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形势要点:温州企业靠产业转移捱过冬季

    【IT168 信息化

    7月酷暑,温州制造业却倍感寒冷,“忙活了一个季度,算算几乎没什么利润。”温州规模型鞋厂老板谢福成7月1日终于下定决心要登广告把厂房转让。已被反复证实的一个数据是,温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源地,是国内30多个细分产业的生产基地,然而,30万家制造企业目前正有20%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目前已有超过4万家企业倒闭。逼迫谢福成们走上绝路的正是激增的生产成本,劳动力升值、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取消加上贷款利率上调,对于靠低成本、低市价、低利润生存的制造业,道道都是必杀令。“倒闭的均是小型企业。”温州鞋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行业分析报告:称得上规模的企业仍是“开工情况良好,产销两旺”,原因是他们较早进行了市场转移。被称为蝗虫经济的制造业正飞向下一个洼地。先是从沿海迁往内地:奥康集团西进重庆,带动了一批企业前往。据奥康分部销售经理李晓慧介绍,地价仅是温州的1/3,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可降低20%以上。据温州市统计局不完全统计,一年内,温州外迁企业多达上千家,不少都是整体迁移。接着是温州很多企业向境外转移。4月,温州哈杉鞋业和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自由贸易区签订协议,建成占地面积400亩的非洲最大制鞋基地。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越南或泰国等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