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项目管理理论在绩效管理的应用

绩效管理的最难点就在于无法明确责任,无法量化考核,不能用定量的东西判断一个人的工作是好还是坏,好到什么程度,差又差到什么程度。然而,项目管理理论的最大特征就在于任务明确,关系清晰,责任落实到人。所以如果能把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中,对绩效管理实践和效果均应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企业管理安排调度工作的程序大致如下:任务一般首先分解并下达到各部门负责人,然后再由各负责人下达到个人。参与任务各成员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对任务完成的好坏,由参与各部门集体负责。

由于工作最终有集体负责,而通常情况下绩效考核的主体也是由部门自己完成的,所以出现了绩效管理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很不正常的现象:有些部门的考核成绩奇高,人人都在90分以上,从而使考核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 -项目是一项任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创造出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并且项目由某一个人负责,通常情况下是项目经理。

---项目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很大不同:工商管理着重从整体和战略角度,为公司定位产品、市场,建立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联盟等;项目管理从具体任务出发,把公司的理想转化为实在的产品或服务。因为项目的具体,所以我们比较容易把握和考量。

如果我们把所有工作都看作是一个项目,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企业所有岗位都看作是一个个项目管理单位。每个岗位负责的项目又长期性的项目,又有经常性的小项目。上级主管负责的大项目中间可能又有一些小项目被分包给各个下属成为其负责的小项目。如果小项目的失败对大项目的完成构成影响,小项目的负责人和大项目负责人均要承担责任。所以在绩效管理中最关键的就是通过职位分析,建立岗位说明书,明确各个岗位所负责的大小项目,其中明确时间、质量、结果,并在一定时期进行考核。

比如出纳或会计岗位,他们的经常性项目可能包括现金账目的准确性,日常报销的及时与准确性、每月的各种报表和账目建立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一些大项目可能包括财务系统实施中的初始化与实施技能准备等。

当然借用项目观念,我们还可以考核每个岗位的成本和价值。

 

0
相关文章