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中国的互联网业而言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去年还意气风发的分众传媒在距离2009年仅有几天的时间时将主营业务出售、整个互联网业只有一家公司实现成功上市、SNS网站风生水起却始终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多数视频网站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要如何回顾并总结2008年的互联网?本报记者采访了知名互联网评论家谢文、洪波和刘兴亮,为大家解读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
记者:新浪几天前宣布收购分众传媒,2008年在互联网界,类似的并购还有很多,在您看来,今年互联网界出现这么多并购案例的原因是什么?
谢文:由于缺乏创新,一些互联网公司为了使业绩变得好看,就会收购一些盈利模式相对成熟的公司。2008年,发生在互联网界的并购有很多,但基本都是向内挤压式的并购,这就是缺乏创新带来的后果。
洪波:企业进行并购有很多原因,具体到新浪和分众传媒,我相信更多的原因是来自操盘者自身。人们总是趋向于最大化自身利益,尤其对新浪这样没有大股东、所有者与运营者完全分离的公司,运营者的意志就会体现为公司的意志。两家旗鼓相当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通常具有更多冒险的色彩。大规模并购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但运营者通常不会有那么长的在职期限,所以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变数。
刘兴亮:并购案例多了其实是好事,以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总是喜欢什么都自己做,这是不对的。
记者:金融危机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
谢文:首先是心理上的,其实很多公司都很有钱,但大家都不扩张了;其次,影响了VC的投资步伐;最后,金融危机使得互联网的创新力度越来越小。
洪波:首先是资本层面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风险投资会趋于平淡,企业IPO数量会明显减少;其次,互联网创业活动会逐渐趋于沉寂,创业投机行为将明显减少;第三是业务层面的影响。以阿里巴巴B2B业务为代表的外贸型网站,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此同时,互联网品牌广告的走势也不容乐观;第四,开源节流将成为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主旋律,企业裁员甚至倒闭的消息将会不断出现。不过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两三年,会有一批商业模式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成长起来,为下一轮上行周期做好准备。
刘兴亮:互联网从业者大多是在拿青春赌未来。金融危机打击的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信心,这是最可怕的。
记者:阿里巴巴股价持续大跌,这是否意味着电子商务的前景被投资者看淡?
谢文:电子商务的前景仍然是好的。阿里巴巴的股价大跌不能全怪金融危机,它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公司管理是否出了问题。
洪波:阿里巴巴的股价,只反映股东对阿里巴巴B2B业务的态度,并不代表对电子商务前景的看淡。相反,经济危机通常会成为电子商务获得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比如,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实体商业大都受到了冲击,但淘宝网却借此机会发展起来。
刘兴亮:阿里巴巴股价持续大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电子商务的前景还是无比光明的。
记者:在2008年,版权纠纷仍然始终围绕着国内互联网,版权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的发展?
谢文:版权官司大量的出现是互联网变得成熟的标志。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互联网公司使用有版权的内容需要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但同时,这是一些大公司抬高进入门槛的好时机。门槛抬高后,别人进来就不容易了。
洪波:大量的版权诉讼所反映的是这样一种现实,即旧的利益链条已被摧毁,新的利益链条尚未形成。版权诉讼的发起方,通常是旧版权体系下的既得利益者,而被告通常是快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可以预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利益博弈还会一直存在。互联网的文化核心是分享主义,是信息的自由流动,是用户全面参与。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无法改变互联网,只能学会适应它,并从中寻求自己的新利益。长期看,新的利益平衡一定会达成,但这需要相关各方共同付出努力,而不仅仅是对抗。
刘兴亮:互联网一开始就倡导免费的概念,所以版权纠纷日益增多。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确实会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解决互联网的版权问题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记者:2008年,国内SNS兴起。校内网、开心网、一起、5G、51.com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SNS的前景到底如何?
谢文:我不认可SNS的概念,一些打着SNS招牌的公司和Facebook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他们做的东西在市场上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我始终强调Web2.0概念,Web2.0是互联网的革命,和SNS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洪波:国内的SNS网站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群雄并起、杂乱无章是这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可以预料,未来的SNS市场,很难出现一家通吃的格局。中国用户的数字化存在,将呈现出多身份、群落化的特点,并在娱乐、商务、社区等不同的方向上,探索各自的商业可能。
刘兴亮:在我国,做事情很容易演变为一窝蜂。如果一个东西很流行,大家都一窝蜂地去参与,一直到把整个事情搞得千篇一律才肯罢手——IM火爆时,几乎所有的大网站都推出自己的IM工具,现在,SNS几乎又成了所有网站的必备。不过,SNS可能会产生下一代互联网霸主。
记者:2008年对于视频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视频网站在这一年中经历了视频牌照审批、金融风暴等多方面的考验。请您对2008年的视频行业进行点评。
谢文:从2003年起,我就不看好视频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不是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在中国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很难出现类似YouTube这样的商业模式。
洪波:经过短短两三年的发展,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之一。但“看”的习惯的全面养成,再加上视频网站的刻意引导,大量的中国用户被培养成“观众”而不是“作者”,这就与YouTube模式产生了明显的分野。或者可以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已不再具备产生YouTube的可能,同时也不再具备创造全新历史的机会。目前的视频网站,可能会发展成传统视频内容的在线分发渠道,而不是像YouTube那样成为普通人的传播工具和分享社区。
刘兴亮:2008年是视频行业的挫折年,从年初的牌照一直折磨到年终的经济危机,能挺下来的视频网站都是好样的。
记者:2008年,中国互联网业只有A8音乐成功上市,这和2007年相比,似乎跌入了低谷,如何重拾资本市场对互联网的信心?
谢文:这与大环境也有关,2008年,全球IPO数量跌了70%。VC们经过一番大折腾后,也需要休息一下。但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国内的互联网由于缺乏创新,已经很难吸引VC的兴趣。
洪波:2008年的互联网低谷,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全局性衰退面前,互联网无法独善其身。但互联网对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影响已经很明显,这种影响终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中国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目前还相对比较弱小,再经过几年的潜心打磨,会有一批新生力量成长壮大,成为新的巨头。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只要这个市场有利可图,他们不会离开。
刘兴亮: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相信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资本市场仍会将关注重点投向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