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煤炭“大跃进”可能破坏新疆能源战略接替区定位

    【IT168 信息化
  
    中国已经是全球能源消耗大国,未来能耗总量长期保持增长是难以扭转的大势。因此,能源问题在中国是个不能忽略的战略问题。能源战略涉及到国际国内市场一盘棋——统筹考虑的问题。

    最近我们注意到,国内大煤企高达万亿的资金正在汹涌涌入新疆。根据全国煤炭资源储量数据,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1/4。新疆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个地区,其中准东和伊犁为目前的开发重点,据《中国证券报》披露,仅这两个地区就已有神华、潞安、鲁能、新汶矿业、和兖矿集团等几十家国内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在进行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从已有项目来看,上述大集团的投资都是雄心勃勃的“大手笔”。以潞安集团为例,其将在新疆打造煤-电-硅、煤-电-油、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建设哈密、准东、伊犁、昌吉四个工业园,发展煤、电、油、机、化、硅等六大产业。主要的项目包括在伊犁建设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在准东和伊犁将分别建设300万吨的煤变油,并最终扩产至1000万吨。目前,潞安集团已在新疆获得了260亿吨的煤炭资源,在2020年以前,集团在新疆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530亿元。据了解,来新疆投资的大企业集团几乎都向自治区政府许下了动辄几百上千亿的投资规模,这笔合计上万亿的资金涌入将首先带来新疆煤炭产能的暴增。根据自治区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新疆煤炭产量要达到10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两成以上。届时,新疆煤炭年产量将是目前年产量的20倍。要达到上述目标,新疆平均每年需增加8000万吨煤炭产量,这预示着新疆的煤炭工业将要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跃进”。

    疯狂的局面刚刚开启,但其风险和问题就已经暴露无遗。首先,如何消化庞大的新增产能?新疆本地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集中在冬季供暖期,肯定难以消化巨大的产能,大规模煤炭开采将涉及如何运输的问题。运输条件改造、长距离运输和沿途损耗,都会使得煤炭外运的成本高昂。其次,生态灾难难以化解。近几年,新疆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无论是煤电、煤化工还是煤焦化,都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此外,煤化工、煤焦化等高污染行业也让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2007年新疆节能考核结果不及格,完成进度低于20%,位于全国最差之列。

    但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和地方政府推动的煤炭开采“大跃进”,极可能对新疆的能源战略接替区的定位形成威胁。2007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32号文)将新疆定位为能源和资源战略基地,进一步强化了新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接替区的定位。所谓战略接替区,可以视为是在能源资源勘探、能源储备等方面的一种战略安排。如何利用、何时利用这些能源资源,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着眼于长期来进行安排。美国对于本国内陆和近海油气资源的禁止开采,就是这样一种战略安排。中国也不应该对国内的能源资源涸泽而渔。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新疆能源战略接替区的定位,并不仅仅限于石油和天然气,还应该包括煤炭。我们认为,基于对运输瓶颈的制约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考虑,新疆作为能源战略基地更应注重保护而不是“大跃进”式的开发。企业有短期追求利润的冲动,地方政府有着尽快发展本地经济、改善财政状况的冲动,但在国家层面,则需要从战略层面和长远时期来考虑问题。如果对短期行为不加规范,势必干扰甚至破坏新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接替区的定位,并且扰乱国家的能源安排。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