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报告

    编者按:受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由胡瑞文、陈国良研究员主持,并由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承担的全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报告》已于近期完成。报告从历史的、国际的、发展的视角分析展现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在上海历史性崛起与未来新一轮大发展中的独特的巨大作用;在对未来上海人口、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需求趋势进行系统预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未来5-20年上海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发展观,并构划出“两步跨越”的教育发展远景目标;报告还提出了抓住重大机遇、直面严峻挑战、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该研究报告全文有六个部分,共10多万字。因涉及内容广、篇幅大,在此将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予以发表,供读者参考。

    成就、问题与挑战

  一、历史的选择:重点开发人力资源与发展教育

  1.上世纪80年代:三个倍增计划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人才普查与需求预测工作。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开发与教育三个倍增计划。到1990年基本完成三个倍增计划时,上海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数量从1983年的30万人增加到68万人,增长1.27倍,本科及以上人才数量从15万人增加到30万人,增长1倍。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为90年代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2.90年代人才高地及一流教育建设

  为了适应各行各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上海制定了“两手抓、两手硬”和建设人才高地的新战略,启动了“十大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再就业工程”、“燎原计划”和“绿色证书”等。至2002年,通过“十大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等项目,参与各种项目培训、考核的市民已经达到400多万人次,每年接受各级各类成人教育的超过280万人次。2003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数量增加到130万,是1983年人才普查数量的4倍多;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翻番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达到60余万,是1983年人才普查数量的4倍。

  二、现状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的进展

  1.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的发展变化

  ——人力资源总量增长态势。人口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2003年末上海常住人口达到1711万人,比1982年增加5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41.77万人,仅比1982增加181万人。从总体发展趋势看,上海人口的增长已经从自然增长为主转为机械流入增长为主。
  ——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分析。2001年,上海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数达到112万多人,分别比1982年和1990年净增80多万和近50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也从1982年3.87%和1990年的7.94%提高到2001年的13.83%;其中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也已超过了6%,人力资源水平提升成就显著。与大专学历比例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年来,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大幅下降,2001年已降到了15%以下。
  ——产业升级中人力资源分布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上海从业人员加快了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从1990年到2003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1.1%下降到9.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由59.3%下降到39.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加速上升,由29.6%上升到51.9%。其中金融、通讯、传媒、旅游、咨询、房地产等行业从业人员比例都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职业转换中人力资源文化构成的变化。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业人员的职业分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表现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数比1990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规模下降了23.8%;而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规模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1990年相比,增幅分别达到106.0%和48.9%。不同职业的在业人员文化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两类职业人员中,高学历劳动者的比例上升最快。各类管理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也稳步提高。

  2.人力资源的引进与流动

  上海通过实施“人才倍增计划”、“构筑人才高地”等重大战略措施,逐步建立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机制,引进国内人才数大幅度增加。按劳动部门有关数据推算,90年代以来,在人才流动中,流入数约为流出数的3倍,而且引进的人才一般层次较高,其中本科及以上的比重超过了90%。
  ——引进国际人才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02年,累计引进各类留学回国人员5万人,是2000年前累计引进的2.33倍;在沪常住外国、港澳台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7万余人,比2000年前增长了50%;2002年从国内其它省、市引进的涉外人才4万余人,各类专家和紧缺人才1.7万人。引进国际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人数持续增长。近年来,全市所录用的大学毕业生,非上海生源继续保持较高的比例,2003年达到48%以上;其中,非上海生源的本科毕业生已超过50%,非上海生源的毕业研究生的比例则高达88%。1999年以来的5年间,上海累计录用非上海生源近11万人,其中研究生3万多人,占全部录用数的28%以上;本科生7万多人,占录用总数的78%。本科及以上合计接近97%。
  ——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人才、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大化变化,上海曾经实施过的“蓝印户口”和大规模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政策,冲破了以往人员地域流动和等级身份变换的严格限制,为人力资源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教育发展及对人力资源增长的贡献

  教育优先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持续增长。90年代以来,上海各级各类教育不断发展壮大。1990年到2003年上海普通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培养研究生6.75万人,普通高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6.93万人,其中留沪就业的人数呈持续增长的态势,1990-2003年累计约为50万人,其中研究生4-5万人,有力地推动了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水平的不断提升。1990年到2003年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达到86.85万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政府把中小学“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列为“实事”工程,用三年时间完成了230所困难学校的改造。
  ——扩充优质高中资源,提高上海中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1997年以来,上海先后建成15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校园总面积25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到2000年,上海户籍学龄人口高中阶段入学率已超过98%。上海中等教育的普及水平已达到国际大都市的先进水平。
  ——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增强了上海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有效促进了高校与城市、产业结构的互动。“十五”期间上海加大了高校建设步伐,按“2+2+X”计划方案,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具有综合性、多层次特点的杨浦大学城,建设以交通大学为核心,具有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特点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形成东西两个以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建设相结合的大学园区,即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建设若干个与产业密切相连、与城市区域发展重点相配套的、依托产业开发区和新城镇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本市户籍18-22岁学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30%左右,迅速提升到2003年的53%,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新的历史飞跃,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各级各类教育的多项改革收到成效。近十年来,上海在教育领域里探索了各项改革,创造了大量的改革经验。在多元化办学中,民办教育取得较大进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其办学层次涉及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非学历成人教育以及高等学历教育;在沪长期任教的外籍专家、教师和合作项目数量快速增加。在投融制体制改革中,“九五”以来,在加大政府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上海多渠道教育投入经费不断增长,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三、问题:尚未形成特有的科教综合竞争力

  1.科技创新:不足以支撑城市知识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科技与教育投入不足。2002年,上海R&D经费总投入列全国第4位,低于北京、广东和江苏,仅为北京的一半;全市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2.04%,不到北京(6.84%)的1/3。2003年,上海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2.65%,全社会教育总经费占GDP的5.1%(含中央部属教育机构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教创新能力弱。上海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本科院校仅为北京(40余所)的一半;上海独立科研机构仅100余所,而北京有400余所;上海科研机构承担优异重大攻关项目数也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上海高校科技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从成果上看,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深圳高达90%。国际大都市综合竞争力指标的基本标准为30项专利/万人,上海有非常大的差距。
  ——对推动产业升级的先导性作用不明显。国际上一些发达的大城市,高校知识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提升作用,国内一些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开始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上海的科教尤其是高校在提升上海产业结构及国际竞争力方面,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投入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整合度差。发达国家科研拨款大多以竞争为原则,利用评价机制与合同拨款,提高经费配置的效率。上海财政性科技投入分配权分别由科委、经委、教委、发改委等几个部门掌握,以至于不少的科技研究项目计划从策划、预算到实施完成,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互相联系和协调很少,导致普遍性的科研经费分散和重复使用。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及企业对大量技术引进的过分依赖,直接导致了上海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的低效率,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
  ——高校与科研机构分立,难以形成合力。上海拥有近200个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地方研究机构和40余所地方高校,但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联系机制,没有形成强大的研发合力。由于大部分研究机构规模较小、缺乏学科支撑,导致研究课题小型化、研究力量分散、单科独进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既制约了高校、研究机构的规模效应和科技生产力,也在整体上严重削弱了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机制保障。上海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尚未建立起市场机制下的资本、成果转化纽带关系,政府在审批各类科技项目时,也没有附设必要的产学研合作约束条件,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依然缺乏实质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高等教育集聚度与辐射力不强

  ——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集聚度持续下降。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是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际大都市一般为5%-7%,纽约是6.4%,洛杉矶、波士顿为7.4%,东京达到6.0%,汉城也有5.5%,但上海只有3.5%。1990年,上海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包括研究生)占全国的比例为6.0%,2001年下滑为4.2%(2005年将可能下降为3.5%),江苏、湖北却呈上升趋势,分别占8.1%和6.4%。从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来看,1998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几大省会城市中,仅低于北京和武汉,居第三位。到2002年,南京、西安、杭州、广州和天津等城市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其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上海。
  ——缺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学与学科。世界优秀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均有20余个学科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而上海列入“985”计划的复旦大学与交通大学与之相比,差距很大。

  四、“十一五”:上海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战略机遇与严峻挑战

  1.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的人力资源观和城市发展观带来重大机遇

  上海发展战略要求上海率先建设现代化和实现小康社会,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伴随新一轮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产业结构提升和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上海下一步的发展必然从依赖资本驱动转向依靠资本、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源驱动。上海要在未来十几年实现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追赶的任务非常艰巨。上海已提出“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按照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制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制定了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举措,提出“建立以人才高地为支撑的城市新体系”、建成“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和国内外人才配置的中心城市”的战略与任务,为上海确立了新形势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新思路,为上海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构筑了巨大的发展平台。

  2.长三角挑战上海: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和服务功能

  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人口集聚程度、经济地位及其影响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新的发展中,长三角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国内外各种要素和信息在区内汇集和流动,使大都市圈集聚的产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并通过提升综合实力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引领作用,已经成为长三角构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进而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关键一环。
  作为区位优势明显核心城市的上海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更好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共同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合作与竞争中,通过构筑人才高地迅速提升人力资源能级,出色地发挥“联动长三角、影响中西部,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城市功能,是上海在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

  3.举办世博会将引发相关产业跨越发展,上海面临又一次人才集聚的历史性机遇

  上海承办世博会,将引发全球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技术流以空前的规模向上海集聚,为相关产业跨越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借助世博机遇,上海将尽可能参与国际前瞻性分工,勇攀世界经济下一轮增长的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等的产业高峰;推动IT产业参与全球相关产业的分工,使上海成为全球IT产业的制造与技术开发的中心之一;积极参与国际性产业的分工,并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带动整个工业系统的全面提升。
  世博机遇迫切要求上海本土人士尽快熟悉国际规则、了解各国文化,并能够主动融入国际合作。上海要抓住世博机遇,关注和抓牢“白领”工作全球化的“第二波”机遇,努力主动地接受现代职业服务的国际转移。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无疑对上海的中、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做大作强上海教育、对塑造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精神和全面提高市民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学龄人口下降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不利影响,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潜伏重大危机

  十多年来,上海低龄人口(15岁以下)的比重出现大幅度下降,从1990年的18.23%下降至2000年的12.26%。按照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如没有外地生源输入,到2020年,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均将继续下降为目前的1/2左右。
  学龄人口的变化带来劳动适龄人口大幅减少。2000年,上海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1143万,按上海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到2020年,如果不输入外来人口,上海劳动适龄人口只能维持在870万左右。这一发展趋势将导致上海城市的抚养系数急剧上升,极有可能引发上海综合竞争力的下降,甚至给上海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造成重大阻碍。
  外来人口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将进一步给上海人口和劳动力发展带来两大明显的变化:改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同时也影响劳动力队伍受教育程度和素质提升。从研究结果看,“近年来,上海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仍以初中、高中和小学受教育程度为主体,总体素质没有获得明显的提高,2003年的调查结果与2000年的水平基本持平。”显然,重视改善和扭转上海这一人口、劳动力结构现状,加快提升劳动力队伍整体素质,对上海未来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将带来新的压力。

  5.人的需要悄然发生变化,对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在不断增长变化的各种需求与物质文化消费中,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形式和教育,无疑是上海居民最普遍、最急切的需求与消费。同时,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将使传统教育制度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6.更新改革理念、推动制度创新是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

  选定上海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务院、教育部以及上海市领导着眼于上海和全国的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决策。
  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核心是放权、减少直接干预和提供规范的法规、服务保障,关键是教育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创新。上海必须把握和利用这一政策与机遇,遵循新的发展观,设计和落实行之有效的对策与举措,为全国其它地区提供新鲜经验。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