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实验室”有多远?

    【IT168 信息化

    “世界工厂”中国似乎又被戴上了“世界实验室”的花冠。

    今年6月, 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司司长奥滕在“2007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上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最具吸引力的研发投资地。

    研究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2000年至2005年间,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印度的研发投资增长了17%,在日本的增幅为3.8%,在欧洲增幅为5.2%。在未来3年内,跨国公司设立的3/4以上研发中心将落户中国和印度。

    一切显得那么乐观。但如果翻开硬币的反面,也许会觉得言之过早。

    不错,外企越来越多地把研发搬到了中国,这些研发正在逐渐从开发到基础研究,研发水平提升有目共睹。但先不管外企研发的“含金量”,光看本土企业研发的羸弱和本土研究机构陈旧的研发体系,就会发现,光有外企研发这一“翼”,中国难以承载“世界实验室”之重任。

    “无核心技术”依然困扰着中国本土企业。因为规模不大,底蕴薄弱,中国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生存下去,在研发上是“精打细算”,不像微软那样“大部分的研究经费是用来浪费的”。而国有研究机构受原有体制的影响,研究多停留于写论文的阶段。论文一写,往往被束之高阁,不再管产业化之事。

    中国不缺人才,缺的是人才成长的环境。“世界实验室”的形成,需要本土企业、国有研发机构形成良好的研究体系和环境。但目前本土企业难有“允许失败”的包容性,国有研发机构则没有“产业化”的眼光。“断层”的中国研发,成大局难啊!

    而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一方面是外企把制造基地搬到了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为全球服务。显然,两指标一对比,本土研发的羸弱,使得这“世界实验室”的称呼有点名不副实。

    当然,这一切也正在改变。推动改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外企研发的进驻,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和营造了很好的研发环境。如同外资的进来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好的管理理念一样,外企研发的涌现也给中国研发机制的更新带来了一股新风。因为人才是流动的,目前在外企研发机构优秀的研发人员,很有可能未来流向本土企业。这种人才的“倒流”已经开始了,越来越多外企的管理人员正在往本土企业流动,未来研究人员出现倒流现象也有可能。SAS中国研究公司被称为是“BI人才”的黄浦军校,因为很多在那里成长起来的研究商业智能的人才流到了业界的其他公司。

    “全球化”需要各个公司整合全球资源,这客观上给中国成为“世界实验室”创造了条件。中国该借此东风,把研发“残缺”的一翼尽快地补上。唯有双翼齐全,中国的“世界实验室”这架大飞机才能飞起来。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