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探讨

一、 服务型政府与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的关系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电子政务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电子政府”也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政府治理创新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共十七大报告对此有明确定位:“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

    针对以上定位,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认为:一是要建立 “责任型政府”,其标志是有“健全”的“政府职责体系”,即一个权责相协调的、对其行为高度负责的政府。二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从以往管制、管理转向服务的新观念,即树立着以公众、老百姓为中心的新的政府管理理念。三是建立“法制型政府”,即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改革发展新思路,必将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挥绩效评估对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对推动政府治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至关重要。具体分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认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的重要影响及其与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落实十七大精神,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当以全面支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为当前的工作目标和最高原则(这也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从信息化的意义上讲,服务型政府的时代特征是信息化条件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模式,即国际上所说的电子政府。推进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我们遇到的新挑战是,既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则电子政务如何发展才能支撑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平台?

2、针对十七大提出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我们遇到的新挑战是,当前分别建立在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如何适应和支撑大部制要求的整合或精简行政层次?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期,能否保证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会下降或中断?是否会出现伴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发生电子政务系统的废弃或重建?

    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认为应当研究和探索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整合的治理机制与管理模式问题,尤其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建设能够适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机构不确定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使之成为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

3、针对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应当研究和探索跨大系统的电子政务业务协同与整合问题,统筹建设符合广义电子政府(e-Government)要求的电子政务 (包含司法、行政、立法在内,统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新型治理机制和管理架构,这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正面临的迫切需求和严峻挑战,亦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明确要求。我们遇到的挑战是,当前的电子政务如何适应跨大系统、跨部门应用的迫切需求?

    针对上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正在步入“深水区”,其本质上是某种形式的“政府再造”,绝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换代。我们正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电子政务必须支撑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因此,在电子政务制度安排上迫切需要完善和创新。即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加符合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新型治理机制。它应当满足:更科学有效的跨部门、跨业务流程、跨大系统的建设领导、协调指导、顶层设计、安全管理、资源整合和深化应用需求的电子政务治理框架;并将以上方面通过严格的电子政务全流程管控体系加以实施,也就是要构建面向政府治理创新的善治的IT治理机制。根据ITGov中国IT治理中心的研究与实践,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行政效能,构建善治的IT治理机制,推动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目前研究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有五种类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价以及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

    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类:外部评估、内部评估和内外部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其中发达国家开展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多为前两种类型,内外部相结合的评估模式通过将上级领导部门监管、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公众监督相结合,因此更适合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国情。

上述各种类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评估模型、评估体系、指标内容、评估实施方法、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对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各有其效果和价值。但作为推动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发展,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保障举措,均有其局限性。

    本文探讨的是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此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基于政府机构视角,涵盖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面向服务与应用、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与保障等方面的综合绩效,能够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管理创新与业务流程优化,并通过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与政府机构领导政绩挂钩,发挥绩效评估的正面导向作用,进而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因此,开展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的深入研究,加快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工作,对于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等十七大精神,推动电子政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 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的涵义

    基于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绩效评估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是指,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的指导下,评价主体依照评价目标,通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按照严格的流程,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和结果,政府机构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性评判,同时分析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进而发挥评估工作的导向性作用,推动构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应具备以下特征:

1、作为政府机构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评估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

3、覆盖电子政务规划、建设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综合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

4、借鉴戴明循环思想,构建“PDCA”评估体系,形成不断改善的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机制,而不仅仅是指标体系的设定。目前大大小小的绩效评估,多数均仅仅重视指标体系的设计,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三、 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的复杂系统。构建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思路:

      贯彻十七大精神,以评估目标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将十七大提出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融入到评估目标中,力求推动建立能够适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机构不确定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正确定位。二是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而不仅仅是一套电子政务绩效指标。三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要能够发挥持续的导向作用,形成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解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及其必须的组成部分。要形成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构建的绩效评估体系中评估主体、评估流程、评估模型和评估结果运用等都非常重要。具体而言,评估主体必须具备相应权力,能够影响被评单位行为向评估主体期望的方向调整,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评估结果的透明披露,靠“问责”的制度化来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要解决由于各类政府机构的差异性而导致的电子政务绩效差异性问题。要分析影响电子政务绩效的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各政府机构其环境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在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时,不仅可以进行横向比较,还能针对不同政府机构的业务特点,保持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三是要解决对电子政务绩效的综合评估问题。评估要覆盖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而不仅是事后评估、系统评估或投入产出评估等。同时,还要综合评估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工作。四是要解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发挥正面的导向性问题。要将评估与监管结合,注重过程的动态监控与闭环管理,才能发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具体工作的“指挥棒”作用。
 

四、 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框架构成要素

     基于以上构建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基本原则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给出如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该评估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据,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整个评估过程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伴随着电子政务工作在全年动态展开的,在过程中进行戴明循环中的“监控和评估”,实现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和自我良性循环。同时,该评估体系自身也是个“小循环”,也需要根据评估工作经验总结,进行持续改进。


五、 结论

    为适应十七大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新要求,我国政府机构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这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各级政府围绕“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依赖于政府机构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级政府部门对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将开展服务型政府视角电子政务绩效综合评估实践。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