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ERP选型是平台还是瓶颈



    【IT168 专稿】在选择ERP思路上,大部分企业都定位于“成熟套装软件+个性化二次开发”的路线, 由于ERP套装软件局限着不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不同行业的ERP系统很难有可比性,甚至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和目标也不一样。因此,客户根据企业管理特点和信息化目标进行二次开发是必要的,但成熟软件与二次开发的比例越小,项目风险越大。针对客户需要灵活个性化需要的特点,许多厂商推出了所谓“平台化”产品。在这次研讨会上,关于“平台化陷阱”的讨论异常激烈,主要是很多中小型ERP软件厂商打着平台化的幌子,招摇过市,欺瞒客户。

    用平台掩饰自身不足
    我刚开始不是直接做ERP实施顾问,我刚毕业的时候,是在企业里负责生产计划的。那时候,我企业在选型的时候,有一家号称是平台型的ERP软件厂商来我企业“面试”。在系统演示的时候,有很多功能都无法实现,如批号管理、客户化BOM、自动扣料等功能,都没有。但是,他们还嘴硬,说自己是平台型的产品,在他们的平台上,很多功能都可以简单的实现。

    在现场,还给我们演示了如何配置一个功能,确实很简单。那时,我们都很心动。后来,要不是因为我们 IT负责人反对,我们就可能使用这个平台ERP软件。当时,IT负责人的反对意见很简单,就是若要采用平台型的ERP软件的话,就要招专门的ERP软件管理员,可能一个还不够,来负责功能的定制。后来就因为此,被企业总经理否决掉了,决定使用成熟的ERP软件。

    现在自己做顾问了,再回头看看,当时还是很幸运,要不是当时IT负责人的坚持,我经历的第一个ERP项目,可能就会以失败告终。因为 ERP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若想依靠一个平台,开发跨部门的功能,如可选件、特征件功能,批号管理功能等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件。因为其牵涉到的东西太多,而且,开发完成后,还需要充分的测试。所以,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对用户来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平台型的ERP软件,确定能够对一些小功能进行定制,如在表单中添加一个字段或者更改报表的格式等方面,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功能,还是无能为力的。

 

    平台不是瓶颈

    ERP的平台化发展的确给中小企业实施ERP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灵活个性化的需求特点,也让平台化成为了众商家摇旗呐喊的口号,但平台化并非意味着可以漏掉软的基本功能,也不要让平台化的过度宣传成为ERP发展瓶颈。

    (1)平台化不是意味着可以漏掉软件的基本功能。
    ERP平台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7:2:1规则。企业中70%的流程都是类似的,如采购、销售、生产管理基本功能等;企业的作业中20%可能具有一些行业性,如食品、制药行业的批号、保质期管理,如化工行业的配方管理等;真正的企业个性的东西,只占据10%左右的比例。也就是说,ERP平台性的软件,90%的功能是不需要额外的二次开发,经过配置应该都可以实现。若一个ERP的平台软件,连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功能都不具备,可以认为这个ERP软件平台不是一个很成熟的软件,更不要说某些只有完成一半开发的所谓灵活性高的“半搭子平台型”系统。

    (2)平台化取代和混淆行业解决方案概念 
    平台化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但也容易掉进某些厂商的“平台化陷阱”。现在市场上有些ERP厂商推出“平台型ERP产品”取代和混淆常见的“行业解决方案”,其实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通俗地讲,“行业解决方案”有点像交钥匙工程,用户花钱买到的是一个成品,可以直接使用。而“平台软件”则是半成品,只是提供了一个ERP标准框架,优点是用户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开发,缺点是客户方自身必须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因为系统至少有一大半的工作量需要用户开发完成。对于一些自身信息化实力比较弱的制造企业来说,购入“平台软件”到实际应用,难度不亚于创建一家软件公司。如果一个企业有本事将平台式的半成品软件改写为成品软件,就有实力自行开发一套完整的ERP软件,这时客户就陷入了ERP厂商的“白老鼠”试验陷阱。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