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信息化】
“我们的信息系统能追踪到每个双汇联销专卖店的POS机上开具的每张单据。”刘小兵身兼双汇集团CIO和双汇软件公司CEO,清晰地向记者介绍着一根双汇火腿肠的来龙去脉。他所言非虚,顾客在双汇门店购买的每一根火腿肠,都会瞬时反映到总部的信息平台。双汇连锁店在全国超过400家,但集团高层每天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立即知道千里之外任何一家连锁店的销售状况,而过去则需要几个星期。
“每三到五分钟,我刷新一次,销售数据就有所不同。”双汇软件公司的研发人员张剑鹏向记者演示了双汇集团管理信息平台的实时统计和监控功能:采购、屠宰、配送、运输、门店销售等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中的一切数据,都即时汇集显现。
如此高效的企业难怪会引人侧目,“双汇从2001年到2007年的净资产报酬率遥遥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过去7年间双汇平均的净资产报酬率为19.38%,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近19个百分点。”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讲师袁光华在日常研究中得出这一结论,“我们用软件计算完所有上市公司的ROE后,发现双汇的ROE远远超出同行业,再用杜邦分析法层层分解影响ROE的因素,最后看到是因为双汇的资产运营效率很突出。”
“过去7年双汇平均的总资产周转率为323.75%,也远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79.15%”袁光华在计算研究中发现的这个数值,让刘小兵一提起来就高兴,“这是我们很自豪的事情”。如此高效的资产周转,和双汇背后经营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分不开。
然而,即使是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当初也没有想到信息化会有如此大的功力。
1998年,尽管双汇仍如日中天地发展,但当时集团高层已经意识到潜在的发展瓶颈就在眼前:拥有40多家子公司,上百家办事处,员工18000多人,双汇的管理成本也在呈直线攀升,而管理的效率却没有提高。
“1998年双汇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0亿,没有信息化是很困难的,而且万总当时一心一意要做百亿企业。但是他当时真的不知道信息化究竟作用有多大,只是知道大型制造企业都要有。万总在国外考察,发现大企业都有一个很大的机房,这让他印象深刻”,刘小兵向记者介绍双汇软件的来历:“一开始集团向全国招标,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双汇集团的业态很复杂,是一个供应链,产业结构包括农业,屠宰、养殖、化工、物流、零售等行业,绝对不是买一个软件就能覆盖的。2000年万总找到我决定定制开发软件。双汇今天是368亿的销售,论身高也是姚明级的,巨人企业需要的是‘量身定制’信息化服务”。
万总对信息化的认识也逐渐转变。2000年集团销售额是60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20亿元,费用却比2002年下降了2.2亿元,万总当时就觉得IT投入,起到了赚钱、省钱的作用。2004年160亿元,2005年达到220亿元,万总在大会上讲如果没有信息化双汇不可能做这么大。06年销售额240亿,07年突破300亿,目前为止是368亿。
订单周期:从15天到48小时
降低成本只是信息平台的副产品
成本到底是怎么节省的?这不得不归功于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双汇集团把信息化引入连锁业态,实现了全国所有门店订单的实时响应,门店销售情况的实时掌控。
这为企业赢得了时间,通过缩短销售环节和成本,达到了相对的零库存。在引入信息化之前,双汇客户下订单都采用人工方式,打电话给业务员,业务员报到分公司,分公司汇总发传真到总部,总部发往工厂,工厂决定哪个仓库出货后再送货上门,所有的流程都是通过手工电话传真。“这个过程最长要15天,现在客户只要登录我们的客户自助系统,48小时之内,货物就能送到你面前。”刘小兵说,“客户在任何一个联网电脑上登录自己的帐户,都可以查看货品的状态,是不是缺货,有多少存货。他到美国出差也能几秒钟之内下订单。我们的系统还会发短信告诉客户,订单收到及订单号、金额、车号、何时送货。”
以前处理订单都是手工统计,人员消耗大还容易出错,不到一百家分店就要有几十个配送中心人员忙活。信息系统上马后,总部只需要4名员工就可以处理所有的订单,因为双汇集团的连锁店已全部实现了订单自动生成、自动配货处理、网上盘点等,以往每月一次的盘点现在可以随时进行。“我们可以做到日清日结,很多企业以前是月监控甚至季度监控,我们是日监控。哪个区域的销售一旦出现异常,第二天主管电话就打过来了。”刘小兵道。
高效的客户自助系统还能帮助企业节省谈判成本,精简订货流程,销售人员和客户之间不再需要反复询价还价。“买1吨和100吨的客户享受到的优惠肯定是不一样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广东和四川就不同”刘小兵爽快地笑了,“但是只要客户进入自己的帐号,系统自己就会判断有何种优惠。我们有80多种促销,会员的,返点的,搭赠的,原则一句话,鼓励你多订嘛。”
“所以关于企业的销售成本,我们大约占其他大企业的20%~30%。但降低成本只是信息系统的副产品,实现全面监控管理才是系统的应有之义。”刘小兵对于信息平台显然寄予更多期望。
系统缩短了销售环节和周期,还能根据销售预测分析,对零售商自动提醒是否需要补货。“比如你卖掉一块冷鲜肉后,库存低于50公斤了,系统就会自动提醒你要求补货。晚上店主再确认一下系统自动生成的订单,货物就能按时送到。”刘小兵认为这才是数据大集中的价值,实现数据资源、客户信息、业务流程的共享,加快供应链对商品的反应速度。在产品利润薄如纸的今天,零售业竞争已不仅仅表现在单纯的商品层面,更重要的来自于服务,比如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从采购、配送、销售到再采购等整个链条上一系列的实时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做出反馈和应对,以便让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为消费者节省价格、时间成本。
英国著名食品零售商J Sainsbury就是如此成功,在库存管理方面,它可以为450多家商店预测和补充6万种商品,利用顾客需求来确定精确的存货、补货频率和定单量,使销售、利润和顾客满意度达到非常好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