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IBM丢硬捡软艰难转型 外包试解本土化困惑(一)

    7月28日,北京兆龙饭店。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向业界低调发布了供应链业务转型外包(BTO)的消息,与PC出售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但是这个低调的消息却是IBM未来一个重要的营收来源。

    “在这个崭新的未来世界中,IBM将自己定位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IBM技术及战略副总裁Irving Wladawsky-Berger曾说。在高价将PC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后,这家以PC起家并扬名立万的IT巨头打算彻底从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商。

    但IBM的转型是否真的有所起色,近段时日公布的财务报表可以窥见一斑。不包括PC部门(5月份卖给联想)一个月的营业收入,第二财季收入为217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为19亿美元。这已超出了华尔街对IBM的盈利预期。

    然而,如同踩着高跷起舞的大象一般,未来的IBM能否舞步如飞?
 
    产业转移

    因2年前和宝洁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拉弗利谈生意,IBM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很快发现了新的商机,并决定了“蓝色巨人”下一步发展方向。彭明盛认为,从会计和客户服务到人力资源管理和采购,这些无所不包的业务所带来的巨大回报,是单纯的PC业务所不能给予的。

    “我们将这看作是一次产业转移。” 彭明盛如是评介自己当初的决断,他希望转型的IBM能给客户带来飞跃性的提升。

    从1990年代末IBM就开始出售其PC制造部门。包括IBM出售了最后一家独自拥有的位于英格兰的PC制造厂,又将位于墨西哥的一家PC厂出租。但所有这些动作不能与先前将整个PC业务卖给联想相媲美。“这是IBM彻底转型的标志性动作。”以研究IT业著称的易观国际顾问公司高级分析师杨青峰说。

    尽管如此,人们难以想象蓝色巨人痛舍历史、面向未来的心境如何。根据IBM的2004年财报,将当年营收是110亿美元的个人电脑部门出售后,意味着IBM全年营收963亿美元今后至少少掉1/10。但彭明盛仍然坚定自己的道路,将IBM新的业务重点转向了服务及外包业务,它称之为商务转型服务,他称该项业务每年的市场高达5000亿美元。IBM已与英属哥伦比亚政府签署了10年价值3亿美元的技术外包合同。

    卖掉PC业务,IBM并不担心。因为经过近3年的摸索,IBM已经找到了一个价值 5000亿美元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为企业提供IT相关的服务,帮助企业改变商业流程,外包非核心业务甚至核心业务。比如,IBM仅从为美国快捷银行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中,就获得40亿美元。
  
    IBM将成为IT历史上首家年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的公司。不仅如此,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承诺,公司将保持每年最少5%的销售增长以及两位数的利润增长。他希望在10年内,IBM的咨询与外包业务能够成长为一个年收入500亿的业务。

    软硬件两手抓

    放弃PC业务,向服务公司转型,这并不等于IBM已经完全放弃了硬件业务。因为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依赖IT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的核心是服务器和存储。“IBM的战略重点并没有从硬件上挪开,而是从不同层面上做了策略性的调整。硬件仍旧是IBM的核心业务,只是从业务形态上更侧重于IT基础架构层面。”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何国伟说。

    分析认为,这也是IBM为什么坚持要把芯片业务握在手里的原因,尽管这看起来和剥离硬件业务的路径有些冲突。“为什么我们要有芯片?因为我们要做高可靠性的服务器,我们就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芯片技术,才会有能力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周伟焜解释道。“如果没有芯片业务,我们就会变成别人的一个集成商,把人家的技术拼接在一起。”拥有强大技术研发能力的IBM并不想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受制于人,它同样精通于产业链布局。甚至在将PC业务出售后,更多人认为IBM仅仅是将这块业务外包出去,而自己紧跟其后做服务。

    但分析师们认为,IBM不放弃芯片的原因是,还没有别的厂商能够保证对其芯片产品提供足够强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芯片业务需要很大的资金规模和技术实力。据称,投资一个芯片工厂需要15亿至20亿美元,而且要有足够的出货量才能养活这家工厂。目前,全球三大电玩厂商索尼、微软、任天堂的游戏主机都运行在IBM的芯片上。

    不过,按照IBM转型的设想,做一个IT服务提供商。未来IBM的服务器不是用现在的方法来赚钱,而是单靠提供服务。自彭明盛在3年前接过郭士纳的权仗之后,他一直在努力地塑造IBM作为一个IT服务商的形象。过去几年里,在逐渐剥离硬件业务的同时,IBM也买下了50家不同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是软件和服务公司。
 
    IBM转型的苗头已经显现,IBM公司来自于全球服务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462亿美元,占整个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成为公司最大的部门。此外,两年前,彭明盛在硬件集团中便新设了一个工程与技术服务部门,旨在替客户完成芯片及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与硬件相比,软件在IBM的分量更加显得重要。在将PC业务正式卖给联想后的6月16日,IBM在北京举行技术大会,IBM大中华地区执行副总裁和硬件、软件、服务部门的三大领军人物一同亮相,这个例行的会议成为观察IBM中国业务动向的一个窗口。

    “软件是未来IBM成长的生命,当然服务也是一样的,但将来IBM成长的动力就是在软件上面。”在IBM大中华地区副总裁宋家瑜看来,对硬件的过度关注使人们忽略了IBM软件近10年来的竞争力。事实上,IBM软件业务一年的营业收入已经接近150亿美元,营业收入也仅次于微软。宋家瑜的另一个身份是软件部总经理。这个学经济出身的IT外行人在IBM的从业经验长达23年,在IBM仅10年的专业软件部门效力了9年。

    IBM软件集团目前购并了48家公司,这些并购有的是希望获得市场份额,有的是为了配合IBM软件集团战略。在软件市场的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软件三个领域中,IBM瞄准的是中间件领域。

    为了成为中间件领域的惟一主导者,IBM不断进行调整并卖掉了之前买下的一些不符合战略目标的软件公司,只剩下5个产品,组成了自己的中间件平台。

    这个平台最理想的状态是:无论什么样的应用软件放在这个平台中,只要这些不同厂商的软件符合IBM提倡的技术标准并且模块化,他们的各个功能模块就能在这个平台里被重新组合成新的应用。用户关心的是各种使用功能,而无须关心其中用了什么产品。

    IT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在欧美市场IT外包服务之中,接近70%的是软件,而这个数字在中国只有30%。宋家瑜认为,中国的软件市场虽然不会在未来的两三年内立即达到欧美地区水平,但是一定会接近欧美市场。

    “今天IBM做软件、做中间件,只是去提升服务业务的内容,IBM不是为了做软件而做软件。”易观国际顾问总裁于扬认为单纯做软件是很难挣钱的。打开IBM的中文网站,“客户”二字已经完全取代了纯粹买卖关系的“顾客”了。

    外包探路

    从提供服务,到后来成为解决客户难题的专家,蓝色巨人在转型为商务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功夫。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