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软件产业:考察印度,思考江苏

    日前,印度软件之都班加罗尔,“江苏-印度软件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隆重举行。省委书记李源潮用流利的英语发表精彩演讲,回答700多名印度软件企业家的现场提问。如此热烈的场景,三天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也出现过。

    对省委书记亲自带队,由30位江苏软件企业家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江苏软件考察团,印度人评价颇高:这么多年来,来印度考察软件的中国部省代表团,不知来了多少批,但活动安排这么多,看得这么全面这么专业,影响这么大,效果这么好的,还是第一个。

    组团考察印度软件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团考察的省信息产业厅负责人说,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软件产业的重视力度前所未有,全国少有。此前,李源潮书记和梁保华省长多次调研全省软件产业。李源潮书记还亲自主持软件产业座谈会。

    把软件产业作为全省优先发展产业,使之成为我省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领头羊。考察印度,令江苏软件企业家信心倍增,他们说:江苏软件业发展的新春天来了。抓住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产业调整,抓住全球软件服务外包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江苏软件产业已具备爆发性增长的条件。据IDC预计,到2010年,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可达6800亿美元,中国能占10%,就是680亿,就能产生400万个高层次就业岗位。江苏只要抢到1%,那是68亿美元和40万个就业机会!

    考察印度软件产业,我们发现了什么

    9月13日,考察团飞赴印度,随行的每个人都在思考李源潮书记提出的几个问题:为什么印度经济不如我们,却能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大国?印度软件业为什么强?我们能向印度学什么?能不能跟他们合作?

    19日,在结束班加罗尔考察的当天晚上,书记与随行的30位软件企业家专题座谈。大家承认:来之前,我们对印度软件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是给美国打工,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看了以后,不得不承认我们落后了!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得快,有两个先天条件:语言。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有50%的人一出生,母语就是英语;文化背景。印度人擅长团结协作,而软件正是软件工人团队合作的产物。然而,更重要的是:第一,印度把发展软件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第二,政府出台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第三,企业主体;第四,有比较好的行业协会的组织。

    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就认识到软件产业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把软件列为国家战略产业来发展,派遣大批留学生到美国。印度历任政府重视软件产业发展,制定“软件产业发展纲要”———在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政府提出建设软件园,铺专用通讯网络,服务软件企业。

    印度政府出台很多政策,扶持软件产业发展。这些政策包括:软件产品不征收流转税,出口产品免征企业所得税,软件企业几乎不负担任何税负。作为知识产业的组成部分,软件企业免受税务、劳动、环保等部门的检查。政府制定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侵犯知识产权,最高可判刑7年。法律的健全,使得外国软件企业敢于在印度投资。印度政府特别重视软件人才培养,国家、企业、私人并举,每年培养7万名软件人才。政府在3000所中学开设“计算机扫盲课程”,在400多所高校设立计算机专业,组建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同时依靠700家民营培训机构,吸引全印度最优秀的人才进入软件领域。

    印度软件企业发展策略很务实,他们知道,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搞自主创新是很难的,所以提出先为美国人打工,先搞软件外包服务。大家都知道有个计算机千年虫问题。据介绍,印度软件企业是靠“捉”千年虫起家。当时,欧洲好多电脑有千年虫,他们就一个接一个去改程序。结果,虫子“捉”光了,印度人在看程序过程中,了解欧美人是如何编程序的,把程序框架全学会了。这就相当于,他们给欧美人做校对,把文章的错字找出来,怎么写文章也明白了。印度人给美国打了20年工,现在能帮人家编程序,参与美国银行业务流程设计。微软在印度设立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英特尔把全球优异的技术研发中心放到印度,让印度人去编程序。印度的软件和服务行业协会有1000家会员企业,这个行业协会什么都不做,就是到海外做宣传,宣传印度做软件外包有什么条件,有什么优势,等等。行业协会不是为单个企业服务,而是为整个行业服务,在印度软件企业和欧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

    印度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73亿美元,为100万人提供高层次就业机会;印度3000家软件企业中,人员超过1万的企业很多,最大的两家,一家4万多人,一家3万多人,销售收入全超过10亿美元。

    江苏软件产业具备爆发式增长的条件

    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江苏的印度,软件产业如此强大,我们能不能学习印度,推动软件产业快速崛起?

    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我们的国民普遍教育程度超过印度。江苏高校全国优异,人才供应优势更明显。江苏人性格平和,很少跳槽。因此,在人力成本接近的情况下,江苏比印度在这些方面更有竞争力;第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印度,国内信息化需求远远超过印度;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国际化程度很高,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只要措施得当,就能吸引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到江苏设立研发机构;第四,我们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很大努力,赢得世界尊重;第五,全球软件服务外包的方向正在调整。欧美人不想把鸡蛋放在印度一个篮子中,正将部分软件外包业务向中国转移。

    更重要的是,江苏接受转移的产业基础非常雄厚。去年,江苏信息产业销售突破5000亿大关,达到5100亿元,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而软件产业,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50%,去年销售188亿元,出口8716万美元,列全国第五。今年上半年,软件业销售收入153亿,同比增长46%,出口9346万美元,同比增长33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管理和控制软件,以及电信管理软件占全国50%和30%的份额。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在江苏落户。从国内最大的软件企业华为,到中兴,乃至摩托罗拉等国外软件业巨头,纷纷涌进南京。仅中兴南京研发中心,就拥有4500名技术人员。华为在雨花台区征地1000亩,建设软件产业基地,目标到2010年拥有1万软件工人,销售250亿元。江苏软件快速崛起,实现爆发式增长,条件已经具备。

    江苏软件产业快速崛起的新思路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