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国BPO渐行渐近

    多家机构的预测和分析表明,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正成为全球产业分工背景下,与软件服务业增长速度并驾齐驱,并有望超越的一个新机会。在全球BPO的商业版图上,并没有谁形成垄断优势。

    研究表明,自2004年以来,欧美经济的持续回暖使得BPO市场充满了商机并得益于此。专家预测,近期内全球的BPO 市场将会快速增长,而在2006年~2009年,市场将会有稳健的增长表现。

    10月26日~27日由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办,西安软件园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西安BPO国际论坛”与第一届中国西安BPO国际论坛相比,全球BPO企业已经不再探讨BPO以及相关概念,而是开始关心政策、人才、保险等环境因素,开始探讨与本土BPO企业合作的可能性以及来本地市场投资的可能性。无疑,这对西安本地以及全国的BPO企业来说,BPO的脚步已近。

    机 遇

    随着中国加入WTO 和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提升,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企业逐渐地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随着制造业实施的外包,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的步伐。

    据BP公司前首席财务执行官Colin Goodall分析,在几年间,BP公司由于建立了标准化的外包模式,并发包给IBM以及印度等国家,两年间直接获益370亿美金,大幅度提高了股东的股票价值。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进一步的产业升级,逐渐把非核心业务外包,一些国家已经获得了先发优势。而加入WTO以后,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放度,特别是银行、保险、商业等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在华跨国企业以及本土的大型企业开始专注于核心业务。这给BPO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Gartner研究机构副总裁Sujay Chohan认为,在过去的四五年间,新兴投资驱动了以BPO为代表的IT服务业的兴起。不管是美国、印度、欧洲,都可以在中国找到相关的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很多传统行业将产上大量BPO项目。

    国际上所有的公司正在国际BPO产业链重组中获得新的商机。在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看来,中国不仅已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也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具有潜力的后台办公外包市场。对于有ITO(IT服务外包)背景的企业来说,进入BPO市场更有优势,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可能产生BPO业务的客户群,同时对于客户业务的理解更使得他们在咨询和服务的基础上顺利进入BPO市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将是世界的办公室。

    瓶 颈

    事实上,尽管我国具备了低成本劳动力以及庞大的市场等有利条件,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的市场依然还不成熟,大多数BPO接包企业依然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位置。同时,一系列问题正在成为中国BPO发展的瓶颈。

    首先是人才。GENPACT中国中心财务会计服务中心主管罗锡强的体会是,在中国做BPO最大的困难就是和客户交流,和客户洽谈业务。目前最为缺乏的就是既懂得技术和业务又有不错的外语技能的中高级人才,这限制了BPO的业务拓展,同时使得接单能力相对弱化。

    其次是政策。Gartner研究机构副总裁Sujay Chohan认为,ITO和BPO联系非常紧密,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刺激软件的发展,使整个IT市场面向以市场为中心,形成ITO和BPO齐头并进的局面。比较而言,中国还有待加强。

    三是品牌。中国的BPO企业部分从ITO转变而来,而专业的BPO企业所占的份额比较低,实力较弱,尽管他们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市场,但短期内还未能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品牌。而印度已经出现了INFOSYSY、塔塔等ITO和BPO巨头,形成了集群和品牌效应。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和隐私保护,尤其是处于国家环境下的离岸BPO。据HPA全球战略发展高级副总裁Phil Hadcroft介绍,国家法律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和隐私保护,尤其是BPO,有可能涉及到公司运营的机密业务数据。欧美等发包方希望接包方能为其保守机密、遵守相应国际准则并作出相应承诺。

    路 径

    按照Gartner的预测,到2008年,全球BPO市场规模将达到6825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增长一倍。而据赛迪顾问预测,BPO是目前全球服务市场上发展最快的业务,2005年上半年,全球BPO市场规模为18909.18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0.87%。中国BPO市场451.2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1.81%。

    IBM商业咨询服务大中华区总经理杨庆认为,BPO作为商业的流程外包,跟IT的外包和软件的外包是不一样的,不仅需要技术人才,更需要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目前,教育体系受以前的影响,分工比较专,跨学科的人才比较少,毕业以后到公司还需要培训很久。因此,BPO人才需要教育机构、企业等通力合作。关于品牌,Gartner中国区主管洪刚则认为,中国BPO企业应该在全球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印象是“中国是制造,印度是外包,巴西是技术测试”,但印度企业“出去是一个声音”,代表整个印度的外包业。作为中国的公司来讲, 当中国以一体化组织做外包市场拓展的时候,更容易让国外的公司接受,如同已经在世界闻名的“made in china”。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