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香港地铁和九广铁路的IT整合记

    【编者按】超过180亿港币资产、1万4千名员工,以及超过160个要整合的IT应用程序——这不仅是香港地铁信息总监赖锡璋生平所面临规模最大的IT整合任务,也是近年来亚洲最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案。


香港市民乘坐地铁

    近年来,亚太地区最大规模企业合并案就是2007年12月的香港地铁和九广铁路合并,涉及180亿港币资产、1万4千多名员工,合并的应用程序超过160个,在合并工作巅峰时期,整个IT部门最多要处理1千6百个任务。

    面对这么大型的企业合并,怎么确定相关合并工作能井然有序地完成?一手主导两铁公司IT整合的香港地铁(简称港铁)首席信息总监赖锡璋表示,“只要能精准掌握贯穿两铁公司运营的IT系统,就能确保合并成功。”

谋定而后动,详细制订IT发展策略
 

    赖锡璋具有40年以上丰富的IT工作经验,他说:“除了Y2K项目外,这是生平遇过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IT任务。”为了确保IT整合计划成功,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一个以未来业务模式为依据的IT整合计划。


香港地铁大厅

    九广铁路和香港地铁虽然都是铁路公司,但两者的公司文化、运营模式、工作流程都大不相同,赖锡璋表示,通过IT可让双方从流程上快速整合。早在2004年,两间铁路公司已有合并共识,双方开始初步整合设计规划。

    不过,当时两间公司仍是独立运作,赖锡璋表示,规划初期很难拿到对方比较机密的人事、系统、资产等数据,最后与20名用户访谈,花了3个月,才找出一个适合两铁合并后的系统架构。

    香港政府在2006年对外公布两铁合并,自6月起,2家公司一起制定虚拟的IT发展策略。赖锡璋说:“要让IT发挥应有效益,首先,要制订一个合适的IT策略、计划,及落实执行的作法。”因为合并后就是同一家公司,他认为,“未来业务模式怎么走,IT就必需能提供足够的支持,甚至创造更高的价值。”
 

成立IT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IT合并事宜


    九广铁路和香港地铁是平等合并,所有政策制订必须由双方同意。 
 


香港地铁大厅的公共设施

    因此,两铁公司在正式合并前,赖锡璋通过成立IT项目管理办公室(ITPMO),协调各种IT整合项目进度和IT资源分配,并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项目经理,以确保IT整合能符合业务流程需求,“这个IT项目管理办公室,是两铁在IT整合过程中最强而有力的靠山。”他说。

    合并后的公司运营要能满足双方需求,赖锡璋在IT整合策略上,以“维持合并后业务正常营运”“对系统更改最少”,以及“导入时间最短”等3个原则,从2家既有的IT系统中,选出合并后仍适用的关键系统。

    以ERP系统选择为例,九广铁路使用SAP的ERP系统,香港地铁使用甲骨文(Oracle)的ERP系统。赖锡璋认为,2家公司所有的流程、业务模式、汇报架构等,在合并后都已改变,必须重新评估哪一个ERP才适合合并后的运营模式。最后,香港地铁选择了Oracle。诸如此类大大大小IT系统的存续评估,都是通过IT人员和部门业务人员面对面沟通、40次以上的会议才做出决定。

    由于地铁公司项目成功率超过9成、并取得CMMI Level 2认证,赖锡璋指出,有8成系统是延续香港地铁原有系统,其余2成采用九广铁路的系统。

制定首日项目计划,宣示合并成功决心


    两铁公司在2007年12月2日正式合并,也是新港铁面对香港民众的首日。赖锡璋说:“行车服务与安全不能打折扣,两铁合并后,地铁票也跟着降价,一切都得如期实施。所有对乘客有影响、对内外沟通有影响的工作,在合并首日都必须顺利上线。”他为了第1天就必须顺利上线的相关系统,制订一个首日项目计划。

    这个首日项目计划包含17个重要的应用系统,内容包罗万象,如电子邮件系统、票务系统的后端报表、IT基础架构和网络架构、软件使用权转移、两间公司的文文件、财务管理系统上线、信息安全、成立IT控制指挥中心(ITCCC)及相关组织调整等。赖锡璋说:“IT合并最巅峰时期,IT项目活动数量高达1600多个。”

    合并首日是两铁IT整合最直接的考验,不论民众搭乘哪一条路线的地铁,都要能准时发车并维持行驶安全;另一个挑战是,两铁合并后票价要跟着降10%,“能否正确以新票价计算,是两铁合并成功与否最直接的检验。”赖锡璋说。

    为了落实首日项目计划,两铁公司成立了IT控制指挥中心(ITCCC),负责指挥首日项目工作在12月2日当天进行。

    IT控制指挥中心最主要的任务在于,监控包括客服热线、公司网站、B2C应用程序修改等IT系统转换状态,能快速处理IT转换过程所出现的事故,让潜在危机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负责协调各种预备方案,呈报重大问题给更高级的公司转换管理委员会作决策。

5个小时完成首日项目计划上线


    香港地铁运转时间每天上午6点到凌晨1点,每天只有5小时的休息时间。因此,系统上线测试时间只有5个小时,“时间,就是系统能否顺利上线的最大挑战。”赖锡璋说。

    赖锡璋表示,IT控制指挥中心在12月1日晚上10点钟就开始待命,检查每个预备要上线的系统,由于最后数据合并风险最高,所以当天IT控制指挥中心已经做了3次彩排,相关的异地备份计划,也一起进行。

    “每15分钟做一次进度审查,务求做到准时、如期完成IT系统的转换。”赖锡璋说,“先前详细完整的规画发挥应有的效用,”原定凌晨6点前完成IT系统转换工作,在凌晨5点10分就已经顺利上线。香港搭乘地铁的票价,在合并后第一天就顺利以新票价计算。
 

香港地铁IT整合下一步


    2007年12月2日,新港铁出炉,首日项目计划及相关IT计划在第1天都顺利上线,港铁在接下来IT整合的步调也相当快速,在1个月内,就已采用单一财务管理与采购系统,而属于采购系统一部分的维修备用零件(Spare Parts)系统,在第一个月就已完成。

    合并后3个月内,港铁顺利完成ERP合并,并完成一个能管理14000多名员工与复杂人事任命的人事管理系统;而足以支撑180亿港币规模的资产管理系统,也在2008年4月7日正式上线。

   赖锡璋表示,至此,所有IT合并的工作已经完成了70%,接下来就是趁机进行服务器集中化和虚拟化等节省IT成本的工作。“预计在2009年中,香港地铁也会将原有5个IDC,合并成2个。”他说。此外,“两铁IT整合后,160个应用程序只剩下107个应用程序,每年软件授权费用至少可以节省1千多万港币。”他说。

    在IT人力方面,原本九广铁路IT部门有100名员工,地铁公司IT部门有150多名员工,完成IT整合后的半年内,两个原本各自独立的IT部门,已经集中到港铁办公。在职位整合后,现在香港地铁IT部门人数只有150人左右。

    根据港铁2007年财务报表,港铁铁路业务市占率从原本的25.3%提升到41.6%,也带动票价调整机制更透明化,种种迹象都证明两铁合并带来正面效益。

    回首过去1年多,港铁的IT整合工作,从启动、规划、执行、监控一直到结束,多数人对港铁表现有目共睹。作为IT整合的推手,赖锡璋说:“缜密而详细的IT整合规划,加上军队化般的高度执行力,是这个大规模IT整合计划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港铁IT整合的安全风险

    企业进行合并时,组织、人员、IT系统和数据量的变动,会造成资产安全的风险。香港地铁首席信息总监赖锡璋表示,该公司以“安全”“功能”“花费总成本(TOC)”“对其它应用程序产生的效益”以及“产品效能”来选购安全产品。

     赖锡璋表示,内部员工异动,可能造成数据外泄潜在风险,外部每个月有超过3万次的攻击。香港地铁透过端点安全防护软件,加上网络存取控管(NAC)功能,监控每位员工信息流向,并抵挡外在恶意攻击。
 

    合并后的香港地铁,员工人数从各自6、7千人,到合并后的1万4千多人,E-mail从原本3千多个暴增到7千多个,对外联系E-mail数量也超过5千个,造成垃圾邮件暴增。赖锡璋透过防垃圾邮件网关以及垃圾邮件过滤软件,避免垃圾邮件对邮件服务器和员工效率的冲击,也降低垃圾邮件可能隐含恶意链接或病毒,对网络用户造成安全威胁。
 

    两铁合并后有1千多台服务器,赖锡璋引进安全管理平台,分析各种Log(登录档)。合并后港铁主机从微软平台,新增Unix、Linux、AIX等主机平台,加上每天新增2TB数据量,赖锡璋选用能支持异质平台、备份窗口短的备份软件,完成港铁备份作业。
赖锡璋看好未来SaaS的应用效益,他不讳言,当香港地铁合作伙伴已延伸到中国其它大城市时,未来港铁一些好用的管理软件,是否可以透过SaaS提供给其它合作伙伴,是赖锡璋持续关注的技术重点。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