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部分垄断性国企为输入型通胀推波助澜

    【IT168 信息化

    最新一期的《经济观察报》发表评论员苏琦的文章称,一些拥有巨量进出口能力的大型垄断性国企在为输入型通胀推波助澜。以人民币升值应对通胀的方案是否有效,取决于一个关键的变量:准国家持币购买者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那些拥有巨量进出口能力的大型垄断性国企。钱由谁来花,如何花,决定着应对输入型通胀的成效。而从近年的经验看,那些大型垄断性国企的表现委实难以令人乐观。一些国企在出口领域表现出“后知后觉”的偏好,致使相关大宗战略性商品总是出现“先卖后买”的局面,虽然那些操盘者们总是能两头获益,但于国内的通胀压力则成反复助推之势。以石油为例,以中国原油出口税5%之低,当国内油价走低的时候,石油巨头们自然“抵挡不住”出口石油赚外汇的诱惑。但在2007年上半年,中国仍出口了182万吨原油和791万吨成品油,则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现象了。这种先赚出口外汇,再赚进口补贴的生意经,充分折射了其垄断本色。再以粮食为例,直到2007年下半年,有关部门才决定终止鼓励粮食出口的政策,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等84种粮食不再享有出口退税优惠。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方兴未艾,由此必然导致农地面积减少和务农人口减少,在此情势下,居然不能未雨绸缪,直到高粮价颤音响彻云霄,才意识到要“宽进严出”,其间影响决策顺畅的梗阻之处何在,也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