时被任意的读取器读取数据,甚至可能达到监视个人的目的。虽然这个理由过于牵强,但这些顾虑无非来自对RFID 电子卷标可能被不当利用的恐惧。
有些国家的政府也正在评估这一风险。今年6月,美国的多个政府部门向美国电子委员会(AeA)提交的一项草案,建议将用户隐私保护嵌入用作标签的RFID芯片的应用中。美国政府的重视是因为即将执行的电子护照(E-Passport)计划, 电子护照整合了特殊的微芯片功能,可以储存基本的信息,例如持照者的姓名,生日,出生地等。芯片有 64K 的内存,因此还有足够的容量可以储存生物特征等信息,如数字指纹,照片,以及虹膜扫瞄等。这是美国911袭击之后,重要的国土安全保护措施之一,但同时也带来对电子护照隐私安全的关注。 目前可行的保护办法一是对标签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密,IBM等系统厂商都在从事对安全加密技术的研究。另外一个方法则是简单地让标签失效,但是这同样丧失了RFID的技术优势,RFID能够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所以标签解除使得该技术在顾客走出商店后就失去了优势。
目前虽然零售业对于RFID技术的应用,还是以物流监控和产品包装应用为主,如果要实现不必大排长龙等待结帐或者让计算机提供服饰搭配建议这样的智能服务,还需要技术人员和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各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备受争议的隐私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