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每天出门第一件事是要穿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从电影电视剧里,我们看到老式布鞋都是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现代化制鞋企业的生产流程要用到多少人工呢?温州企业CIO联盟主管郑国超做客IT168视频中心,详解了一双鞋在工厂里的生产流程。
温州企业CIO联盟主管郑国超在IT168视频中心接受采访
鞋怎样做出来?
现在一双鞋要被做出来,是在一条完整的流水线上进行,首先它要经过开发部开发,设计好鞋型后打版,接着确定楦型以及鞋子的整体结构,这些确定的数据会形成一个开发物料清单,然后流转到裁包和划料部门。郑国超告诉记者,做鞋过程中,有些革料,有的是皮料,不规则的皮料需要手工一块一块裁切下来。
划料完了就要裁包,把鞋面和鞋里的东西复合,复合之后进行针车——用缝纫机把已经复合好的几种材料整体成型,并用线把它缝起来。针车之后是夹包程序,夹包程序需要用到鞋楦,把鞋面的皮料覆盖到鞋楦上,定型夹包。有的制鞋企业将这个环节进行了机械化改造,但仍需要手工钉几颗钉子,把大致的方位钉住,再由机器进行自动高压定型。
接着在鞋底上涂好胶水,用液压的机器将鞋面和鞋底复合,然后进行打磨。对鞋面打磨完了以后进行喷漆上光,最后鞋子经过烘干之后会变得非常亮。
哪些环节待E化?
有些制鞋企业中使用着传统流水线的制鞋流程,完全使用人工也可以完成,但有一些环节,有的制鞋企业已经开始加入机械化、自动化或者IT手段进行了改造,以减少人工提高效率。
在温州的一个鞋机公司开发了一套全电脑自动裁切机器,用电脑来自动控制裁切,一张皮放上去,电脑会将它扫描进去,并在电脑里自动计算出这张皮可以切出多少张鞋里或是鞋面,然后发指令下去,切刀自动将料切好。
在裁包和划料环节,传统制鞋企业经过中参来流转,具体做法是裁包车间将皮料或革料裁好,转到车间的中转仓,而针车车间的人员再去中转仓把裁好的料领出来。而这个环节,有的制鞋企业会使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系统控制进行料的中转。
在针车和夹包中间的环节,奥康集团已经采用ERP进行了精细控制,每个车间都配备了联网的电脑:每天针车线总共裁了多少、每条线每个人的产量分摊多少,可以立即输入系统,时效或平效(每条流水线所占用面积在每小时的工作效率)都可以计算出来。
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CAD设计系统,在制鞋企业反而应用并不广泛。吉尔达制鞋公司开发部主管设计鞋子时,往往是用笔在纸上直接把样子画出来,然后由开发部员工直接做成样品,确认之后再大规模投入生产。郑国超说,制鞋企业的设计环节已经形成一种经验化的工作方式,设计往往都是依靠设计师瞬间灵感,而一些有名的设计师不一定对电脑或CAD很精通,所以鞋样设计使用计算机在制鞋企业还不太普遍。
ERP给制鞋企业带来什么?
在制鞋企业,对原料库存的了解非常重要,但是不同的材料、不同颜色的鞋面或鞋底、不同的鞋楦……原料纷繁复杂,占据了大量库存。谁能降低库存量、提高库存调取率,谁就能占据主动。郑国超告诉记者,库存过多占据资金流才是最可怕的,如果库存只占流动资金的10%以内,才会是非常好的状态。
温州的泰马公司也是一家制鞋企业,2007年上ERP之前,材料库存占用资金超过了370多万元,从仓库保管员到董事长都说不清楚自己仓库里面还有什么材料,哪些材料是什么时候进的,哪些材料已经不再需要,哪些材料是多采购的。
泰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地花费人力物力对库存进行整体整理,整理完之后,董事长吓了一跳——2003年的皮还在仓库,竟然没有人知道。
而现在,泰马选择了一套适合自己的ERP系统,将所有材料输入系统进行精益管理,泰马董事长在自己办公室的电脑里就可以查看到所有材料细节,材料大类、小类、其用途、进料时间、成本、来自哪家供应商、这批材料是满足哪张订单、这张订单哪天开始生产哪天结束……等等信息一清二楚。
ERP系统不仅为制鞋企业把库存管得一清二楚,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订单分析,更大程度地降低库存、节约成本。如果公司一个月拥有10张订单,在系统里可以看到这10张订单里面哪些材料是一样的,一样的材料可以合并购买,合并购买可以降低成本。订单的异性也能分析清楚:其中有三张订单需要在当月5号完成交货,而另外两张订单在当月10号开始生产,还有一批订单需要在月底30号交货,这样,系统可以提示公司管理者,交货日期最迫近的订单需要获得优先生产权,在材料的选用上也需要优先满足。
“ERP对于提高制鞋业生产流程效率和资金降低使用率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郑国超说。但他也提醒,制鞋企业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个性,并不适合采用通用型ERP,需要根据自己的管理需求,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