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医院信息化以人为本

    【IT168 信息化

    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人从进入医院的第一个流程——挂号开始,就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病人只要在挂号大厅的排队机上,自己直接取一个号就能看病。别看这一小小的改变,却是要对挂号的功能和目的有着本质的理解: 一是注册; 二是收取挂号费; 三是统计医生工作量; 四是导诊。而现在医生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上一个刷卡动作就解决了挂号的前三个功能,门诊大厅的导诊员解决了导诊问题,排队机保证了正常的就诊秩序。这样做,不仅病人免去了排队挂号的时间,而且也解决了医生工作量的快速统计问题。

      作为这些细微变化的背后的精心设计者,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的最大感触是,医院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即以病人中心,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二者并行不悖,有机统一。这一主线清晰之后,医院的信息化过程就有了灵魂。

      以病人为中心

    “医院信息化要以病人为中心。医务人员的天职,就是要给病人看好病。所以,服务好病人,是医院信息化工作的中心。” 陈金雄说。

    近年来,福州总医院在病人当中普遍推广应用了预付费一卡通模式。“我们的信息系统整合得非常好,就像高速公路网,任何一条道路都很畅通。整个系统没有什么羊肠小道,全都是畅通的大道。”陈金雄自信地说。

    在福州总医院,病人的预付费卡可以与医院各种信息系统(挂号、收费、门诊、化验检验等临床信息系统、后台摆药系统等)全部连通,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一卡通,减少了病人在挂号、收费、化验、取药等多个环节的排队等待时间。譬如,病人化验不需要重新排队交费。原因是,化验室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唯一的条形码号,就可以识别病人身份和检验的项目,同步完成病人样品采集和收费功能。而在以往,医生给病人开了化验单后,病人必须先去收费处排队交费,之后才能去抽血化验。不仅如此,病人也不需要花费精力去等待化验报告。原因是,各种化验结果、诊断数据,会在第一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传输给门诊医生,病人只要安心看病就好了。

    专家号难挂,是许多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陈金雄的思考是,专家资源的稀缺性,是信息化本身解决不了的; 但是,信息化可以帮助专家“节约”出更多时间看更多的病人。为此,他针对门诊系统做了许多有用的改进。陈金雄算过一笔账: 医院门诊大楼当初的设计容量是年接待病人80万人次。但实际上,医院接诊的病人在2008年预计将超过了120万人次。而且,医院就诊的高峰期一般都没有排长队等待的现象。陈金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门诊大楼年接待病人数量最高可以达到160万人次。也就是说,借助计算机优化业务流程后,门诊大楼的实际就诊量将比设计容量提高一倍!

    以医务人员为主体

    陈金雄感悟到,信息化要在医院有作为,还必须坚持以医务人员为主体。即要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价值,帮助他们提供更便利快捷的工作环境,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为病患服务,最终使病人获益。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与以病人为中心并不矛盾。

    人性化的思想,要最终落实在人性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上。陈金雄非常重视细节的改进。

    传统的HIS软件,是从医院经济管理需求出发的,而对于一线医务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不够重视。福州总医院为门诊医生设计了很多便利的信息服务手段。譬如,医生可以把病人的电子化的病历调出来,这对于诊治很多专科病人非常有帮助。另外,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完全按照个人的偏好,自己定义常用的用药清单,就像一个实用小字典。在输入电子处方时,只要点击常用药字典中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规格、单位、用法和注意事项就一次录入,再根据病人情况输入用药剂量即可。

    原来做化验、检查、开处方,医生都是手写。如果病人要做四个检查,医生就要开四个申请单,而且都要写上姓名、性别、年龄、病史摘要等一些相同的内容,费时费力。现在,开各种申请单时,医生只要简单地在电子申请单上勾选一些选项就可以了,而且申请单上的病人信息更加准确、丰富了。

    在医疗保险的支付环节,医院普遍面临与不同的保险结算的问题。陈金雄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软件系统,就可以将不同的保险结算政策和方法“记”下来,包括不同险种的病人的某种用药的报销比例。这些细微的改进,不仅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而且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临床信息系统的改善,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实时可靠的数据基础。陈金雄说: “医院最初使用计算机,就是从管理的需求出发,但是往往还是会出现收费、药品的管理漏洞。为什么?因为当初的信息化没有贯穿到整个医疗业务的全过程当中,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往往是不准确的。像收费,原来有的中间环节没有计算机化,数据往往不够及时,存在人为失真的可能性,而且难以监测。现在,所有的数据都是实时的,数据的采集贯穿了业务的全过程。医院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原来是终末管理,现在是全程管理。”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